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空食品进化史

 风吟楼 2021-04-27

当人类涉足太空时,除了面对各种科研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吃”!可为了改进太空食品,人类究竟做出了哪些努力?太空中的食物和我们常见的食物又有哪些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航天食品的故事。

太空中的“黑暗料理”

图片

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苏联“东方1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而除了完成基本的操作流程,加加林此行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吃。

科学家们把宇航员吃的东西全部都封装得和牙膏一样,每管的容量为140—160克。这种“挤牙膏”的进食方式,既不会影响飞行设备,也能让宇航员很好的吸收。而当时加加林的太空食谱是装在牙膏管容器中的肉泥、浓缩罗宋汤和奶油巧克力酱。

图片

第一代航天食品

可惜对于这种管状太空餐,无论是美国宇航员还是苏联宇航员,都给出了高度统一的评价——难吃

鉴于管状太空餐的“差评如潮”,科研人员很快又研究出了新食物——“一口吃”, 也就是将固体食物压缩成和嘴大小相近的小方块或小球。不过,这依旧难以满足宇航员对食物的要求。

图片

一口吃太空食品

很快,第一个太空“黑暗料理”的抵抗者就出现了,他就是美国宇航员约翰·扬。1965年,“双子星三号”顺利升空。地面控制人员刚刚松了口气,就看到了难以置信,却又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约翰·杨从宇航服里掏出了一个三明治

原来,在飞船升空前准备时,约翰·扬悄悄把一个咸肉三明治藏进了宇航服里,起飞时,他的肚皮上就放着自己最爱的美食。为此,约翰.杨回来之后也受到了官方的严厉训斥和处罚。

图片

约翰·扬

“改邪归正”的太空食品

20世纪60年代,复水食品开始出现在宇航员们的菜单中,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太空食品,它们的口感和风味接近地面上的普通膳食,而宇航员们终于也可以吃顿像样的饭了。

图片

复水食品

不仅如此,为了让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能吃上口热的,科学家们也是绞尽了脑汁,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出了第一代太空厨房。

太空吃饭“黑科技”

第一代太空厨房其实是一个集成单元,包括一个微型热电冰箱、冷冻机、三腔烤箱、自加热水系统、食品储存空间以及干湿废物处理系统。然而太空厨房似乎还是无法满足宇航员们的“生活需求”。

图片

太空厨房

20世纪80年代,苏联建造了首个第三代太空轨道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这个空间站也成为了令宇航员们印象深刻的太空饮酒场所和社交场所。

宇航员约翰·格伦斯菲尔德曾回忆道:我们曾被邀请参加空间站的一个社交活动,宇航员瓦列里还拿出了一小瓶子白兰地。

图片

格伦斯菲尔德

为进一步改善宇航员们的用餐质量,2016年,绿航星际在我国悄然问世。绿航星际内设计有四个生物舱,舱内的植物能够完成气体置换和食物供给,生保仓可以进行空气的净化和应急供氧,资源舱内的特殊设施可以把废水废物等垃圾进行处理,成为植物的营养液和肥料。

这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空间站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图片

绿航星际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解码科技史

《食在太空》

播出时间:4月24日 10:04

监制 / 田龙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田楚韵 王立红 康寒 辛珂宇(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