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立门诊两年记

 湛璿 2021-06-06

留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前言  

Image

    从2019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在厦门盛国荣中医门诊部工作到2021年5月,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中独立门诊,开始新的挑战,有苦有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和大家分享一些感悟,希望能对后来者有所启迪。


Image

谁都必须做的冷板凳(心态篇)

既然选择门诊部作为起点,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医生自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空窗期。记得刚毕业出来,心中的意气风发,颇有在山上闭关三年,欲大展宏图之感。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门诊部其实是一个战场,一切靠临床疗效说话。有的医生门庭若市,有的医生门可罗雀。这种强大落差感对刚出茅庐的年轻医生的心态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这一关,就有不少年轻医生决定躺平,混混日子。

第一个月的门诊,大概看了80来个人,还是建立在一定义诊的基础上。最明显的感觉是大家对年轻医生的不信任。“这么年轻,会看病吗?”刚开始没有病人时,闲余时间在老主任旁边抄方录单,更多人都是以没成气候的小学徒的眼光来看待。刚出茅庐,现实就来了一堂教育课,它告诉我们医生越老越吃香,告诉我们年轻医生就应该备受质疑。

冷板凳的滋味并不好受,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冷冷清清,无人问津,偶尔来一两个转方的患者。

在这段时光中,人感觉很颓废,丧失斗志,现实呼啸着,然后仿佛否定了这八年来你所付出的努力,那些背过的书,欣赏过的名家医案,在无人处背读经典的时光。自我否定最为致命。

欲知前方事,且问过来人,这时候和很多师兄、前辈的交流显得格外重要,他们让我意识到冷板凳的必要性。哪个门诊量大的医生不都是从零开始,花的盛开需要时间,一个优秀的医生被群众认识也需要时间。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缩短这个过程。年轻医生确实在经验上存在不足,但年轻医生可以付出更为细致的诊疗,更亲切的服务,事无巨细交代预后及饮食禁忌,我们还能了解最为前沿的医学知识。这是我们的优势,遇到不理想的疾病,我们可以翻阅书籍、请教师兄及老师,花几个晚上去帮一位患者解决痛苦,这是我们相对老中医的优势,既然病人少,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的每一次处方。那些厉害的老中医,年轻的时候大多已经小有名气,年轻并不是我们去逃避临床疗效提升的借口,实事求是,用实力说话。

在一方面,没有病人时我去和馆里的老中医跟诊,反复琢磨对比两者之间处方的差异,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就诊后觉得不满意,又去找老主任看,这些案例都颇有学习意义,有时候一个方子,可能就是一两味药的差异,就会有明显的疗效的区别,盛国荣门诊部里有四个盛老的学生,学验俱丰,我主要跟诊陈三才主任,陈三才主任重视脉诊,用药均有汤头可依,结合专病专药,对我学习帮助很大。他看我基础不错,对我倾囊相授,往往是把完脉,给个大概的方向,让我手写处方,自己加减,后面再来把关,稍加更改1-2味药,每天早上50-60个患者的学习强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陈主任70高龄,每天仍在不断学习、研究,阅读中医药报,运用临床,对乌头、马钱子的毒药的安全运用,令我叹为观止。到后面,有时候把完脉,他说一句,“小叶,这个你会看了。”更是对我极大的肯定。有时候,病人吃了我的药疗效不错,但因为看我年轻下一次依然去找陈主任就诊,陈主任看看处方,回一句:“小叶开的不错,你下次去找他复诊就行。”也让我深受感动······

另一方面,刚起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回访,前期多和病人互动,及时回访,毕竟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从病人的反馈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处理的多了,慢慢心中也就有了一些定见。没人的时候带上几本书,闲坐翻阅,总归开卷有益。慢慢地到20年4月,每个月的患者就在200个左右,12月份达到360人次,一天最高人次46人次。

在门诊部没有任何其他宣传的条件下,虽说不是什么大的成绩,但也完成了青年中医的第一步,立足,获得了老百姓的认可。

门诊部立足的核心除了疗效,还是疗效,师爷熊继柏教授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不必因为年纪轻被他人看低而感到懊恼,万事开头难,年轻医生被人看低是正常的,要做的就是用实力粉碎质疑,老医生也有水平不好而门诊门可罗雀的,年龄与能力无关。不必因为中医的就业环境而自暴自弃,中医专业的学生一大部分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难题,中医受国家重视是不争的事实,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但同时中医目前处于辅助医学的地位,会看病的中医师不多,中医师的整体水平低下,年轻医生的成长坏境、工作坏境恶劣等等现状也是不争的事实,宏观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而微观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针灸医生很多时候被当作理疗医生,中医很多时候被人当作调理的慢郎中这些大众的误区,需要我们用实力去打破质疑,而疗效是一个医生得到尊重的关键。

关于经济效益,很多刚出来的年轻医生会比较在意,在门诊部其实收入还算是比较高的,在平均工资之上。

其实刚开始起步时,好好学习技术,比赚钱来的更重要,医生的成就感来源于患者病痛的解除,能看好病,养活自己是肯定没问题的。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医者不得专心经略财物,但做救苦之道,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尔。也与大家共勉。

Image


Image

求知路上将理论化为实践(技能篇)关于治病的维度:

专业选得好,年年都高考。选择了中医,要想当一个合格的医生,毕业后依然得不断充电,提升治病的维度。什么叫维度呢?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观念,除了虚指的五脏六腑,其实还应该包括体表的经络,脊柱的中正这些东西,一样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状态。例如头痛用川芎,大家都知道,但偏头痛的时候如果能在局部放血,释放血管压力,病人的头痛很多就能当场缓解大半。中医内科医生容易局限在开药的世界。就如智者查理芒格说的那样,手里拿着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掌握多学科多维度的视角,有利于我们建立对疾病的整体观。在张仲景的东汉时期针灸、方药也是不分家的。受益于吕方舟老师的教导,在我刚毕业的时候,他就自己创办诊所,开始尝试内外合治的治疗方法,打破了我思维的局限,运用外治以及正骨融入到内科疾病当中来,一些内科疾病和脊柱也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Image

关于学医的理论

学医初始的时候,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不懂得什么是真正地从临床中来的医学,过于追求理论的完美。那上了临床,我们需要更有力,能够指导临床的武器。理论再完美,总要经得起现实的检验。

从临床上来的反复实践的经验,慢慢总结为规律,经典之所以经典,正是因为其独特的疗效,历经千年不衰。因此以伤寒杂病论为总纲,不断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解,可以大胆加入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解,很多中医学的概念具有时代的特色,这些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概念找到背后所代表的规律,里面有生理病理的规律,这些是共性。

学习理论其实是一个捡柴火的过程,积累原料,通过临床验证,把火点燃,所以找原料的时候,要寻找热能比较高的材料,经典就是高度浓缩的好柴火,一点点都能够应付不少临床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

苹果也是Apple,不必去纠结不同的概念,不必去纠结为什么,更多应该纠结在怎么用。例如《伤寒论》的太阴病,“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其实想告诉我们太阴病是一个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腹满而吐是一种消化不良的表现,所以不怎么想吃,还会拉肚子,这是一种吸收障碍,偶尔还容易肚子痛,这是虚证,不适合用下法。


Image

关于时灵时不灵的经验

常常我们了解到名家某个治病的经验,尝试过后,时灵时不灵,这当中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问题。作为临床医生来讲,任何治疗经验,应该考虑的是适应症和禁忌症,即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个经验,哪些情况不适合使用。要从症状体征上去寻找实在的证据,天花乱坠地理论。例如关于失眠的药对,我们平时读书跟诊都会了解到诸如合欢皮、夜交藤,百合苏梗,酸枣仁,丹参之类的,但失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大概包括了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三个症状,而不同的药物也就针对不同症状,比如合欢皮、合欢花针对入睡困难的症状,酸枣仁针对入睡困难及多梦,五味子、生龙牡针对易醒,同时失眠还有阳虚失眠,除了白天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还可以加入肉桂、巴戟天、红毛刺五加等温阳安神的药。其次在面对失眠这个症状时,要有一点西医的诊断思维,容易惊醒,眠浅是神经衰弱的表现,如果入睡不佳伴有胃胀、纳差,那么就要考虑抑郁症,给予病人合适地心理疏导。不少患者以头痛、胃胀、睡眠的问题来就诊,但其实很多是焦虑症、抑郁症,有学龄儿童,大学生,中年人,更年期妇女,大家的社会压力都不小。给予适当地倾听,适当地话疗,有利于医患之间的配合。


Image

跟诊老中医遇到的疑惑

得益于门诊部的老中医储备,工作后继续利用工作时间协助陈三才主任诊疗,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陈主任半天60多的门诊量,大多都是温胆汤、四逆散等常用方加减,看似平平无奇,但却有大量患者蜂拥而至。作为一个学院派出来的学生,一开始是怀疑,后面是思考。很多老中医一辈子都用一张方子打天下,是他们变懒了吗?后面跟诊久了我才慢慢注意到,其实奥妙在后面的加减。同样是温胆汤针对失眠、胃胀等病大家都熟悉,同样针对三高等代谢疾病也是一首基础方,加入葛根、红景天、丹参可以解决心脏的疾病。一首方子经过加减,妙用无穷。这就是基础方的神奇之处。熊继柏熊老就有很多温胆汤和止嗽散的加减方。给我临床的启示是执简驭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有限的几个方剂,弄清楚他的用方指征,以及药证,然后把很多方剂的经典配伍,寒热加减融入其中。跟诊尹老师的时候,他擅长使用桂枝茯苓丸,桂枝龙牡汤,后面结合自己的经验,延伸出黄芩茯苓丸、黄芩龙牡汤。

我个人感觉,年轻医生刚上临床,药味难免繁多,大胆借助合方,因为辨证水平不高,所以可以适当借助前辈、名家的经验,记住他们已经成型的加减,减少自己探索的过程,而后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加再不断完善,毕竟那些成型的加减已经蕴含了老中医几十年的功力,能够尽可能照顾更多地病机。尹老师曾说,师承无法全盘复制老师的东西,我们通过努力学走老师30~40%的功力,而后还要不断丰富,吸收新的基础上,在这基础上大胆完善,中医一代才能更比一代强。


Image

临床中困扰我的几个问题

①怎么解决虚实并见的疾病?

治病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复杂疾病的患者,同时有气血不足,痰湿,瘀血并见的情况,刚上临床时,给人手足无措的感觉。治病的次第先后顺序,其实是一个年轻医生必须学习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书本上没有直接教给我们,需要通过跟师来学习。所谓“上下交损,治在其中”,内科的汤药必须通过胃肠来吸收,所以胃肠功能的好坏是补气血的前提。所以当出现诸多问题的时候,第一个考虑患者胃口如何?想吃饭吗?有胃气则生,如果饭都不想吃,补益药也肯定没法吸收。第二个考虑患者大便是否正常?如果大便不通,说明代谢有问题,吃补益药也没法正常吸收。先清畅中焦,使气机升降出入,是治疗的关键。已故名医盛国荣教授就强调吃好睡好拉好对人体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只要人体能够正常代谢,就能修复自身的机体。

我身处厦门,气候潮湿,加之饮食偏甜,所遇到的患者大多胃肠都有湿气,因此清畅脾胃多为起手方,老师们也多先用温胆汤或四逆散打底,而后再考虑进补。治病的先后次序是我们治疗中必须要考虑的。

②辨证准确的基础上,为什么用药效果不佳?

在临床中经常遇到辨证病机准确,但治疗效果不如预期的情况。例如湿温发热,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达原饮都有应用的机会,但程度却有轻重之别。在和尹老师学习过程中,他常在课堂上讲,方剂是有梯队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哪些方子是常用方,后备还有非常规的武器,用药如用兵,同样是瘀血,有时候用点当归,再深一点,用点桃仁,再强一些有土鳖虫、水蛭等活血通络之品。完善用方用药的梯队,也是完善自己内科体系。

因此跟师显得尤为必要,一个是直接传承老师的体系,他对治病先后顺序的理解,常用方的习惯加减,以及他对用方、用药梯队的把握。都是无价之宝,直接学习老师的体系,可以让我们成长的更快。

Image


Image

给后浪们的几个衷心建议

门诊两年的不断实践,让我对中医有了更多地体悟,也有了一些遗憾。一个人的探索,摸爬滚打,免不了要消耗时间成本,如果能有一套成熟的体系,或者前辈的指引,会更高效。这两年,自己觉得最不足的还是积累地不够,对于一些疑难病的案例,没有做好记录。没能坚持每日读书,把一些细碎的经验落实成文字,主要都是靠之前的积累吃老本。也没能落实针药并用的思想,在外治法上还有很多不足。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点自己的思考。

①赤脚医生带给我的感悟

门诊部的医生其实和毛主席时期的赤脚医生有点像,赤脚医生保障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医疗,他们懂针灸、方药、草药和一些西医的卫生知识,创造了世界的医疗奇迹。赤脚医生怎么成长起来的,被迫成长起来的,他们下乡的时候也不是全能厉害的,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去翻书,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一个村的人都交给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临床水平。而很多门诊医生,毕业于科班,他们有现代医学的功底,也都有针灸方药的基础,只要能够加以运用,其实可以获得不少老百姓的认可。

大家在门诊,要重视外治法的运用,尤其是针灸、穴位贴敷、耳穴等,因为内科汤药存在口感问题,以及信任问题,年轻医生的汤药功底容易受到他人的质疑,但外治法常常能立竿见影,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很快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例如高血压的头晕耳尖放血,咽喉痛用少商放血,看起来简单,但临床运用就能打开一片天。

难就难在,很多时候,实践的机会很难得。因为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从理论到临床,是一道关卡。因此,注重疗效,多参加义诊,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


②专注极致口碑快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这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很喜欢的一句话,翻译成通俗的话,宏观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微观是我们大有可为的。因此针对微观,雷军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七字真言,我觉得对于年轻医生的成长也很有借鉴意义。专注是指年轻医生刚出来,要将注意力专注在临床疗效上,不必去刻意包装自己,宣传自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是最好的宣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就是这个道理。

极致是指年轻医生对于自己擅长的疾病,应该追求极致,不断提升疗效,在细节处不断完善,尤其是结合西医的发病机制,探讨专病专药,将疾病的诊断、病机、用药、预后都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我们中医偶尔有时候治好一类疾病,带有运气因素,实际上感冒都有重症感冒,会有生命危险,任何一个疾病只靠一两首名方是很难驾驭的,还要考虑特殊性,不断完善它,让这个病成为你身上的标签。出来门诊后,我重点研究了咳嗽、湿疹、闭经、崩漏等几个疾病,结合西医,尽可能做到诊断明确,有的放矢。

口碑是指要重视在病人中的口碑,如果可以,多给患者一些温度,毕竟生了病,谁都不好受,例如某些较急的疾病,如发热、腹泻等,要及时做好回访,毕竟人家把健康交给你,我们也要做到负责。如果治疗不及预期,也可以及时推荐病人给别的医生。如果情况不能及时处理,也要及时劝患者就医。在门诊部的工作中,其实遇到不少疾病,需要倾听、沟通,有时候也试着幽默一些,让患者放松下来,病也就好了一半。其实有一些老患者对我很深地信任,成了“医托”,到处帮我宣传,这是一种多大的恩情,对年轻医生是个巨大的鼓励,要相信真心可以换真心,做一个心医,做一个会为病人的疾病感到心痛的医生。

快是指时间不等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在湖南时和尹周安老师学习时,老师私下和我们感慨,人过了30以后,记忆力精力都在下降,有时候读起大部头,感到吃力。是啊,人的衰老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趁着年轻,刚工作的时候,把握大好时光,加速积累,多啃啃经典。别老觉得时间还长。

③承认自己的无知。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刚出茅庐时,因为有一定的积累,作为年轻人难免有几分傲气,颇有昂头戴面,自谓天下无双之感,但人要学习进步,一定要有空杯心态,虚其心,虚心向师兄、学长、老师请教,很多事情他们作为过来人,能给我们很多真切的建议。有才华是一方面,但如果自傲就隔绝了成长的通道。中医人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很容易陷入自大的局面,攻击现代医学,攻击别的医学流派,但中医又是极其包容的,近现代有很多名家在面对西医,积极探索中西医汇通的可能,我们身处21世纪,也应以一颗包容的心,吸收阳光,面对新鲜事物,看能不能为我所用,守正也要创新,让中医在我们这代能够有所进步是我们这代中医人的使命。

年轻中医的生存环境目前并不算太好,没有一个完善的培养体系,大多数医生都是野蛮生长,因此有个老师指路显得格为重要。中医要发展不在于顶尖的医生有多厉害,而是平均水平的提升,能不能有一大批能够用中医思维诊病,至少能用中医解决大半常见病的问题,让老百姓感觉到中医的魅力,而这个平均水平需要依靠更多地青年中医走出来,道阻且长,希望后来者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够少走些弯路。

诗曰: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