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有时无声胜有声

 蓝山绘本 2021-04-25

默  读

尽管学生在学校语文课上,都喜欢以“书声琅琅”来形容阅读的气氛,但观察所有的阅读方式中,采用最多的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方式。

家长在要求孩子阅读时,经常希望听到孩子的读书声,但实际上,从阅读能力的发展过程来看,朗读是基础阶段,默读是高级阶段。孩子在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后,就应该学习、练习默读。一般来说,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默读的练习是比较合适的。

默读时,省去了发音动作,不必兼顾嘴巴和耳朵的感受,孩子看到的文字,直接在大脑中转换理解,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在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由于默读的独特性在于不出声,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图书馆、教室或其他公开场所,默读不仅速度快、理解深,还不会影响和干扰别人,是成年人广泛采用的一种阅读方式。另外,在现代社会一切都讲求效率的情形下,默读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提高了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这也是现代社会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

默读的“三要三不要”

三要:

  • 01  要带着问题去默读

默读不是糊里糊涂地读,在刚开始练习默读时,家长可以精选一些短文或课文,在阅读前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默读。问题导向能使孩子的默读目的明确,同时养成边读边理解的习惯,经过训练,孩子会在默读中发现问题,并去理解原文,解决问题,这就是“熟读精思”的要求。

  • 02  要关注默读的质量。

默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而是要通过省略掉耳朵聆听、嘴巴发声这两个部分,使阅读操作从眼睛到达脑中,集中在文字符号到意义的转换上,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所以,重点要放在是否理解了所默读的内容上,而不是比朗读快了多少时间。

  • 03  要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默读重点在于通过持续的阅读,对文章进行全面理解,若有问题,还要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默读过程中,切忌把注意力放在不认识的字、词上面,对于遇到的一些生字、词,要通过猜测、跳过的方式,先完成阅读过程,理解文章内容,在默读结束后再对生字、词进行查询和批注。


三不要:

  • 01  不要“唇读”:

虽不出声,但嘴唇在动,有时仍然会发出细小的声音。这是因为孩子还不能直接把看到的文字转换为意思,还要借助小声朗读才有领会,这是默读练习开始时,还没有摆脱朗读方式的表现。

  • 02  不要“喉读”: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虽不出声,不唇读,但嗓子里有气流,阅读时,喉头肌肉仍然有发音动作,这样的“默朗读”虽然看上去是默读,但实际上达不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 03  不要“指读”:

则是针对注意力不够集中,或刚开始进行桥梁阅读的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方式,用手指点着字读,在进入默读练习时,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否则根本没有办法达到默读的速度要求,而且会干扰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默读要注意的问题:

  • 01  手眼脑要配合好  

默读时要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遇到好的词、句子就勾画出来,加深记忆,遇到难以理解的词、句子也要勾画出来,及时向家长、老师请教。带着笔默读,有利于促进开动大脑,帮助孩子理解阅读内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阅读开始就可以准备一个小小的积累本,让孩子把平时阅读时遇到的优美的词、句子、段落记录在上面,积累下来。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拿出本子来阅读。

  • 02    长篇文章和图书阅读要多用默读

篇幅较长的文章和整本的童书,阅读中默读是一种不可取代的优势方式,要想了解长文和整本书的布局、结构和重点章节,一定要通过默读的方式去理解和寻找。在默读完成后,对于经典的片断,可以再采取朗读的方式去进一步感受作者抒写的感情色彩。

  • 03  不要以电影、电视剧或音频的形式来代替阅读。

阅读过程中,孩子可以在头脑中把书面文字转换成图像,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看电视剧、电影和听故事则没有这种效果。

捧一本书,灯下默读,于万千寂静中,与书中人物相视一笑,莫逆于心,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妈妈,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家长可以掌握的读写一体私家方法:以写作的眼光去阅读

蓝山绘本小学1-2年级必读书《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试听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