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可夫以多打少,数次惨败,为何公认比德军元帅们更强?

 123xyz123 2021-04-26

这个问题,韦老师来回答:

1. 朱可夫当然强了,不然斯大林为何说:“莫斯科的保卫者,理应成为柏林的攻占者”。

单从军事造诣上看,朱可夫比不上曼斯坦因和莫德尔等,但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战略战术都是徒然的。既然朱可夫最终能带领苏军打败了德国,成王败寇,那当然也就比德军将帅强。

2. 对于网上经常讨论的朱可夫每次进攻都要5倍于敌,不然就赢不了这个问题,其实我认为本身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应该讨论。

很简单的道理——进攻,当然要集中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全歼敌人,这不正是孙子兵法和毛泽东最崇高的军事艺术思想么,朱可夫贯彻得如此之好,竟然还因这个问题经常被喷,实在的冤。

3.强大的敌人对待弱小的敌人,比如德军对苏军、日军对中国军队,都希望一比一地在战场较量一番,决战一次就把你消灭。但那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不管过程如何,胜利才是硬道理。我一比一干不过你,三比一、四比一、五比一,还干不过你么?能消灭你就行,你管我几比几。

4.想全面了解一个人,别只看表面,而应该多了解他的过去和成长过程,而且是一些细节。如果贬低朱可夫的人能够多去看看有关朱可夫的传记,全面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就明白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军事成就,靠的是一步步稳扎稳打走上来的。

朱可夫没上过多少学,但他有强烈的学习精神,不断学习最新的军事技术和最新军事思想。他注重实地考察,严谨,一丝不苟,最著名的莫过于从列宁格勒军校返回驻地时,近1000公里路程,别人都是做火车,他为了考察那一路的地形,竟然选择骑马,骑了整整7天!

有多少将领能有这样的吃苦实干精神?这样的人,若不成功,还有谁能成功。

5.其实,朱可夫也不是每次都是以人海战术,比如苏德战争爆发前,在远东跟日本人的几次冲突,对待日军这样的二流对手,朱可夫就首次运用飞机、大炮、坦克等相结合的立体闪电战术,把日军虐得毫无招架之力。

每次打仗数倍于敌的,主要是对待像德国这样最一流的对手,当然要绝对谨慎。不数倍于敌,势均力敌,还要进攻,那不就变成添油战术么,哪来最后的胜利。

6.朱可夫历次的军事思想和前卫思考,也验证了他的正确和高明。比如苏德爆发前,苏军内部的军事演习,朱可夫和巴甫洛夫两位明星大将对垒,朱可夫运用的正是后来德军所用的进攻路线和方式,把巴甫洛夫完虐;但巴甫洛夫竟然没吸取教训,反而告状说朱可夫不遵守演习规则,不按常规套路出牌,简直可笑至极。战争中,能期待敌人会按照认为的常规套路出牌么?

苏德战争爆发后,果然验证了朱可夫的正确,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短时间被全歼,巴甫洛夫也被处决,而朱可夫却凭实力步步高升。

在后来的基辅战役等,斯大林拒绝了朱可夫放弃基辅的正确建议,在顶撞了斯大林之后,被免去了苏军总参谋长的职务改任预备方面军的司令,便在叶利尼亚取得了苏德战争开始以来的苏军的第一个胜利。

后来基辅战役百万西南方面军被全歼,更证明了他对战场的正确看法和指挥才能,也令斯大林信服。

7.朱可夫作为常胜将军,也与坚毅、实干的品格密切相关。

当列宁格勒面临最危险的时刻,元帅伏罗希洛夫都觉得没希望了,朱可夫被派到被围困的列宁格勒,终止了正要自沉波罗的海舰队,炸毁工厂、发电厂的列宁格勒指挥者们的错误决定,并守住了列宁格勒,其在列宁格勒短短二十几天,就终止了德军的推进,当他离开时,德军与苏军的对阵线就一直稳定在他下令坚守的防线上,直至列宁格勒解围。而因为他的决定,没有被自沉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列宁格勒城的防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列宁格勒不沦陷,朱可夫至少有一半功劳。

8.在莫斯科最危险的时候,为什么斯大林只想到了朱可夫,而不是那些什么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华西列夫等人。在莫斯科保卫战最重要的防御阶段,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何曾以多击少?莫斯科城下的反攻,正是其指挥的苏军在居于劣势的情况下,坚强防御的结果。

9.国情不同,基础不同,潜力不同,甚至教育背景不同,所以才造成了德国和苏联的将帅们作战方式和风格的差异。

其实,后期的苏联,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作战艺术上,也已经直逼德国了,伤亡率也不断减少。而德国元帅们再厉害,也无力回天。

还是那句话,胜利就是硬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