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消化道肿瘤中常见的高发肿瘤 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 2021年4月15日—21日 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小编邀请到了我院消化二科(内镜中心) 副主任医师王毓麟 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大肠癌的相关知识 大肠癌 又称“结直肠癌”,指的是起源于结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在我国,直肠癌最为常见,其次是结肠癌。其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3位、女性第2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病率较高; 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0%,而转移性大肠癌仅为14.0%,如能早期诊断则可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我国大肠癌早期确诊比例仅为5%-10%,而60%-70%的大肠癌患者被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因此对无症状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意义重大。 大肠癌,年龄分布特点 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大量研究表明,年龄大于40岁、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病史)、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2型糖尿病、吸烟、大量酗酒、肥胖的人群易患大肠癌。 另外,喜欢吃高蛋白质、高糖、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的人群亦存在较高患上大肠癌的风险。 如果你有如下症状: 1.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2.贫血,伴消瘦、乏力; 3.腹胀、腹痛;4.便血、黑便; 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肠镜诊治。 王毓麟主任表示,虽然结肠癌让人闻之色变,但是它却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因为80%以上的结肠癌都是由结肠炎症、息肉等一步一步转化来的。结肠息肉是长在结肠壁上、凸向结肠肠腔的组织,有些是恶性息肉,有些则是良性息肉。结肠息肉的大小变化需引起大家注意,一般来说,息肉体积越大,越有可能是恶性或是癌前病变。而从外观上看,部分息肉带蒂,部分无蒂,但无蒂的息肉比有蒂息肉更有可能癌变。但这个病变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其发生、发展时间甚至可以长达数十年,这便给了人们机会去早期发现它,早期干预,阻止其发展,在癌变前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所以 开展大肠癌筛查工作就非常的关键了 在当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普遍应用的金标准 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是保证筛查效果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专家均建议对于40岁以上人群 即使没有消化道症状 也应进行结肠镜检查 预防大肠癌 让我们从结肠镜检查开始 消化二科(内镜中心)通讯员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