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医,请不要追求无意义的事

 swliner 2021-04-25

图片

经常,会听到一些医生有着这样的“愿景”:我特别喜欢小方子,只开几味药、开几克,就治好病。

有时,会听到部分医生半是自吹、半是鄙夷:我开的方子,都严格按照配伍规则,不像有的大夫,选几个方子就开在一起,都不知道哪个是君臣、哪个是佐使。

偶尔,会听到有的医生在指点江山:那些三十味药以上的方子,都是喂牲口的吗?二十味都已经很多的了……

这种“鄙视链”早已形成,这股不那么清香的气息,成为中医学界之中的窒碍。

一些人将“药过十三味,便是大杂烩”的说法挂在嘴边。这句俗话顺口溜本也是有所依据的,就是仲景的经方大多都是数味药,不超过十三味。但如果要是与其探讨鳖甲煎丸,却又是顾左右而言他,仿佛再多说一句话,就要打架斗殴了似的;或是得到“非仲景方”的臆断,却再也谈不下去其考证的依据了。

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其实创制的是理想化情况,也就是说,所建立的是病理模型与组方模式。在实际临床中,真正能与书本上的描述完全契合的情况,几乎就不存在。因此,运用经方首先就是要熟练掌握其原理,要知道在什么情况要怎么辨证如何选方,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加减化裁,这又要熟稔药物的药理属性,每个环节都绝不是死板的教条。经方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家,并非读的书籍和其他人有所不同,从医案中就可以看出,对于六经的理解深入、对于经方的运用灵活。其实,也不仅仅限于伤寒学派,所有的中医方剂都应该是如此的。

那,就要想了,古人所提出的模型,能否只选择其中的一招套用现在的病呢?曾经,那时还能够按照一日、二日、三日的发病情况完好地相印合,现在看来,诸如“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似乎并不完全准确了。因为现代的人,在生活方式、就医情况等方面,都和古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代,气血相对还不至于太过紊乱,可能需要三五味药简单地调整一下就好了。以前有点病,赶紧去找大夫治治,也就好了。但现在不是这样了呀,太阳落下时候,大人刚下班、孩子刚放学,谁这时候睡觉呀?到三更天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别说熬夜了,动不动就通宵,这都已成了普遍现象。得了病之后,谁都想着先扛几天,觉得自己身强体壮总归能扛过去的。等过几天看情况不好,就去医院看病,这时候倒催起医生了:“大夫,得快啊!用完药立马就能好的那种!”基本上就是输液呀、打点滴呀,快不快的反正给用药了,至于好不好的也是听天由命了。这时候,有缓解了的症状,有没能解决的表现,有在这个过程中又新生的情况,那么,情况就变得复杂了。问题是:是应该刻舟求剑地在经方中只找出一个契合的药方,还是应该根据病人的情况,根据“合病”、“并病”等病机仔细分析,灵活地对药方进行有机地组合呢?仲景自己也在对药方进行加减,进行方药之间的合并,因此没有必要偏执纸面所示,更无必要拘泥药味的数量。学习经方,不能只是死板套用,甚至还搞出了一堆没有意义的说法,一定要学习思想方法的核心,经过实际情况进行变通,才能以古方治好今病。

一些患者可能是在自己的不经意间,或是过往的治疗不对路,拖累成了慢性病。比如原本是感冒,发展为鼻炎,进而又成了慢性鼻炎。各种招数都试过了,全都不管用,经过三年五载之后,这时候想起了中医:去找中医看看吧!对于慢性疾病,很多部位都受到了牵累,而医生非想要用少之又少的几味药,去解决几年积累下来的复杂疾病,我认为这是存在问题的。我也曾治好过多例鼻炎患者,药味也不算太多,但我在开方时绝对没有想着非要卡这个数字。而且,在这些年来,患者服用的药物也不少,一些单用的药物就可能会在这个过程内出现耐药性。此时,如果医生再同时去追求非要小剂量,难道这是在隔靴搔痒吗?

但凡指出“药方改小后,对临床疗效没有太大影响”的医生,就要怀疑其技术水平了。两万块钱,减少一半,一下子就少了一万;两毛钱减少一半,感觉没减多少,因为本身也不多。改方和不改方,如果疗效无差别的话,说明医术本身也不咋样,疗效差了一半也察觉不出。就说明以前的药方,就是把一些没有用的药放在了方子里,有和没有差别不大。那我倒是认为,整个方子要不然也就别开了,反正也没什么效果。

其实,方子稍微大一些倒是没事,给少开几付,患者也不会因为价格太高而被吓到。很多人都是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住院过的,即便是每付一百块钱的方子,只要有临床效果,能解决之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点钱还算是个事吗?

我并不是在否认药味少、药量小能够治疗疾病。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些医院的协定处方,多药味、大药量,几乎将所有同类的药物熔于一炉之内,吃完是什么效果也是毋庸赘述的。最为重要的是:作为医生,不能总去追求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医生只有一件事,是追求的唯一目标,同时也是与患者就医目的保持一致的内容——疗效。

医生开出来的方子,不是在写八股文,哪个部分是“破题”、哪个部分是“起讲”、哪个部分是“束股”。这对于药方来说,没用!如果一个药方不能治病的话,就算看上去再工整,也是废纸一张。让另一个医生审方子时,本就会依凭自己的思维体系进行优劣评价:与自己既往所学的知识大致吻合时,就会赞同;自己所理解不了的,知识超纲了,就会加以批判。因此,让同行审改药方通常就是业内之忌。

柯韵伯说:“尝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万卷书者,才许作古书注疏。”因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所站的立场,内心本就易于蒙尘,从而形成纸上谈兵的偏见。在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学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些学说又绝非凭空创生,而是有着万千个鲜活的病例作为依托的。思维的不同,造就了百花齐放,才有了中医各家学说。不能包容诸家之说的人,往往是对各家学说的领悟还未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只从书面文字上下功夫是不够的。

要消除这种不协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学习。我曾经见过以小药方治好病的诸多案例,那小方子开得很是轻巧,药房就喜欢抓这个大夫的药。我也曾见过开大方子的,通常是六七十味药,得用煎药机煮,这个方子煮出来之后喝一星期,其实平均每天这样算下来方子也不大,病人们普遍反馈“喝完身体感觉很舒服”。我老师曾经治疗像癌症晚期这样的疑难重症患者,也会开到四五十味药,而且其中有的药量也大,拿回家要用不锈钢的大锅煮,事实证明,对已被现代医学“判处死刑”的患者得以力挽狂澜。疾病发展到了严重程度,各脏腑都已经损伤得八八九九了,加之现在某些种植药材的质量也与古时天然之品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此时,应该具有真知灼见,切不可抱持小家子器的思想,以免药轻而病重,贻误病情。在需要用小剂量的时候就要用小剂量,在不需要过多药物的时候就要精简药物的组成,反之亦然。而针对不同情况的判断,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这才真正是医生技术的体现。

药方的优劣是无法仅从组成上看出来的。必须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才能谈及,而这也仅仅是较纸上谈兵稍高的层次而已。最终具有决定性判断的标准,只有临床疗效。只要实际确有疗效,无论说法再如何不能被主流理论所接受,却是正确的;而拿不出疗效的思维模式,无论如何往自己脸上贴金,至少在地球上不太适合这样的说法。

曾经我在学习针灸时,那个老师也是临床的医生。吹嘘自己扎针技术之高超:“他们扎针,都是用两只手的,那就没有技术水平了啊。我扎针,都是单手持针进针的。指力啊,这可是功夫呀!”一边讲着,一边歪着身子表演着。当时在座的都是大三的同学,对针灸学尚不完全了解,多半个班都对其崇拜至极。可到了临床上,才知道这个医生,给人家扎针从头扎到脚,遍身是针。要是腰疼的话,就在腰上多戳十几根针,知道名字的穴位、不知道名字的位置,反正周围都要扎满的。我并不否认某些针数较多的针刺方法有着其理论基础,有些医生也确有着自己独特的选穴配穴方法,或是“布阵法”。但您不追求疗效,却在炫耀自己扎针的“范儿”,还比拼身段儿了,这是咋回事?您得清楚,咱是杏林的,不是梨园的。不仅有些医生会在进针方面存在鄙视现象,而且还有些医生在选穴上也会搞出高下之分。会扎风池、肺俞的,就比会扎足临泣、尺泽的强。至于疗效嘛,谁还管那个去了呢!

外科医生也存在着鄙视:“我外科结全科里打得最快最好看!”“我缝合得最好看,别的大夫不行,那拆了线之后,都没法看了!”难道您不打算比量比量皮下愈合的情况吗?您不打算对比对比预后的恢复吗?

医生自己追求着错误的思想,却未能务于解决患者的痛苦,甚至是害人性命。真是太危险了!

但凡不强调疗效,却搞了一堆虚头巴脑的评判标准的医生,这里有个潜台词:我根本就拿不出临床疗效呀!我要是能拿出良好的疗效,我早就用我的长处跟你们比了,何苦还找些有的没的的在这瞎扯淡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