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之谜:对仲景用苦杏仁、桃仁“去皮尖”的质疑

 济宁大狮子 2021-04-26


苦杏仁、桃仁载入本草首见于《神农本草经》,杏仁“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桃仁“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远在2000年的先人就已经总结出杏仁具有“主咳逆上气”止咳平喘的作用,桃仁具有“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这种经验的积累依然是今天需要发扬和学习的。但神农氏不载其料理方法,直至东汉年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杏仁、桃仁的时候,予以脚注“去皮尖”,这是杏仁、桃仁做药物使用的料理方法。不过,关于这一方法,至今依然时有争议,说法不一,尚无共识性的结论。

杏仁的主要作用是止咳平喘。杏仁中含有约3%的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在人体内分解,产生微量的氢氰酸,氢氰酸可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使呼吸运动趋于平缓,从而起到镇咳平喘的作用。苦杏仁中也含有能够分解其甙的苦杏仁酶,这种酶在一定温度被激活,使苦杏仁甙分解,从而产生氢氰酸而挥发掉。氢氰酸是杏仁止咳平喘的药效成分,但是较大量的氢氰酸对延髓各生命中枢先兴奋后麻痹,引起组织细胞呼吸的抑制,可导致组织窒息而中毒。这也是历代本草记载杏仁有毒的原因所在。张仲景用杏仁“去皮尖”背后的真正意义是对杏仁进行“降酶保甙”处理,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有实验证明,生杏仁在煎煮过程中约有90%以上的氢氰酸损耗,而炒杏仁的损耗率仅3%-7%,这也就意味着炒杏仁比生杏仁药效更强且可减毒

桃仁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桃仁中含有约2%的苦杏仁苷,桃仁有扩张血管、增加组织血流量、抗凝及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广泛地用于心脑血管病极其后遗症的治疗。尽管桃仁与苦杏仁同样含有苦杏仁苷,但是已知苦杏仁苷的主要药理作用为为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桃仁活血化瘀这一经验的现代研究尚不尽人意,其具体作用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仍不太清楚。此外,现有的研究也表明,桃仁皮具有明显的活血、抗炎作用,不宜作为非药用部位而去掉。同理,张仲景用杏仁“去皮尖”背后的真正意义是对桃仁进行“降酶保甙”处理,以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但,未必能对桃仁尽到增效的作用。因为苦杏仁苷并非桃仁活血化瘀的主要药效成分,而且,带皮生桃仁只要妥善保存,苦杏仁苷含量至少13年内无明显变化。这就是说生桃仁比炒、燀料理后的熟桃仁更具药效

单纯从单味药及其主要的作用来分析的话,仲景用苦杏仁、桃仁“去皮尖”是值得怀疑的。即便是古人也未曾不是对“去皮尖”没有反对意见,如关于杏仁的使用,李时珍认为:“治风寒肺病,药用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发散也”。《医方集解》提出“杏仁留尖,取其发,连皮取其涩”。《药品辩义》则认为“去皮尖则缓,连皮尖则锐”。关于桃仁的使用,李时珍也认为“桃仁行血,宜连皮、尖生用。润燥活血,宜汤浸去皮、尖炒黄用。或麦麸同炒,或烧存性,各随本方。”《医林篡要》也说:“炒用则甘多而缓,能润;去皮尖研治血热,皮肤燥痒。生用则苦辛而行,善攻;连皮尖捣泥治血痢、燥粪、血块、发狂、血秘。”现今在临床上,出于安全性考虑,杏仁、桃仁生品一般不入药用,炒、燀都有使用。尽管关于杏仁、桃仁的料理方法依然时有争议,但仲景的“去皮尖”之用已不被重视。

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