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利来了:资深老轨谈副机吊缸......

 船舶讲武堂 2021-04-26

2016 年 7/8/9 月,某大型箱船A 轮 No.4 副机和 2017 年 7/8 月,B 轮 No.3 副机,两台副机 32000 小时周期的维护保养,得到 WARTSILA公司工程师随船指导和岸基技术咨询服务,我们在整个拆卸与安装过程中,密切与厂家联系,得到他们给力的技术支持,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结合说明书,编写此文稿,希望给没有经历过WARTSILA 副机整体拆检经验的轮机员有所帮助,并请各位同行们再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易懂并有良好操作性的 WARTSILA 6R32LNE 副机吊缸步骤及注意事项。此文仅供参考。

碰到的困难与问题

① 副机高温、低温冷却水系统的进、出口阀关不死;

6 个缸套仅有 1 个容易拉出,其它 5 个拉出非常困难,液压拉伸器(834050)3V83E61 上部胶圈多次损坏;

③ 有一个缸连杆大端下部 2 根螺栓M24 与机架肋骨碰撞,被弯曲;

④ 安装在盘车机底座上的 2 个调速器探头被碰到;

⑤ 安装活塞时发现专用工具 3V83F105(Assembly tool for ant polishing ring)变形,导致活塞无法安装。

⑥ 安装连杆大端时发现曲柄销轴瓦有卡阻,手动盘转,一个曲柄销轴瓦有不适的感觉,重新拆出后,轴瓦有痕迹。

一、 准备工作

1. 舶轮机长和主管轮机员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为了避免弄脏说明书,可事先将所需部分进行复印,如液压工具所需要的泵压(bar)、各螺栓螺母的扭矩、专用工具和备件的编号等,在检修过程中听从轮机长和主管轮机员指挥,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2. 根据说明书中“MAINTENANCETOOLS”找出相应的专用工具并确认其状态良好。

3. 确认其它副机状态良好,随时可用,确保安全。

4. 布置好吊缸检修中的注意事项,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 合理安排人员,分工合作协调,安全高效率。

6. 准备好常用工具,清洁用物品等,做好现场的铺垫工作。最好准备六只空桶对应各缸编号摆放各缸头附件,以免混淆。

7. 吊活塞前,做 6个直径 38.8CM的三合木板圆盖,用来防止垃圾进入曲拐箱。见图 1

8. 将燃料油转换成MDO运行半小时后停机,停预供滑油泵、

机旁燃油泵,关掉燃油、空气和冷却水系统的相关阀件,泄放残余空气和冷却水,打开示功阀,合上盘车机,将停油手柄置于“STOP”位,将机旁控制箱转到“LOCAL”位。(缸套冷却腔的淡水最好不要全部放干净,保持缸套外圆冷却腔有水浸泡,直到拉缸套前才全部放出,这样能有效防止6 个缸套拉出困难,否则缸套冷却水腔干燥后,冷却腔的积垢会导致部分缸套拉出非常困难。)

9. 安装在盘车机底座上的两个副机调速器的测速探头,做专用保护罩保护,以防损坏。

10. 将配电板上相应的副机控制开关置于手动,并悬挂警示牌。

11.   打开二侧的曲拐箱道门,驳空曲拐箱内滑油。

二、 缸头的拆卸

1. 拆高压油泵暖箱上盖,缸头上盖以及缸头与排烟管间的绝热隔板。

2. 拆排烟管、增压空气管、缸套水冷却水管、起动空气管螺丝。

3. 拆高压油管,进油头的连接管,拆下的部件用布将接头包妥放入相应的桶内。

4. 拆下摇臂,取出摇臂顶杆并做好记号。

5. 去掉缸头螺栓上的防护盖,装好液压拉伸工具 3V86B79,连接液压油管,按规定压力(500bar)泵压后松掉缸头螺母(关于液压拉伸工具的使用及对应的液压压力和各螺栓的扭矩见说明书)见图 2

6. 拆下缸头螺母,安装缸头起吊工具。

7. 检查并确认与缸头连接部件已全部拆除,吊下缸头。

8. 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板或硬纸板盖好气缸口和排烟管口,对其它拆过的孔或接头用干净的布塞住以防杂物落入。

9. 对拆下的各缸头及其附件做好记号以免混淆。安排部分人员对缸头附件进行解体检修。

三、 缸头附件的解体检修与安装工具见图 3

1. 进、排气阀的解体检修:安装拆装液压专用工具(834000),上紧专用工具的螺母并确认其安装到位,连接液压泵泵压将气阀弹簧压缩15-20mm,取出锁紧环(half块),慢慢松开液压泵的泄放阀,取出弹簧及阀杆并相应地做好记号。清洁检查阀杆、阀盘及阀座的密封情况。阀盘底表面至阀盘密封面的下边线应大于8mm正常为9mm,阀盘底表面烧蚀深度小于2mm,如果超出这些极限须换新。检查阀杆和导套的间隙,若磨损过量则需测量阀杆直径和导套的内径,超出极限者换新。如果进气阀表面有少许麻点,只需拍打对磨即可,排气阀研磨则须机磨,并注意冷却,研磨后还要进行着色试验检查其密封性。当然在研磨时应尽可能少地磨掉阀表面的硬质材料,没必要磨掉所有的麻点。如果排气阀密封面光滑且无间断则不需要研磨。

2. 气阀的装复:装复前检查气阀弹簧,如有裂纹、腐蚀或磨损则换新。更换气阀导套内的密封圈,阀杆上涂滑油,装上阀杆,注意做好记号,不要混淆。放好弹簧及压块,用专用工具泵压压缩弹簧,装锁紧环,泄压,检查锁紧环(half块)是否装配正确。

3. 喷油器的更换:最好在决定吊缸前由主管轮机员准备好一套喷油器,在吊缸时只要将其换上即可。在安装喷油器时要注意固定螺丝的上紧扭矩及连接杆的上紧扭矩,注意先后顺序,先将连接杆旋进到位后,然后上紧喷油器固定螺丝和连接杆达到说明书要求的扭矩,否则很难装进连接杆且容易弄坏螺纹。

4. 缸头起动阀、安全阀、示功阀检查,如发现有泄漏,则进行解体清洁,更换相应的密封圈和紫铜垫床,在上紧前须涂抹专用耐高温润滑脂,相应的螺丝按说明书要求的扭矩上紧。

四、活塞、连杆及连杆上部的拆卸  工具见图4

1. 在抗磨清洁环上做好记号,将专用工具 3V83G73安装在清洁环上,盘车机盘车用活塞将抗磨清洁环顶出。

(由于活塞顶面是凸凹面,有时专用工具 3V83G73 不好用,可以用活塞环作为清洁环的顶出专用工具。)

2. 检查缸套上部是否有雷治(ridge)和结碳,如有,打磨平坦。

3. 清洁活塞头的螺丝孔并安装活塞吊装专用工具(835000LN)3V83F159。

4. 盘车至该缸的下死点。

5. 安装拆装连杆大端上部螺丝螺母的液压拉伸工具 2V86B201并检查是否安装正确。

6. 连接液压油管及液压泵,打开泄放阀,上紧拉伸螺母,然后松开半圈。

7. 四只螺丝同时泵压至 750bar,松开螺栓的紧固螺母约半圈。

8. 慢慢泄压,拆掉软管,取下液压拉伸工具,松掉紧固螺母。

9. 用专用工具4V80D30 拆下螺栓(M24)。拆装螺栓时注意:反牙螺丝只用于将专用工具固定到连杆螺栓上,不可用于拆装螺栓。(实际操作中可以不拆 4根螺栓,不过必须是活塞吊出后,立即拆出该缸连杆大端,防止连杆大端上部螺栓和缸套被碰坏。

10.  盘车至上死点,起吊活塞,吊起时注意不要碰到缸套,接应人员不要被活塞连杆夹伤。另外注意连杆和连杆大端的对中,以免损坏导向定位销。

11.   取下连杆大端与连杆之间的垫片,作好标记,以免混淆。

五、连杆大端轴承的拆卸 见图 5、图 6

1. 盘车使曲轴在副机操纵面另一侧的某一合适位置,安装液压拉伸工具。关于液压拉伸工具前面有叙述,在后面的附录中也有说明。

2. 用液压拉伸工具先松开对角的两个螺母,然后再换位松开另外的两个对角螺母。

3. 取下两个对角螺母并用专用工具4V80D26拆下螺栓M30拆装螺栓时注意:反牙螺丝只用于将专用工具固定到连杆螺栓上,不可用于拆装螺栓。

(实际操作中,可以不先拆除4 根连杆大端轴承螺栓 M30,不过必须是活塞吊出后,即拆出该缸连杆大端。)

4.安装固定专用工具 3V83F180(Mounting screwM30)并上紧防护螺母4V86B269。

5. 拆下另外两个对角的螺母和螺栓 M30。

6. 安装专用拆装轨道 1V83F215 并固定妥。

7. 慢慢盘车至大端靠近滑板轨道。

8. 安装固定专用工具 3V83F163 并通过 3V83F217 固定在曲拐箱上。

(看实际情况,操作中可以省略此步骤)

9. 卸下防护螺母 4V86B269,拉出连杆大端轴承下半部分。

10. 防护螺母装回到 3V83F180 上,拆固定专用工具3V83F163及 3V83F217。

11. 拉出连杆大端轴承上半部分,并注意用布包好曲柄销及油孔,以免异物落入。

12. 单缸活塞吊出,接着拆卸连杆大端,该缸的连杆大端拆出后,才能进行其它缸活寒和连杆大端的拆卸。

六、 缸套拉出 见图 7

1.泄放机体冷却水,拆出缸头和活塞连杆。

2. 拆除缸套上部的定位固定螺栓。

3.按上图示方法组装缸套拉出装置836019&836018 和液压拉伸器(834050)3V83E61。

4.通过拉伸器83019的螺杆和螺母上紧液压拉伸器 3V83E61

5.液压管两端连接液压工具 3V83E61和液压油泵(860100)4V86A0033。泵压液压装置,拉出缸套,约 100bar即可拉出,难拉时,泵油压力也不能超过500bar。

(注意机器运行 32000小时后,缸套冷却水腔内有水锈结垢原因,难拉出来,前一阵子“新青岛”遇到了,可用专用液压拉伸器拉, 注意液压力不要超 500 bar, 注意拉缸套前,曲轴靠主轴承的位置塞好布,防止垃圾进入主轴承。)

七、清洁检查测量及缸套的保养工作

1. 用活塞环拆装工具 4V84L0018将活塞环拆下并作好标记。

2. 拆下活塞销,检查测量后装复。

3. 清洁检查活塞及活塞环,测量环槽及环的有关数据,对照说明书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则换新。

4. 清洁检查缸套并测量缸套的有关数据,注意缸套的磨损情况。

5. 如活塞环换新,则需用专用工具对缸套进行珩磨。通常情况下,只要轻微珩磨即可。如若缸套在机架上进行珩磨,需要在曲轴上铺好塑料薄膜,以避免金属碎屑落入曲拐箱内。

6.缸套珩磨采用“平珩磨(plateau honing)”方式进行。专用工具箱内配有粗糙度为80 和400的陶瓷磨石,先采用粗糙度为 80 的磨石,需约 20 个行程完成缸套的珩磨,然后用粗糙度为 400 的磨石,则需要约 30 个行程才能完成缸套内部表面的珩磨工作。珩磨时可用 100rpm 转速和 40 次/分钟行程的速度组合来配合倾斜角为 30°交叉珩磨线的珩磨工作。最好选用珩磨油作为冷却剂,也可使用 2-15cSt的轻质燃料油,珩磨完毕后,缸套内必须用刷子、热水和肥皂或清洗液、轻油仔细地清洗干净,然后用布擦干,涂上机油防锈。洁检查并测量清洁环,如果磨损过度换新。(厂家建议:每次吊缸,清洁环必需要换新) 缸套珩磨过程 图 8

7. 清洁检查连杆大端轴承,注意不要碰伤轴瓦合金,取出上下轴瓦,测量其厚度,并用液压工具按要求压力上紧上下大端轴承盖,测量大端轴承孔的椭圆度。

8. 检查测量曲柄销直径。

9. 安排人员清洁检查曲拐箱。

八、缸套安装图9

1. 缸套机体冷却水腔及缸套全部清洁,所有密封面清洁检查,测量检查缸套内径。

2. 在缸套上装上起吊专用工具,把缸套吊至

3. 缸套上下 O-ring槽清洁检查,并装上新O-ring,在低部的 O-ring和其缸套的密封面上涂上牛油。

4. 把缸套小心轻放到缸套也内(靠自身重量即安装到位)

5. 安装并上紧缸套定位螺栓螺母。

九、 连杆大端轴承及活塞连杆的安装工作

连杆大端轴承、活塞连杆的安装基本上和拆卸的步骤相反,具体的查阅说明书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有以下几点须注意

1. 安装连杆大端轴承前仔细检查清洁曲柄销及轴瓦,在其表面布满滑油。

2. 小心安装轴承上下部分,不要损伤轴颈和轴瓦。

3. 拧上连杆螺栓,按规定扭矩上紧螺栓,装上并拧紧螺母。

4. 拆下专用工具 3V83F180,装另外两个对角的连杆螺栓,按规定扭矩上紧螺栓,装上并拧紧螺母。

5. 用液压工具先将对角的两个螺母上紧到规定值的一半(30MPa),再将另外对角的两个螺母上紧到规定值的一半,打开回油泄放阀使压力回零,再关泄放阀,泵压至规定值,上紧螺母,最后再将首次上紧的两个螺母上紧到规定值(60MPa)。

6.活塞环安装时应注意方向和顺序,有“TOP”字样的面朝上,各环搭口错开 120°。

7. 活塞环上涂满滑油,然后用夹具 1V84D0011夹紧,确保活塞环卡进活塞槽内。

8. 安装限位器 3V83F178,防止活塞进入缸套时碰伤缸套。(实际操作中,可以不安装限位器)

9.安装活塞环嵌入专用工具(835041)3V83F105(Assembly toolforant polishing ring)于缸套顶面上。

10. 缸套内清洁后布满滑油。将活塞连杆小心放入缸套内,注意活塞的方向,连杆上有缸号的一侧朝向凸轮轴侧。

11. 转动连杆大端使其垂直向上,安装连杆和大端轴承之间的垫片,注意不要和其它缸的垫片混淆。

12. 盘车至上死点后28°,准备安装活塞。

13. 慢慢放下活塞使连杆与大端轴承上部连接,注意对中,以免损坏导向定位销。

14.安装到位后拆下限位器3V83F178,注意不要忘记拆掉。

15.  逆时针盘车至适当位置安装连杆上部螺栓,用专用工具上紧到规定扭矩。

16.  安装螺母并用手上紧。

17.   用液压工具将其上紧到规定值(75MPa),最好在上紧的螺母上作好记号,便于后面试车后的检查。

18.  安装抗磨清洁环。首次吊缸无需换新,只要将其反向安装即可。每二次吊缸检修换新一次。

先批量预安装好 6 个连杆大端,并用手力带好大端轴承螺栓螺母,再用液压工具批量上紧6个缸的连杆大端轴承螺栓螺母。

(1)第一对角螺栓预紧300bar 上紧螺母;

(2)第二对角螺栓预紧 600bar 上紧螺母;

(3)释放液压力,再泵压至 600bar 上紧螺母;

(4)第一对角螺栓再上紧 600bar 上紧螺母,然后释放液压力,再泵压至 600bar 上紧螺母。

1)活塞头与活塞裙组装(4根螺栓的预紧力 85Nm/20Nm/800±50)

2)连杆小端、活塞销与活塞组装。4 根连杆固定螺栓 M24 的安装(扭力扳手上,扭力 100Nm);

3)吊装活塞(注意连杆大端接触面的垫片缸号不要搞错)。螺栓 M24 的螺母手动上紧,之后 6个缸一起批量上紧;

4)4 根螺栓同时预紧至 400bar 上紧螺母,释放液压力,再泵压至750bar 上紧螺母, 再释放液压力再泵压至 750bar 上紧螺母;

 十、 缸头及其附件的安装工作

1. 缸头组装时将所有的密封圈和紫铜垫床换新,密封圈涂润滑脂,安装吊起缸头专用工具。

2. 清洁缸头缸套密封面,换新缸头垫床。

3.安装缸头时注意不要被起动空气管、润滑油管等卡阻。

4.旋上缸头螺母,用液压工具按要求上紧至规定值(500bar)。

5. 拆液压专用工具,盖好螺栓保护盖。

6. 安装摇臂顶杆,摇臂,注意摇臂压块与气阀阀杆的对中,并按规定扭矩上紧摇臂螺丝。

7.换新增压空气管、起动空气管、冷却水管的垫床及密封圈。

8. 安装排气管、增压空气管、高压油管、起动空气管、冷却水管及排气管隔热保护板,所有说明书有要求的螺丝按规定扭矩上紧。

9. 调整进、排气阀间隙。

10. 开启冷却水进出阀,透气阀,确认无泄漏。

11. 检查曲拐箱,盘车检查,确认无卡阻后补滑油至正常油位。

12. 起动预供滑油泵,确认曲拐箱和摇臂各出油孔滑油运行良好。

13. 装上缸头盖及高压油泵暖箱盖。

14.  盖上二侧曲拐箱道门。

十一、 试车

1.检查确认示功阀处于开启状态。暖缸。起动预供滑油泵,开燃油进出阀,起动机旁燃油泵。

2. 盘车,确认无异常声音。脱开盘车机。

3. 打开起动空气阀按起动按钮进行冲车,一切正常后,关示功阀,将停车手柄置于“work”位置。

4. 手动起动副机,安排人员对副机缸头和曲拐箱处进行监控,空载运行 5 分钟后停车,打开曲拐箱道门检查大端轴承温度,确认正常。

5. 关上曲拐箱道门,手动起动副机,空载运行约 1小时,再次停车打开曲拐箱道门检查,确认轴承温度正常, 各液压螺丝无松动,关上曲拐箱道门。

6. 起动副机带低负荷运行约30分钟,检查上述情况并确认正常。换燃料油运行。

十二、 运行

1. 在更换活塞环、活塞或缸套以及珩磨缸套后,尽可能按说明书要求的磨合程序进行磨合运转,如果不能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磨合,则尽量不要在短时间(10小时内)加到高负荷或全负荷,同时避免让副机在连续的低负荷下运行。

2. 在磨合期间,视情况适当安排停车检查连杆大端轴承和主轴承等部位的运行情况,运行时注意观察并全面检查副机的运行状况及运行参数,清洗检查滑油滤器确认无异常金属粉末出现,检查各系统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3. 吊缸检修后运转约 50小时,再用液压专用工具按说明书要求的压力收紧连杆大端的上下螺丝,不可拧松(下螺栓容易搞反方向,要特别留意)。重新调整进排气阀间隙,确认正常。当完成正常的磨合后,可将副机投入正常使用。

温馨提示:

缸头螺栓、连杆大端上部固定螺栓,连杆大端轴承螺栓等受力较大的螺栓,其拆与装都采用液压拉伸器进行,有别于传统用气锤敲打方式,液压拉伸器拆装螺栓螺母的最大特点是操作方便,省人力,由于太省力,拆装螺栓时稍为一不留神,液压油泵就泵压过头,容易造成螺栓过度拉伸,甚至出现塑性变形,出现这种现象后,如果操作人员不及时说出来,及时更换螺栓,螺栓断裂的隐患就埋下了,特别是运动件,当机器运行时,副机连杆甩脚事故就发生了,2006 年 10 月 18 日某大型箱船的No.4 副机#2 缸甩脚事故还历历在目。

如果各缸活塞吊出后,没有立即拆下螺栓(M24)或立即卸下连杆大端,在副机盘车时,M24螺栓就有可能与机架肋骨碰撞而损坏螺栓 M24,如下图所示。所以,螺栓 M24没有拆下前不能盘车

作者:中远海运船员广州分公司高级轮机长 陈建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