分享

还原一堂蓝山绘本阅读写作课

 蓝山绘本 2021-04-25


《妈妈的红沙发》,一本获得凯迪克大奖的绘本,不太讨巧的绘画风格,一个曲折又充满乐观气息的感人故事,蕴含在其中的平凡与坚定,勇敢与坚强,笑点与泪点,让阅读更添厚度,使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期盼,也留下了足够回味的营养。以下为大家简单介绍这堂课中包含的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了兴趣诱导、方法练习、情感体验、讨论反馈、理论渗透......

故事篇:用封面预测 给自己打分

讲一本大家都熟知的绘本,具有挑战性,但同时又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而带给孩子一本陌生的绘本,需要更多的把控和临场调整。在封面观察、故事预测中,周五班和周日班的孩子都遭遇了“滑铁卢”,有的猜是一个关于旅行的故事,有的说是关于美食的故事,有的说是妈妈和孩子的故事......当故事阅读完成后,大家给自己的预测打分大多是0分,只有一个男孩给自己打了2分,因为他认为自己说对了两点:一是母女角色,二是有关家的故事。这是一种愉快的遗憾,会激发起他们以后更仔细地观察,更充分地思考。

理论篇:叙述的魅力  一点一点渗透

悬念、倒叙、插叙,这些词语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也许太深奥,也没有很实在的理解方式,但通过一本绘本,他们可以从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是悬念?倒叙和插叙又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当然不需要让孩子们去记住这些写法的名字,但在读过这本有关红沙发的故事后,他们会有所感悟:原来故事可以这么讲?用悬念去吸引人、吊人胃口,让人欲罢不能;还可以从后往前讲,让人恍然大悟,兴奋不已!在流程图的引领下,他们对整个故事的脉络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有的孩子可以把整个故事按照传统的顺序,进行完整的从头到尾的讲述,思维的训练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尝试中进行的。

讨论篇:走走心  找寻画面之外的语言

在课堂上,我们进行了这本绘本的一个小秘密的挖掘:每页画面都有着对应的主题,这个发现让孩子们对图画的边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围在一起,一页页翻看插图,“火灾、散步、郁金香、沙发、存钱、梦想......”,他们大声说出边框绘画揭示的词语,也与“主题”这个词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选择最喜欢的画面进行语言描述时,孩子们喜欢的画面集中在“找到红沙发”、“小女孩坐在车上的沙发上”、“火灾前的郁金香散步”,分别指向了希望、快乐和美好,而当我说最喜欢那个装满了钱的“大瓶子”的时候,大家都笑话我“老师原来你最爱钱啊!”

“是的,谁不爱钱呢?况且是满满的一大瓶!”我引导孩子们把眼睛和心思都放在那瓶硬币上,发出疑问,“但是,那里面装得只是钱吗?”然后有的孩子说:“那是妈妈的辛苦钱。”大家讨论着,体会出瓶子里原来装着“妈妈的辛劳”、“外婆的节俭”、“小女孩的孝顺”,还有一家人的希望......

细节篇:看听结合  把图文都化成自己的语言  

图画与文本都是绘本进行叙述的手段,在这个故事中,同样有着令人爱不释手的细节。文字上:“妈妈说她喜欢红色的花,我说我喜欢黄色的花。”画面上:妈妈和孩子一起散步回家,他们分别穿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衣服,目光看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郁金香,阅读时让人能感受到母女俩的惬意心情。

而故事画面中没有出现公交车,但文字中两次出现“坐着公交车回家”和“搭公交车去买沙发”,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生活条件的优越已经让他们很难去体会穷困的故事背景,但我们还是努力地为大家提出故事中两次出现的“公交车”线索,有孩子体会到了故事要传递的意思:公交车便宜,只要1块钱。对细节的寻找,是我们要把故事写具体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方式,要让孩子们从每本绘本中去发现,掌握这种方式。

最快乐:写下自己的心愿

《妈妈的红沙发》并不只是妈妈的红沙发,而是平凡、普通的一家人面对逆境,用勇敢坚强和努力去实现的一个梦想,一个希望,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心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我们每个孩子用同样的心愿卡片,写下了属于自己的心愿。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想法,欣赏这些7岁左右孩子的梦想和希望。


我的心愿是有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快乐地生活着。——蒲姿熹

我的心愿是努力学习,长大当一名解放军保卫大家。——陈昱辰

我的心愿是要个红沙发,让我做作业的时候坐在上面。——朱芷言

我的心愿是长大以后,要当动物园园长。——刘景冉

我的心愿是,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老师。——贺曼雅

我想要个拉杆书包,我想要个钱包。——冯雨泽

我想考试考一百分,我还想去迪士尼。——孙泌钰

我长大以后要写一本书。——熊悠然

我的心愿是:长大。——魏诗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