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鄾国旧址 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

 点出好未来 2021-04-26

鄾,读作yōu。有两种意思:1、古地名,在襄阳古城东北十二里处,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办事处附近;2、姓。

鄾姓

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名, 属稀有姓氏。分布在今山东省的枣庄市兰陵县、临沂市沂南县、平邑县、济宁市一带,不足千人。

鄾姓源于国名,出自春秋时期汉水中游古鄾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辩证》云:“邓大夫食采南鄙鄾邑,楚并其地,子孙氏焉。”

《水经注》:“鄾城古鄾子国,是鄾以地为氏者。”

鄾国为邓国的附庸国

鄾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特小的国家,是邓国(位于今樊城西邓城遗址处)的附庸国。

《路史》记载:“邓之分,曼姓,子爵鄾也。”这就是说,鄾国是从邓国划分出来的。鄾国的始封君可能是某位邓侯的庶子获得的封邑,从此独立出来,并附庸在邓国的势力之下。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邓国。

邓国(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

邓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团山镇邓城村。邓城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

鄾国旧址 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

邓城遗址

鄾国的位置

关于鄾国的位置,史料上有不少记载。

说得比较具体的是南北朝(刘宋时)盛弘之《荆州记》:“樊城西北,有鄾城。……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吾离之国,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邓城西百余里,有谷伯绥之国。”引文中“樊城西北”,应为“樊城东北”之误。用现今的地址说,从张湾向西北行十余里到樊城西的邓城遗址,从邓城遗址西行百余里到谷城。

说得比较准确的是《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湖广五.襄阳府》:“鄾城在府(襄阳府)东北十二里,古鄾子国。”

今不少志书、辞书,释“鄾”:古地名,在今中国湖北省襄樊(或襄阳)市北。这里的“襄樊市北”“襄阳市北”,应该是“襄阳古城东北”。

综上,鄾国范围今襄州区张湾镇、东津新区、高新区部分地区。鄾城在今张湾办事处老西湾一带;或毁于水患,崩于河中。

鄾国旧址 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

襄州张湾航空路

楚、巴与邓、鄾之战

“鄾国”名称得于传世,除了与邓国连带、鄾姓外,最主要的是得于一次战争的记载。

《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703年),楚国派道朔前往邓国出使,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鄾国人的袭击,结果财物被掠,道朔等人被杀。楚王闻讯大怒,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鄾国。由于鄾国与邓国互为姻亲,邓国即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鄾国,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退后,楚巴联军前后夹击,打败了邓国,灭了鄾国。

我们把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再详细地叙述一下。

鲁桓公九年的春季(即桓王十七年春),地处楚国西边(今重庆市辖区内)的巴国,派了一位名为韩服的使臣拜见楚王。其主要目的是巴国国君想求楚武王,给巴国和邓国之间搭个桥,使两家也成为友邦。

为什么要通过楚王来搭桥呢?一是巴国到邓国必须路过楚国,二是楚国与邓国是姻亲关系(楚武王夫人邓曼是邓国人)。楚武王答应了巴国的请求,大夫道朔,带着巴国韩服一行人往邓国。

这一行人前往邓国的途中,路过了鄾国的境内。鄾人并不知这队人马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们要去干什么,只看到了队伍中那些满载的财宝,顿时起了歹念。于是,鄾人将道朔、韩服等人杀害,把财宝掳走了。

此事传回楚国后,楚武王怒不可遏,既然鄾国是邓国的附庸,他便派薳章前往邓国责问。可邓侯其实并不知道鄾国抢夺财宝一事,无缘无故被薳章质问,还被扣上了强盗的罪名,当然不肯承认。

但楚王已经认定了抢劫一事与他们有关,楚武王答应要帮巴国的忙了,现在不仅忙没帮成,反而礼物被抢,使臣被杀。

因为楚国与邓国有姻亲关系,楚国没有立刻与邓国交战。当年的夏季,派了大将斗廉率领一队人马,约上巴人的部队,一起讨伐鄾国。邓侯看到楚、巴联军攻入了鄾国,知道鄾国不是两国的对手,不帮又不行,便派了养甥、聃甥领兵前往救援。

邓军连续三次与巴军交锋,没有击溃巴人。

这时,楚将斗廉先把楚军扮装成了巴人,隐藏在巴军中部,让巴军排在楚军的两侧。当邓国再一次发起冲锋时,斗廉故意败下阵来,诱使邓军追击自己。此时,巴军从两侧攻击过来,堵住邓军的退路。楚军杀了个回马枪,取得了大胜。邓军中计溃败。楚、巴军围攻鄾国,鄾国就此灭国。

【补注】十五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楚文王舅舅的邓祈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廷上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祈候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不会再危及邓国的,固执己见,未听劝告。

楚文王征伐完申国后,在返回楚国时,顺道攻打邓国。邓国被灭。

鄾国旧址 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

襄州张湾汉江

记载鄾国的史料

《左传·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 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邓师大败, 鄾人宵溃。”

东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浊水东流注入淯水(今唐白河)又南径邓塞东,又径鄾城东,古鄾子国也,盖邓之南鄙也。”

郦道元《水经注》:“浊水东经邓塞,又东注于淯水,淯水又南经邓塞东,又经鄾城东,是山虽小而两水实先后(汇流)之。晋于此治舟伐吴,陆士衡表云:下江汉之卒,浮邓塞之舟是也。”

《史记》:“邓之南鄙小国。”

《后汉书》:“邓有鄾聚,皆是也。”

《晋书》载:襄阳郡有邓城县、鄾县。

《通典》载:“临汉有鄾城,在今襄阳县东北十二里,盖邓之南鄙也。”

《路史》记载:“邓之分,曼姓,子爵鄾也”

《襄阳县志》:“沔水之北,光武言:宛最强,鄾次之。”“今邓故城在鄾城西北十余里”,“鄾城在邓城东南十余里”。

《寰宇记》:“鄾城在邓城南八里”

《襄阳府志》载: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鱼兰、新城、淳河、滚河等十城列为宋元所筑要津,与邓城和鄾城合称“十二连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