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风行水上2011 2021-04-26

导读:说到印度,我们立马会想到的大概有两个词汇——奇葩和佛教,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印度、印度人简直是不可理喻的存在,但同时在这片土地上又诞生了释迦牟尼这样的圣哲,并且孕育出了佛教,这简直就是一件相当矛盾的事情。

当然,现在有很多人极力否认佛教是在印度诞生的,因为根据考古发现,迦毗罗卫国的遗址在现今的尼泊尔境内,很多人根据这一点想要撇清佛教与印度的关系。但事实上,没有必要去这么做,也没有理由去这么做,因为菩提伽耶、王舍城、鹿野苑、曲女城、舍卫城、毗舍离等佛陀主要的活动地点,都在现今的印度境内。还有一点则是,古印度的地理概念与现今的印度其实并不重合,虽然都有“印度”这两个字。

比如李白,诞生于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境内,但他仍旧被誉为“中国唐朝的伟大诗人”,因为他一生活动的地点以及重要的事件都发生在中国境内,而且当时的碎叶城在当时属于西域重镇,在唐朝的版图之内。本章呢,我们不去探讨佛陀究竟算不算印度人、佛教究竟算不算印度诞生的这样的问题,而是将重点放在“现在的印度这么奇葩,为何能孕育出佛教”上。

古印度虽然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实际上它并不文明,也不是古国,它只是一个充满了种种复杂的人种、政体、语言、宗教的混合体,它只能被称为一个“地理概念”。

01.印度为什么这么奇葩?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第一个问题——印度为什么这么奇葩?

印度的“奇葩”之处有很多,比如迷之自信、恒河沐浴、种姓制度等等,这里就不过多地去吐槽了,当然,孟加拉、巴基斯坦这些南亚国家,实际上在古代与印度属于同一个地理概念,他们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我们现在只把印度单列出来嘲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到媒体的宣传,事实上整个南亚次大陆都是难兄难弟,都差不多。

储殷教授曾经有一个论点,他说古印度虽然一直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实际上这个地方既不是古国,也不存在多少文明。数千年来,它一直是松散的、复杂的各种文化、习俗、人种、语言交织的“地理概念”,明白了这一点,大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印度会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南亚次大陆这个地方开发得相当早,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就出现了“农业文化”,时间大致等于我国的“五帝”到“夏商”那个区间。为什么要将古印度当时的情况称为“文化”,而中国(没有古中国)能够被称为“文明”呢?这当然不是自吹自擂,而是有着客观的现实依据的,所谓的“文化”是一个涵盖广泛的词汇,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会孕育出文化,但未必会产生文明。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马克思说:“印度没有历史,只有一个接着一个的征服者的历史。”

这样的论断是正确的,中国人能够很轻松地推断出自己的始祖是谁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印度人不能。夏、商、周、秦、汉,中国的历史是中国有一条贯穿到现今的主线,它涵盖了大多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而且自秦始皇一扫六合、汉武帝致力大一统之后,这已然成为了千年以来的核心规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管怎么样,中国的历史上最后总会出现一个强大的统一者,将松散破碎的家国重新凝聚起来,但你去看古印度甚至是现在的印度,有这样的情况吗?

印度,从古到今就不存在单一民族、语言、文化、宗教为主体的政体,它一直以来都相当松散。直到现在,印度的钞票上印着17种“通用语言”,这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它的境内有着1652种语言和方言,而且涵盖了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和澳亚语系。大家要注意哦,中国虽然也有着数量众多的方言,但实际上他们在语法上都差不多,只是读音的不同而已,而且,我们都能够用汉字去交流,“雅言正音”这样的制度也相当久远。

还有一点在于,印度这个地方过度崇尚宗教生活而鄙视政治生活,这直接导致了王权的衰落。在古印度的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少数的几个较为统一的强国,但它们都是侵略者留下来的遗产。而中国恰恰相反,我们的大一统的国家很多都是在外族侵略之后形成的,而且宗教力量是无法与世俗的儒家、法家抗衡的。种姓制度使得印度人们对现实的欲望单薄,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来世,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大一统的真正以上的“国家”的出现。

这种历史因素一直影响到了今天,印度的主体民族为说印地语的印度斯坦人,但占比只有30%多一点,其余还有100多种数量极为繁杂的其他民族,你很难想象他们能有什么凝聚力。更不必说印度天空上飘荡着的各种神明、他们嘴里说的各种语言、写的各种文字,这注定了它一路走来会磕磕绊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奇葩”。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02.佛教为什么诞生在印度?

那么,既然古印度一直以来都那么松散、它的历史过往那么奇葩,为何还能诞生佛教呢?这其实与它的传统有相当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佛教也只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因为南亚次大陆有孕育它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印度次大陆上活动着的是土著的达罗毗荼人,但远方的雅利安人(非现在所指的雅利安人)越过崇山峻岭而来,对当地的土著进行了“降维打击”。雅利安人是代表着先进的游牧民族,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冶炼和制造方法,当地的达罗毗荼人根本无法抵挡这一支铁骑的进攻,于是便沦为了奴隶。

但是,落后文明并非是一无是处的,雅利安人在来到了印度次大陆之后,又被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同化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开始由畜牧业转向了农业。由于铁器的冶炼技术以及制造方法成熟,社会很快就从原始部落向着奴隶社会转型,种姓制度便在这时被提出来了。当然,种姓制度的理念来源是雅利安人的吠陀文明——“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凭借着这一套在当时先进的思想体制,雅利安人中的祭祀阶层掌握了权力。

由此,印度次大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婆罗门教开始成为主流并且深入人心,但它并未完全地从印度河流域影响到恒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向着恒河流域前进的时候,婆罗门内部出现了“奥义书思潮”——这是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反抗,其直接原因就在于“祭祀不灵”导致的祭司可信度下降。于是,这影响到了“吠陀天启”的“创世说”,“奥义书”思潮重新提出了一种叫作“梵”的精神物质,认为它是万物起源的根本,并且对婆罗门产生了致命的打击。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文明的升级导致了当时古印度手工业和工商业的高度发展,到了公元前5世纪前后,大量的武士阶层(剎帝利)和商人阶层(吠舍)通过经商掌握了财富和权力,这直接导致了婆罗门教外部的重大反抗——沙门思潮。这一思潮的核心就是反对“吠陀天启”和“祭祀万能”,不承认祭司阶层(婆罗门)的统治地位,他们主要的集中地带在恒河流域,以“六师外道”作为核心的代表。那么,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国同样是在恒河流域,佛教本身就是沙门思潮中的一支。

佛陀诞生的时间点,正好是人类文明的“大黄金时代”,几乎与其同时出现的有中国的孔子、老子以及其他的重要人物比如亚里士多德、耶稣等等,这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而且,印度当时的环境给佛教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沙门思潮的启蒙、婆罗门文化的衰弱、城邦文明的兴起以及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换一句话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条都占齐了,佛教便是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诞生的。由此,佛教为什么诞生在印度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释了,因为这里给它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

比如,佛教的“业力轮回”的观点,实际上来源于“沙门思潮”,只不过是在对于本体的认识上有所差异。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是对于古印度正统的“种姓制度”的叛逆与反抗,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历史背景,佛陀的故乡迦毗罗卫是“贵族共和制”的政体,这也直接影响了他在僧团中制定的“民主制度”。佛经中有大量的“长者”供养佛,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大手工业者或者是大商人,他们在护持佛教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利益。

在佛陀的晚年,佛教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显学”,大商人或者大手工业者以佛弟子的身份外出经商,能够获得地方国王(古印度的城邦极多)的保护与支持。当然,这些城邦一般集中在恒河中下游,因为当时印度河流域依旧是婆罗门教的中心,所以佛陀住世期间的弘法都围绕在恒河流域。从种种历史过往中去归纳原因,我们很容易便能够从思想文化、政治体制、社会经济等的方方面面,找到佛教诞生在印度的原因。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03.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吗?

那么,佛教诞生在古印度,但现在的古印度有这么“奇葩”,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南亚次大陆这个地方从来都没有将佛教当做正统,居于正统地位的一直是婆罗门教以及后来的印度教。

而且,印度佛教与我们认知中的北传佛教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原始的佛教并不完全否定“种姓制度”,他们最开始反对的只是“婆罗门至上”这一点。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因为阿育王极力护持佛教。但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阿育王不单单护持佛教,其实他还极力维持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其他教派之间的平衡。在佛教的历史上有一次著名的“华氏城集结”,结集的主持者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就是阿育王的弟弟,阿育王在位期间命令大量的贵族子弟剃度出家,为的就是能够逐渐渗透。

以著名的“大天五事”为例子,阿育王极力袒护优波离系的僧团而判定阿难系僧团辩论失败,而且对阿难系的长老们进行了屠杀,原因就是阿难系的僧团不听话,这些长老们后来逃到南方的迦湿弥罗地区,再也没有踏进北方一步。而此后的笈多王朝大力扶植印度教,婆罗门思想再次重振旗鼓,佛教、耆那教等非正统宗教一直居于非主流的地位。事实上,僧团内部也由于对教义的不断解释而逐渐分裂,以致于部派时期形成了繁杂的数十个派别,这也削弱了佛教的实力。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可以说,从释迦牟尼悟道演教一直到超戒寺被毁,这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佛教其实一直以来都不算是主流,它扮演的是一个“叛逆者”的身份。它诞生的原因与古印度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因为它自身的温和性在宗教林立的印度很难生存下去,加上自身内部的不断分裂而导致的势力削弱以及其教义固有的对世俗的冷漠,佛教在印度的消亡是必然的。印度文明的根本还是“吠陀文明”,还是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的那一套,而并非佛教的那一套,只不过由于中国人对于佛教的熟悉程度大于印度教,才会产生一种佛教在印度是主流的错觉。

但是,虽然佛教并非主流,但这不代表它没有影响力,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比如阿育王时期,佛教还是深刻地影响了印度人。这其实就好比是中国的儒家与道家一样,儒家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主流,当然,它也不断地吸收法家以及其他思想流派的东西,但它还是有一定的独立性的。而道家也担任过主流,虽然时间其实不算太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影响力。那么,我们把这个逻辑放到道家和儒家身上也是一样的,为什么诞生了道家的中国,会有“重缠足”这种东西呢?相信大家应该能够找到答案,第一是父系社会,第二是儒家学派变异后的思想。

那么再问,产生了道家思想的中国,会与出现“缠足”矛盾吗?当然不矛盾,因为这两件事的原因“风马牛不相及”,主流思想导致的现象与非主流思想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什么矛盾。反之,我们推导到佛教的诞生与印度的现状上去,也是一样的道理。

印度那么奇葩,为什么能诞生佛教?储殷:它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

印度为什么那么奇葩?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它既不是文明也不是古国,只是松散的地域概念,而后被强行地捆绑在了一起,主流的婆罗门思想有很大的责任。但为什么诞生了佛教呢?因为具备了在某个历史时期诞生佛教的因素,两者之间不存在什么矛盾,这是相当明了的事情。

后记:2019年曾于泉州大开元寺发愿,整理一部较为清晰完备的中国佛教史,但久经耽搁未能如愿。其背后原因无非有三,一则是迫于生计,无法专职从事此项工作;二则是佛教类题材诸多限制,每每触碰逆鳞导致功亏一篑;三则是因缘未到,故而断断续续未能顺利。

前几日遇见老和尚,无意间问起此事:“囝仔,代志如何?”无言以对,心生愧疚,遂决定重头再写,此番还望顺利,谨以此,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