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瞻仰永州柳子庙

 黑龙江波涛 2021-04-27


       到湖南永州瞻仰柳子庙,是笔者这次驱摩湖南行程中的重要安排。柳州人和永州人一样,对曾任柳州刺史、永州司马的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有着特别深厚的怀念、崇敬之情。
  一早,我就从永州的冷水滩区来到芝山区潇水河畔青石板铺就的柳子街,掠过古旧斑驳的木楼店铺,慢慢步行往前走到街的深处,柳子庙巍然而立。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二十一岁考取进士,二十六岁考取吏部博学宏词科,三十三岁时踌躇满志参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成为朝廷要员和改革中坚。改革失败后,初贬邵州,再贬永州,从此开始了在永州“十年司马”的生涯。
   谪居永州十年,柳宗元以其独树一帜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文学成就,深得永州人民爱戴。在柳宗元去世后的北宋仁宗年间,老百姓自筹资金,修建了这座纪念他的庙宇,他自此也成了当地历代奉祀的“柳子菩萨”。



   
    永州人为了纪念柳宗元,早在唐朝元和九年十二月(公元814年),柳子将要离开永州时,就开始筹建柳子祠。现在的柳子庙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重修的。柳子庙座落在潇水西岸柳子街中心,面对愚溪,背负西山。幽静古雅,风和宜人。正门上端嵌着一块大青石,刻有“柳子庙”三字和五龙双狮;两边有石刻“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集韩愈荔子碑佳句而成的对联,系杨翰书写。右侧门题名“清莹”,左侧门题名“秀彻”。门前柳绿,竹茂,愚溪清流,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庙进深三栋,逐层砌筑。进得庙来,迎面是赵朴初题写的“八愚千古”的牌匾。回首一望,是题额为“山水绿”的戏台,两侧飞檐之下是彩绘的八仙过海,裙踞飘飘,一颦一笑,都雕刻得传神精细而亮洁。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子庙享堂后壁正中,一字排开镶嵌着四块青石碑刻,这就是名闻遐尔的“荔子碑”。它因碑文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碑文系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作,碑书出自宋代大家苏轼之手,碑又是为了纪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立,以褒扬其德政。故而这碑流又称叫作“三绝碑”。据从史料了解“荔子碑”历史悠久。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柳宗元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后三年,柳州士民于罗池旁建立庙宇(时称罗池庙即今柳侯祠)以缅怀祭祀柳子在当地的政绩。次年春,韩愈于京师长安闻讯,欣然命笔撰写了《柳州罗池庙碑》一文以悼念亡友柳宗元。碑文附作《迎享送神诗》(即荔子碑文)。这首诗仿《楚辞·九歌》体而成,配以乐曲以为柳州人士祭祀时迎神送神(柳子菩萨)歌之。时中书舍人史馆编修沈传师挥毫书写碑文及诗,一同刻字于罗池庙中。冬去春来,两百多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又欣然泼墨独选其诗而书。南宋嘉定十年(1217),苏轼之作首次被刻碑于罗池庙。笔者看来柳州罗池“三绝碑”应是在先。向柳子庙博物馆导游了解,历史岁月悠悠“三绝碑”原碑已经被湮灭,现存的永州“三绝碑”为清顺治年间永州知府魏绍芳重刻,柳州罗池柳侯祠的“三绝碑”则是近代又从此复制回去,都是复制品。




   宽敞的中殿,面色消瘦、姿势侧卧、右手握着一本诗稿的柳宗元大理石雕像白衣如雪地端坐着立在正殿中央,而簇拥着他的则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碑刻。柳公神色孤伤,孓然而立。堂门外几棵细枝的柳树随风摇曳,越发增添庙内的凄清冰凉使人满怀怆然,不忍离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