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展上的书法一等奖长啥样?学会了这些方法,你也能上国展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一般来说,国展就是指书法全国展,有些人说,只要能上国展,并且在国展上获得了优秀奖(最高奖),那作者的书法水平就很了不起了。有的地方很重视上了国展的书法家,并且把这些国展选手选拔到当地的书协任职,至少是理事一级,更高的话,还有可能当上副主席,可见国展书法在书法界的份量有多高。

上面的插图就是十一届国展上的优秀奖作品,这是一幅草书作品,从作者创作的形式上来说,只做了一个很小的拼接,使得作品就有了外观上的美感。但这并不是这幅作品获奖的理由,因为国展书法规定,如果过度拼接、染色,反而还要影响评审结果,不过以前的这些形式处理,现在已经完全被废弃了,但还有一些人想去尝试,结果第一轮就被扔了。

回到主题上,这幅草书作品显现了作者的创作水平,不得奖真的说不过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是书法创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作者的书写功底非常深厚。我们可以看到,这幅作品在用笔上有很多种手法,驾驭毛笔的能力十分到位,轻重、提按、使转、推移、绞转用笔,处处皆有,处处都有组合,这是一种娴熟能力的表现。笔法是书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技法水平的关键所在,笔法虽来自于前人,但自我运用起来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创作作品,完全是个人发挥的结果。

第二,章法实现自然而然。所谓章法,就是作品在形式感的上组合,除了简单拼接外,但作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字的书写上,用时空关系表现作品的形式感及章法上的自然而然。如作品的主体内容虽然只有四行字,但四行之中,以快慢、虚实、轻重、粗细、正欹、大小等各个对比的方法体现出矛盾关系,使得作品朴实中表现了自然而然的面貌。

第三,墨法之下足见笔力。这幅作品乍一看,很是吸引人的眼球,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用墨。古人强调“一笔书”,意思是草书在一笔能完成的情况下,尽量多写几个字,这也是大草书法的起因。而在用墨上也要强调“一笔书”,即用墨完成后再行蘸墨,尽量使墨色出现变化。尽管作品中有涨墨现象,但并不因为涨墨而覆盖它的笔力,我们可以看到,涨墨之后的线条仍然是一丝不苟的,可见作者的书写笔力之强。

第四,时空关系灵巧生动。时,就是书写时的时间,空,就是作品的空间处理。这幅作品之所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创作,是因为它多处使用了组合创作的方法,如笔法、矛盾、墨色、形式感等等,都展示出了作者的创作能力。在时空关系上,作者并不刻意,并不呆板,而是灵巧与自然相结合,使作品自然而然。如在空间的表现上,第二行顶部使用细笔,实现“远”的照顾,与第一行上端和第二行重笔形成矛盾关系,作品中的其它部位也是如此方法。

第五,线的处理灵动巧妙。古人对草书的要求是很多的,但唐代两位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书法就是一个标准,他们的书法既高古,又是情感的宣泄,忽如游龙走蛇,又是动若脱兔,这除了书写者所需要的情感外,是生命运动的激昂澎湃,更有笔法的大量使用。怀素“满座失声看不及”,就是在瞬间所要完成的书写状态,难道不是笔法能力的体现吗?该获奖作品中对线的处理也反映了作者在情感、笔法等方面的高超水平。

总的来说,创作出一幅优秀的国展书法作品的确是很有难度的,它需要创作者多方面的技法水平,也要把“书法人”变成“文化人”,因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也是文化的体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