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

 燕枫藏书 2021-04-27

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一号,西方灵河岸边绛珠仙草转世,荣府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生女,贾母之亲外孙女,贾宝玉的表妹。

林黛玉出身官宦之家,书香门第。父亲林如海祖上世袭侯爵,本人以科第探花出身,历任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等职。黛玉聪明伶俐,五岁跟随母亲读书,十岁跟贾雨村学习,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可惜的是黛玉命运多舛,六七岁上母亲去世,十一岁又死了父亲。

林黛玉长的容貌清丽,书中说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

黛玉十岁被外祖母接进贾府,和宝玉同吃同住。在与宝玉青梅竹马的生活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人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一个只念“木石前盟”,非她不娶;一个把爱情“是一定在贾宝玉身上了”,非他不嫁。两个人具有萌芽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相同的人生观,追求婚姻自由,讨厌封建礼教,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一对叛逆者。这一对叛逆者的出现,预示着封建地主阶级这座大厦欠开了一道细缝。虽然是小小的一道缝,却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标志着封建社会这座大厦早晚要倒塌的历史趋势。

林黛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她的性格特点,她的为人处世,尤其是她的叛逆思想和行为,都违背了封建贵族大家闺秀的要求,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传统观念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遭到打击、迫害和摧残。再加上她那寄人篱下的处境,极其敏感的气质和无法向人倾诉的感情的折磨,使她随着精神重压,内心充满着痛苦和忧郁。

黛玉有咏絮之才,且又多愁善感,面对冰山般的封建礼教,只能以诗歌为武器,痛斥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面对着花谢花飞、枯萎凋零的暮春残景,她很自然地与自己的命运连在一起,如泣如诉地写出了倾注全部感情的《葬花词》。《葬花词》是表现林黛玉性格特征的重要作品,是一首动人的抒情诗。它集中表现了林黛玉孤傲不屈的品格,敢于反抗的精神,对理想幸福的热烈追求,对摆脱恶劣现实的强烈渴望,对封建礼教的愤慨、抗议和控诉;同时也反映了她那多愁善感的个性以及贵族叛逆者看不到出路悲观失望的思想情绪。

林黛玉追求幸福爱情。但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颜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封建礼教的沉重压迫,使这个如花似玉、才华横溢的少女丝毫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青春的美好。她预感自己终将像那风刀霜剑下的花儿一样,红消香断,花落人亡。“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她多么希望飞出那封建牢笼,摆脱这不幸的命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可是“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迷惘、彷徨,看不到幸福在哪里,希望在何方。但是她没有屈服。纵使理想不能实现,也不妥协,不低头,“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她勇敢地向世人宣示宁死不与封建礼教同流合污的决心。

但是,面对冰山般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林黛玉这个弱小的叛逆者根本没有胜算的可能。王夫人、王熙凤等一群封建礼教的既得利益者趁贾宝玉神情迷失之机,移花接木,偷娶了薛宝钗。最后林黛玉在贾宝玉与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