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4.26日原创微头条

 谢汶青396 2021-04-27
  • 我因为很难平衡写作和日常生活之间的时间关系,所以,我非常好奇那些创作界的高手都是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的。

    今日我看了一本书,看到书名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住了,打开书看到的内容更是让我感觉自己淘到了宝贝。

    说到这里的时候,大家肯定非常想知道我看的是什么书。我也就不卖关子了,直接给你说了吧。

    我看的是:由美国知名的研究创作者的创作者梅森‧柯瑞所写《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书中说了诗人奥登的一天:

    “智者的常轨,乃是雄心之明证。”这句话是奥登在1958年写下的。

    他的日常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终其一生,奥登的生活都能精确到分秒。

    不论是吃喝、写作、购物、玩填字游戏,还是邮差按铃,他都控制得分秒不差。

    他每天早上固定六点起床。接着在煮咖啡、练习填字游戏之后,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创作。他的创作时间很固定,就是早上7点到11点半。下午和晚上,他则会安排运动、访友和回信等零散事项。

    在日记中,奥登评价了自己的日常。他觉得像军队一样精准的生活,对他的创造力很有帮助。

    甚至到后期,他都能驯服自己的创造力,让它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随地冒出来。

    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自律的生活确实让奥登成为了数一数二的高产诗人。他把那些靠酒精、靠夜生活、靠灵感激发创意的诗人,甩了好几条街。

    最初对诗人的印象是浪漫的,他的创作在我认为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因为创作诗需要的是灵感,而灵感这种玩意不是很有规律性,

    所以,诗人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生活都是很没有规律的,几乎和随意,自由联系在一起。

    而诗人奥登则颠覆了我的认知。由此可见,任何成就其实都是自律的产物。

  • 大家想知道贝多芬的一天如何过的吗?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中说道:贝多芬的日常可以用有忙有闲来形容。

    通常,他会在黎明跟太阳一起起床,然后立刻投入工作,不浪费一点时间。等全家人起床做早点时,他已经工作了好一会了。

    贝多芬的早点很特殊,就是一杯咖啡。更特殊的是,这杯咖啡是由60个咖啡豆磨制而成。

    60个咖啡豆,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这是贝多芬的早餐仪式。

    他休息的方式非常单调,就是散步。

    但是,即便是散步他也不闲着。他的口袋里会装着五线谱和铅笔,随时有灵感就随时记下来。

    直到日落西山,贝多芬才想起回家。然后,他会约着三五好友吃完饭、上剧院。

    等这一天所有的事情都忙完后,他会在晚上10点前就寝,更多的时候是9点多就已经睡着了。

    我看到的是他早起创作,上次我在一个视频中看到,说有个人研究了很多富豪,发现他们每天的起床时间几乎都在6点以前,很少有人睡到6点以后起床的。

    这个我确实信,我一直觉得我算起床早的,最后我发现写作界,很多人都是4点多就起床了。我看到的时候也不是很惊讶,

    其主要是因为早上头脑清醒,还没有任何声音打扰,创造真的效率奇高。不过我晚上,或者在一个环境很静中我也是可以效率奇高的进行写作的。

    大家有没有还发现贝多芬一个习惯,那就是散步的时候都会拿着五线谱和铅笔,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

    这个对于创作者来说,已经不算是值得惊讶的了。因为很多人现如今都是这样做的。现如今大家都有手机,

    遇到了灵感,或者需要记录的就会赶快记录到微博,或者手机文件中。我关注的几个作家,基本都是这样的。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中记录画家米罗的日常生活,我感觉和现如今很多高产的创作者很雷同。

    米罗因为和我们不是一个时代,在当时他算是比较值得大家学习的了,可是,在如今就不算是了。

    咪蒙创作的那会,每天投入到写作中的时间是米罗的好多倍。其他的作家也是的。大家来看看米罗的一天。

    胡安·米罗是西班牙著名的画家。他的日常是一类创作者的代表。他对于社交非常排斥,因为社交总是会打断他的节奏,占用他的时间。

    他的日常从早上6点起床开始。

    然后简单吃个早饭,他就钻进了画室。等你下一次看见米罗从画室出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他中午的安排是这样的。他先是会做一个小时的剧烈运动,出了一身汗之后,才去吃午餐。

    午餐过后,他会小睡5分钟,对的,你没看错,就是5分钟。

    下午3点到晚上8点,还是他集中创作的时间。

    米罗的集中创作时间分成了早晚两个时段,这在顶级创作者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当然了,时间和回报成正比,他也是同时期最高产的画家。

    我看完米罗的日常时间表后,最让我感同身受的就是“他对于社交非常排斥,因为社交总是会打断他的节奏,占用他的时间。”

    是的,我只要在有人的地方,写作对于我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了。因为脑子刚有了内容,需要记录的时候,

    就会有人来干扰,一干扰,灵感就给跑了。所以,我也是很排斥社交活动的。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记录作家米勒的日常,我感悟也是很深的。我们年轻的时候,感觉熬夜对于身体,对于第二天的生活毫无影响。

    可是,步入中年以后,就不了。还是早起比较好。

    米勒说道的全天候的工作,没有休息,会掏空自己的灵感,然后需要好几天去恢复创作欲望那是真的。

    我有过,不过习惯了也没有什么。就像风大曾经说过自己一天有时候会写好几篇短篇小说。那是因为年轻,也是因为有压力做推动力吧。

    我从米勒的叙述中,发现他是一位很勤奋的创作者。因为全天候的进行创作的事情我也是干过的,

    很多写作者,只要有过野心的我估计都干过。呵呵!

    亨利·米勒被称为美国文学变革者。他的日常作息大体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他年轻时候,他的创作时间是从午夜到黎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猫子。

    但是,当步入中年后,他才意识到那样的创作方式并不长久,于是改成了晨间工作。

    他发现,对写作者来说,早上、下午和晚上这样全天候的工作,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为,他发现一旦你勇猛地在一天之内掏空了自己,就得需要好几天来恢复创作欲望。

    所以,不要一下子把灵感都用完,趁着自己还想写的时候,先把笔放下。养蓄自己的创作欲,比迅速得到成果更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