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宗红:新见晚清云贵宣讲小说七种述要

 古代小说网 2021-04-28

清代社会的圣谕宣讲是一种国家行为,有关宣讲圣谕六训及圣谕十六条的文本大量出现,清后期的西南地区尤其如此。其中,以讲故事而诠释、宣传圣谕的文本被学界称之为宣讲小说[1]。

满汉文《圣谕广训》

总体而言,目前学界有关宣讲小说珍贵文献的整理及研究非常少[2],有关云贵地区的宣讲小说,更是如此。

 本文介绍新发现的云南、贵州的七部宣讲小说,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关注。

01
一、晚清云贵宣讲小说七种

(一)《石点头》

 不详几卷几册,笔者存卷一。咸丰八年戊午岁(1858)重刊,遵邑(今贵州遵义)梓人张最善刊刻字迹,板存安顺府城。外框24.5cm×15cm,内框20cm×13cm,花口,黑单鱼尾,左右单边,半叶9行,行23字。

前有咸丰元年(1850)署名“播郡居士”所作《石点头叙》,说明小说何以命名为《石点头》:“是节录前哲所著,格言与历年善恶果报合为一书,……其案确而非诬,名之曰石点头。无论顽愚见之而瞿然惊奇,即妇孺¨之而亦憬然悟,则是书之有裨于人心者,岂浅鲜哉。”

又有咸丰八年碧云峰主人《重刻石点头序》,除了交代该书命名缘由及刻书原因:“今春梓人张最善游普,与粟郭二生者遇,闻其人,善本性生,行不类俗,相谈之下,即出是书请阅,二人遂约同志重刊……”

《石点头》

 其后,依照圣谕六训的次序,每一训后有五言诗十首,《文昌帝君勉士宣讲文》,其后为案证故事,《金腰带》故事后面则插入了《劝世良言二十八首》《戒杀生文》。《口德造命》后附有格言二则,最后一个案证故事完毕,有碧云峰主人对该故事的大段评语。

卷一案证如下:

《口德造命》《犯淫变犬》《继母不贤》《苦子行孝》《天涯寻亲》《游枉死城》《杀猫受谴》《双人头淫案》《护塜获报》《传方解厄》《活人变牛》《金腰带》《乞食全节》《雷打花狗》《稽山赏贫》《古庙咒媳》《天理良心》《王大郎悔淫》《仙人化吝》《黄氏哭刑》《嫌媳》《判家私》。

(二)《辅世宝训》

八卷八册,分别为乾兑坎震巽离艮坤八集,笔者存。光绪元年(1875)重镌本[3],太乙宏道宫著,蒙阳辅世坛藏版,四圣帝君鉴定,竭诚子校字,明心子侍乩,维世子缮录。牌记“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

 外框23cm×14cm,内框20cm×11.5cm,花口,黑单鱼尾,左右单边,版心为书名、卷数、集数、页码。正文半叶8行18字。

关于具体成书时间及地点,《总序》有云:“兹于年逢同治之五岁……吕友同吾等相商,复奏恳恩于金阙重垂宝训于瓜江煌煌,……盖以此书合成八集,相荡八卦,传诸八方……”结尾署“圣清同治五年岁……降于滇西蒙阳辅世壇之阐化阁”。《凡例》亦云:“是书始于丙寅年(1866)”。

可知,该书于同治五年(1866)在滇西蒙阳辅世坛完成(“蒙阳”即云南蒙山蒙阳)。案证目录前分别是光绪二年“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之诏,《辅世宝训总序》《凡例》。

《总序》说明书之名为“辅世宝训”的缘由:“盖有圣谕即不可无此书,无此书则圣谕亦不彰,无圣谕则此书亦不作。有此书则圣谕更见其郑重,有圣谕则此书更为其切要,由是观之,则圣谕即此书也,此书即圣谕也。上帝因锡其名曰《辅世宝训》。良以此书一出,……谓为世之训也,宜即谓为辅世之训也,亦宜更谓为辅世之宝训也。”

《辅世宝训》

《辅世宝训》以神灵降临时间为序,依次阐释圣谕。《凡例》概括云:“是书体本朝之圣谕十六条,切实发挥,每条四案,一正一反,悖谕者报应不爽,遵谕者获福无量,每案后之结穴,无非示人改过迁善,复还本性,讲过自明。”

“是书有注释、有引解、有案证,阅讲者深思而详说之,方知此书与圣谕相表里,大有功于世教,倘敢轻亵,招过最大。”

“是书歌词用圈,话语用点,取壇中宣讲临时易辨,不至参差,或歌或话。”

每一条圣谕四案,每卷阐释两条圣谕,八卷共六十四案。每个案证标题前先是神降之诗,标题后先“证”“引”再“案证”,再“歌”与“话”,“证”“歌”“话”皆以黑色阴影框住以醒目。每案结尾,几乎以“从此案看来”引出对该故事的议论,总结该案。目录如下:

乾集卷一案证目录:

第一条 敦孝弟以重人伦:《孝友开风》《旱雷诛逆》《圣免差徭》《树夹恶妇》

第二条 笃宗族以昭雍睦:《笃亲美报》《族毒绝嗣》《神赐桂枝》《诬姦嚼舌》

坎集卷二案证目录:

第三条 和乡党以息争讼:《贴银息讼》《唆讼削名》《劝夫息讼》《护儿乞食》

第四条 重农桑以足衣食:《重本兴家》《败子乞食》《善效东邻》《恶遭雷火》

艮集卷三案证目录:

第五条 尚节俭以惜财用:《勤俭家风》《悭吝毁家》《闺中令范》《饿死命妇》

第六条 隆学校以端士习:《善诱发祥》《害人自害》《善劝淫赌》《神谴淫妇》

震集卷四案证目录:

第七条 黜异端以崇正学:《崇正黜邪》《借佛网利》《节孝登仙》《刑于家政》

第八条 讲法律以儆愚顽:《口德裕后》《逞凶犯刑》《贤妻解冤》《长舌变哑》

巽集卷五案证目录:

第九条 明礼让以厚风俗:《礼让传家》《灭礼害子》《孝感团圆》《薄妇招灾》

第十条 务本业以定民志:《名利双收》《奸巧落难》《烈女重伦》《改节受困》

离集卷六案证目录:

第十一条 训子弟以禁非为:《棠棣竞秀》《薰莸异气》《教子双第》《护子成冤》

第十二条 息诬告以全善良:《息事荣昌》《诬告反坐》《和气兴家》《神谴古氏》

坤集卷七案证目录:

第十三条 戒匿逃以免株连:《真方救人》《图财交匪》《贤媳化愚》《刁妇改节》

第十四条 完钱粮以省催科:《良民急公》《抗粮破家》《毒妇累夫》《孀妇抗粮》

兑集卷八案证目录:

第十五条 联保甲以弭盗贼:《仗义弭贼》《奸民窝盗》《助夫奉法》《恶妇窝家》

第十六条 解仇忿以重身命:《孝友全身》《寻仇放火》《释仇教子》《解冤任役》

(三)《惺集》

惺集》六卷六册,笔者存五卷,缺卷四。古阳瓜辅化坛尽心子编辑,辅世坛明心子正字,同治九年(1870)新镌,板存蒙阳辅化坛。

外框22cm×14cm,内框19cm×12cm,花口,上下双边,黑单鱼尾,版心依次为书名、卷数、页码,正文半叶9行22字。

《省惺集序》

《省惺集序》[4]云:“辅化坛中,尽心子者,忠厚传家,纯良成性,苦心三载,刊书一部,名《省惺集》。……然则书名《省惺集》,其命意深矣!始而自矢,一念之省惺,有以自明其明德也,继而望人各矢一念之省惺,莫不有以明其明德也。”

另一《序》指出该书分别按照孝、友、睦、姻、任、恤编排。

案证前是《通明首相关圣帝君谕》《凡例》。《凡例》曰:“此书出自同治戊辰新春,因地处穷乡,人财两难,兼出离乱之秋,故闭门料理。延至己巳中冬天,始获成帙,当即付梓,其奈孤立无助,故于癸酉六月全函方始告终。”

恤部卷六有同治五年(1866)六月引善尽心子《跋》,云:“敝邑瓜江之畔,贫土之区,自昔民凋倍敝,人情渐落……丙寅(1866)之冬……”

同治十二年(1873)六月的刻印清单中有如下文字:“同治戊辰年(1868)买梨树三颗……同治庚午(1870)年自五月至冬月刻第六、第五本……同治庚午年腊月至辛未年(1871)十月刻第四、第三本……同治辛未年腊月至癸酉(1873)年四月刻第二、第一本”。

 由此,书开始于同治戊辰(1868),终成于同治癸酉(1873)。尽心子乃云南瓜江人。

惺集》以灶君六戒为阐释的主旨,每卷阐释其中一条。案证数量不等,都附在灶君戒条之下,开始是大段的议论,以“且讲一个××的报应,与你听听”的方式,引入每个案证,案证完毕,皆有“从此(案)看来”总结故事。具体目录如下:

孝部卷一   一戒不孝父母俗讲附案:《郭巨埋儿 孝父母善报》《神斩王么 逆父母恶报》;一戒不孝父母公婆俗讲附案:《节孝双全 孝父母善报》《雷打二女 逆父母恶报》《涌泉跃鲤 孝公婆善报》《活人变牛 逆公婆恶报》。

友部卷二   二戒不和兄弟俗讲附案:《接嗣报 和兄弟善报》《悔后迟 慢兄弟恶报》,二戒不敬灶君丈夫俗讲附案:《打救产难 敬灶善报》《短寿二纪 慢灶恶报》《遇主赐带 敬夫善报》《覆水难收 慢夫恶报》。

睦部卷三 三戒嫖赌溺女俗讲附案:《朱衣点头 戒淫善报》《淫恶杀身 贪淫恶报》《戒赌生子 戒赌善报》《估嫁命妻 贪赌恶报》,三戒不和妯娌姑姊俗讲附案:《忠诚感嫂 和睦妯娌善报》《古庙咒媳 不和妯娌恶报》《贤嫂让产 和睦姑姊善报》《刻待弟媳 不和姑姊恶报》。

任部卷五  五戒秽灶污字俗讲附案:《灶君弭盗 敬灶善报》《提跪天井 秽灶恶报》《天庥宠屋 惜字善报》《火焚身家 污字恶报》,五戒抛撒五谷造浆俗讲附案:《重粟感神 敬五谷善报》《刘泉教主 抛五谷恶报》《烛花篆字 戒造浆善报》《尸填沟壑 卖造浆恶报》。

恤部卷六  六戒好谈闺阃俗讲附案:《六桂连芳 戒谈闺阃善报》《虚言实祸 好谈闺阃恶报》,六戒艳籹废字长舌俗讲附案:《抱儿全节 将戒艳籹善报》《陈氏好嫁 好艳籹恶报》《飞来媳妇 长舌劝人善报》《雷打花狗 长舌唆夫恶报》。

(四)《二十四孝案证》

光绪八年(1882)孟夏月重刊本,版存腾阳(今云南腾冲)明善堂。笔者存。外框26cm×15cm,內框21cm×13cm,正文半叶12行,行26字。四周单边。版心上为书名,白口,黑双鱼尾,下为页码。

《二十四孝案证》

首为《太乙天尊叙》,以及结尾署名“同治十二年五月初壹日桃笑山得道唐仙降于小村堡醒心堂”之《叙》,阐明主要内容及目的,“当以二十四孝为法,今广西州,善士张象坤,众善姓,愿刻二十四孝,以化人,是吾神可嘉可乐也,真真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此种善而不以善报者,未之有也,是为序。”可见该书最初是由广西人捐刻的。

其后有《劝孝歌序》及劝孝之《歌》《八反歌》,《劝孝歌》历数母亲十月怀胎、生产、抚育、为子女成家所受之苦,再言不孝而令父母遭受的苦楚,继以古人孝亲事劝孝;《八反歌》将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子女不孝正反对比,后有两“案”。故事完毕,罗列捐资者姓名及捐资数额。

小说标题有“案证”二字,部分故事结尾有“从此案看来”“从这一案看来”字样,正是宣讲小说常用的模式。书言二十四孝,阐释“敦孝弟以厚人伦”之“孝”。不过该书实际上有二十五个故事,但最后的《双义坊》言妯娌和睦,无关于孝。

目录如下:

《大舜耕田》《文帝尝药》《曾子养亲》《闵损单衣》《子路负米》《董永卖身葬父》《鹿乳奉亲》《行傭供母》《陆绩怀橘》《乳姑不怠》《埋儿赐金》《弃官寻亲》《恣蚊饱血》《闻雷泣墓》《尝粪忧心》《湧泉跃鲤》《卧冰求鱼》《孟宗哭竹》《黄香扇枕》《打虎救亲》《斑衣戏䌽》《丁兰刻木》《黑椹供亲》《涤亲溺器》《双义坊》。

(五)《阴阳鉴》

 十四卷十四册,笔者存。九天开化文昌帝君鉴定,桂宫司录杨仙、文明殿陈仙真、文明殿彭仙真付笔,义泉静虚子编辑。光绪癸未年(1883)刊,板存高村。

内框22cm×14cm,内框17cm×11cm,白口,黑单鱼尾,左右单边,版心为书名、卷数、回数、页码。正文半叶9行21字。

《阴阳鉴》

卷首有光绪十年(1884)六月朔义泉举人欧阳曙所写之《序》《跋》与光绪甲申年(1884)初春义泉守墨子李氏之《序》。欧阳曙是贵州湄潭县义泉永兴场人,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举人。静虚子亦为义泉人,据第九十六回,静虚子姓张,其他不详。据此,该书应出自贵州湄潭,为假托神灵降笔之作。

具体降笔时间,在其“凡例”中有叙述:“盛朝封典,深为悯惜,辛已五月,上朝玉帝,保奏锡福张真君,考校阴曹,演释阴律,证实案证,剀切详明,以期人人易晓。”“辛已五月”即光绪七年(1881)。

卷首分别为文帝、关帝、吕祖、真君、杨仙等神仙之像及赞,次有《世宗宪皇帝御制大清律集解序》《民间易犯例》。卷一至卷末为故事部分。每卷皆有与之对应的地狱及其赏罚图,卷十一为速报司图,卷十二为转劫所图,全书共有图数162幅。

全书共九十九回,写文昌帝君鉴于人心不古而劫运降临,遂向玉帝举荐锡福真君遍游十殿,汇齐诸案以传人间。每回或以诗开头,或直接进入故事,结尾皆以“不知(欲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结束上回而引入下回。

 守墨子李氏《叙》认为圣人有“神道设教”的传统,小说中的故事是“开觉路之金绳”,因此,在其《跋》中声明,“是书非等野史小说”。

目录如下:

卷一目录:第一回《朝金阙天尊领旨  叩铁围地藏论狱》,第二回《勘一殿孝子蒙休  征庶狱流僧受罪》,第三回《冥王殿真君演律 逍遥宫开元候封》,第四回《养二老白元感神 饿双亲上元遭报》,第五回《孽镜台国丰鉴罪 鬼门关山谷行术》,第六回《重手足济兄获赏  恤孤寡敬嫂受旌》,第七回《害兄嫂刑罚不宥 纵妻孥报应难逃》,第八回《勤授徒冥府逍遥  懒教子阴司惨悽》。

卷二目录:第九回《勘二殿楚江论狱 度众魂圣帝游冥》,第十回《㪟友谊天堂克登  负交情地狱永堕》,第十一回《笃宗族受旌冥府  薄亲谊罹罪阴司》,第十二回《重辛勤欣开雀选  蓄阴谋堕入狼吞》,第十三回《惩恶仆儆醒奸顽  发幽光表彰潜德》,第十四回《图姦嬲秃骡遭报  贪势利长舌受刑》,第十五回《受惨报贪利作伐 罹酷刑买良为贱》,第十六回《勒厚利庸医误世  开仁网众魂超释》。

卷三目录:第十七回《巡三殿先明学识 演诸律首重知行》,第十八回《严铎范名登紫府  假斯文身堕沉渊》,第十九回《勒重价身家俱毁 端风化名实兼修》,第二十回《记功过三苏永茂  正蒙养独苗流芳》,第二十一回《坏心田夫妻异报  蹈首恶朋友同科》,第二十二回《无忠孝阿鼻永牢  失节义神虎显报》,第二十三回《巡十殿大帝阐幽  判众犯冥王执法》,第二十四回《占众业众魂索命 造诸愆诸罚及身》。

卷四目录:第二十五回《屏嘉言刻薄降罚 立善行积厚流光》,第二十六回《凛彜训投生富贵  拨本实拟放苦贫》,第二十七回《彰隐德众魂出苦  惩妄言诸犯入狱》,第二十八回《端品行候封玉诏 纵淫慾受罪铁床》,第二十九回《毁厘局放生痴哑 骗佃租堕落穷乞》,第三十回《蚀军需堕入阿鼻  谋田业放生畜道》,第三十一回《压贫薄贪婪遭谴 守富贵鄙吝伏诛》,第三十二回《侮残废硕肤受罪 荒田业惰农遭刑》。

《中国善书研究》

卷五目录:第三十三回《起沉沦五殿考校 恶悭吝众丐夺食》,第三十四回《造假物畜牲偿债  逃邪教贫蠢消愆》,第三十五回《慢神灵阳报废命 轻字迹阴罚殛身》,第三十六回《工盘算玉琦灭首 恃咒章山谷诛心》,第三十七回《昧因果尽历苦爽 畔释道永绝轮回》,第三十八回《窥美色淫恶伏罪  燬枯骨狼徒遭刑》,第三十九回《猎禽兽诸物索命 毒鱼虾异类噬身》,第四十回《恣阴谋吞业受罪 作秽食餧人遭刑》。

卷六目录:第四十一回《勘六殿卞成校案  提众魂吕帝巡冥》,第四十二回《谒卞成真君演律 背树棠郭俊遭刑》,第四十三回《何春膏受治地府 金象乾加封天庭》,第四十四回《拯沉溺扶危相报 隆学校助笔获雋》,第四十五回《背王章地府惩治 遵圣谕天庭旌封》,第四十六回《窃神赃恶孽不宥 惜字迹美报无边》,第四十七回《慢灶神诸狱悉堕 著淫书众美频除》,第四十八回《弃谷米卢恶遭谴  刻贫穷万犯受刑》。

卷七目录:第四十九回《辞六殿再录铁案 谒万灵大敲金钟》,第五十回《紊宗支恶妇遭谴 拔苦爽天君巡冥》,第五十一回《守姆仪冥府旌奖 失妇德畜道轮回》,第五十二回《存嫉姤害夫绝嗣 怀假胎退子受刑》,第五十三回《查地狱众魂出苦  殄天物诸犯受惩》,第五十四回《好盗窃比匪受罪  工间离滑稽遭刑》,第五十五回《焦廷荣溺女遭报 祝太平堕胎受刑》,第五十六回《昧师箴刻薄遭谴  谈闺阃肆言受刑》。

卷八目:第五十七回《谒都市再阐阴律  着官箴首旌循良》,第五十八回《惩贪官以儆酷吏 表良吏而励纯臣》,第五十九回《挽末流十殿提苦  行苛政数子遭殃》,第六十回《著贪廉风化有位 昭顺逆惩劝无良》,第六十一回《酬罔极任父失业 昧劬劳怨亲败家》,第六十二回《悲影只为父续娶 悯家寒代弟承欢》,第六十三回《饿双亲阳世受报  累二老阴府遭刑》,第六十四回《惩众逆分类切指 表诸孝逐事详明》。

卷九目录:第六十五回《谒平等勘明首恶 见善士笃重庸行》,第六十六回《屈善良酷吏伏辜 污贞节淫恶遭谴》,第六十七回《惩贪官纵囚逃罪 儆蠧役暴敛横征》,第六十八回《守儒范敬辞佛号 承天命普度罪人》,第六十九回《贪色慾身心皆罪 谈闺阃口舌并诛》,第七十回《诘姦淫以端风化  惩贪乱而正伦常》,第七十一回《乘危急勒姦遭报  欺幼弱强污受刑》,第七十二回《习春药如恶加报  乱伦常按罪以惩》。

卷十目录:第七十三回《考十殿总窍恶案  收全律备演善条》,第七十四回《假星术化恶从善  体天道转灾为祥》,第七十五回《黄仲书贪残坏善  梁国祺恻怚好施》,第七十六回《血污池真君拔苦  转劫所冥主放生》,第七十七回《忍坐视罪倩旁观  守窖藏财非己有》,第七十八回《行刻扣转世受报  修填还到头一空》,第七十九回《王象贤行善超亲  施德普积德昌后》,第八十回《表全德总结阴律  明速报再醒阳间》。

《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

卷十一目录:第八十一回《速报司法定十六 显应使罚警三千》,第八十二回《行赏罚顺逆各判  彰报施淑慝攸分》,第八十三回《刮佛金难逃火厄 亏友谊暗遭水殃》,第八十四回《惩贪婪报以水旱 警刻薄施与虫蝗》,第八十五回《扶伦常重差虫毒  正风化再遣啮伤》,第八十六回《儆无良狼吞虎噬 惩有罪马踏牛彤》,第八十七回《缺亲养常恶损躯  盗主财谷犯毁物》,第八十八回《显遗报以惩愚昧 警梦兆再唤痴迷》。

卷十二目录:第八十九回《败名节藤精扰害  破婚姻鬼祟倾家》,第九十回《饬惊部复醒顽梗  诣劫所再行发落》,第九十一回《诣劫所乐从功令 遵帝诏就地施行》,第九十二回《六轮桥区别善恶  转劫所大彰报施》,第九十三回《遇奇缘从宽释放  查修积再订轮回》,第九十四回《起沉沦齐出苦海  出幽滞悉判生方》,第九十五回《鼓愚顽宏奖善类  励尘世大阐幽光》,第九十六回《彰潜德善士获赏  发幽光婌女受封》。

卷末目录:第九十七回有故事无标题,第九十八回《嘉伟绩诸神蒙奖  酬善功众姓受封》,第九十九回《离宗动钦承优诏 奖善功普赐祯祥》。附《灵验记》。

(六)《擎天柱》

四册四卷,笔者存卷二、卷四。卷二封面残,卷四封面书名下有“贞部”二字。解厄灵官马天君鉴定,瓜江后学纯修子敬书,开道子謄录,青霞子校正。外框22cm×15cm,内框长19cm×12cm,花口,黑单鱼尾,左右单边,正文半叶9行21字,黑单鱼尾,版心为书名、卷数。

《善书与中国宗教》

结尾《跋》云:“丁亥秋妖氛大起,先剪鸡毛次及人发,遍行滇省,八月蔓延蒙郡,而且大理府所属赵州瘟疫又作,因奉命救阐书,……书章告成而劫难潜移矣,名之曰《擎天柱》,分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字,天无八字,天何以擎,人无八字,人何立乎……”尾落“光绪十四年(1888)岁次戌子春元开道子谨跋”。

《跋》点出《擎天柱》撰写之因,编排体例,成书时间。照上可知,《擎天柱》应有八卷四册,按照元亨利贞排列。《跋》后是捐刻者的姓名及捐款数量,另有刻书花费情况说明。

每册八案,每两案正反相对,每案标题下有小号字体补充标题。其体例大致是:某神某月某日降,再为诗,标题之后直接进入案证,故事完毕总结,部分以“从此(案)看来”引出议论,后为神灵返驾诗。目录如下:

利部忠信集卷二案证目录

忠字案:《尽忠显贵 男子善案》《奸诈损子 男子恶案》《忠告善道 女子善案》《奸逆现报 女子恶案》

信字案:《遵行宣讲 男子善案》《不信宣讲 男子恶案》《敬信加封 女子善案》《奸诈恶报 男子恶案》。

贞部廉耻集卷四案证目录:

廉字案:《有廉登科 男子善案》《无廉亡家 男子恶案》《守廉贵显 女子善案》《无廉遭谴 女子恶案》

耻字案:《知耻捷先 男子善案》《无耻绝嗣 男子恶案》《有耻敕封 女子善案》《无耻绝嗣 女子恶案》。

《中国古代劝善书汇编》

(七)《八宝金针》

《八宝金针》上中下三卷,笔者存卷上,无封面,扉页。外框24cm×14cm,内框19cm×11cm,花口,上下双边,黑单鱼尾,版心依次为书名、卷数、页码,正文半叶9行22字。

《凡例》云:“是书原始系由前光清乙未岁(1895)冬豫善大坛诸子矢愿游冥抄案,以警世人……准其抄录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八大纲是为八宝,即名其书曰《八宝金针》”,“是书初抄案时,共得六十四篇,装成一册,即为一卷,无上中下三卷名目。”“是书三卷告成,先后相距十余年,均系李君复诚一人传出”。

《凡例》又云,民国戊午年(1918)与已未年(1919)续编了中册、下册。第一、二案中有云:“话说丁未年,冬月二十一晚,本坛钦奉五圣敕命,抄传冥案,劝化世人,改恶从善。”

由上可见,《八宝金针》成书于丁末(1907)年,编者李复诚。《凡例》尾署“洱源后学吕咸熙谨评述”。吕咸熙(1864—1929),道号“惟一子”,光绪乙未(1895)科进士,云南洱源绍善坛主要人物。李复诚具体不详,与吕咸熙同时,为洱源兴善坛主要人物。[1]

书先《凡例》,次为《五殿阎罗天子降》,再次为案传,叙李复诚在神灵带领下入冥抄案。卷上共十八抄案,目次如下:

第一案《王仁尽心孝父母》,第二案《宋氏逞逆逼翁姑》,第三案《段秉清事兄如父》,第四案《杨万长谋产害哥》,第五案《周秉忠为国捐躯》,第六案《张士英贪爵丧命》,第七案《赵立品真心行善》,第八案《陈玉莲假意待夫》,第九案《赵建林谨守仪则》,第十案《毛大有不讲节文》,第十一案《杨恩诏捐资行化》,第十二案《罗接发欺友灭伦》,第十三案《韩绍愈为官清介》,第十四案《马成龙做贼灭亡》,第十五案《杨周氏守节坚贞》,第十六案《何小桂贪淫堕落》,第十七条《观轮台详明善恶》,第十八案《临沙案训戒同人》。

02
二、云贵宣讲小说的特征

云贵宣讲小说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致力于教化,是典型的善书型小说。

上述小说中,有些直接围绕圣谕六训或圣谕十六条展开。如《石点头》将围绕圣谕六训的五言诗六十首放置于前,一些故事明确指出是阐释圣谕的某一条,如《天涯寻亲》下注“敦孝弟以重人伦”,《游枉死城》下注“解仇忿以重身命”,《杀猫受谴》下注“毋作非为”等。

《宣讲拾遗》

《辅世宝训》将圣谕置于每卷开头,以圣谕总领案证。《阴阳鉴》九十九回故事,回目标题即有紧扣圣谕之处,如“重手足”“恤孤寡”“笃宗族”“重辛勤”“拨本实”“端品行”“遵圣谕”“扶伦常”“重风化”等。

有些即便不是直接演绎圣谕,也以传统伦理道德为宣讲宗旨,如《八宝金针》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八宝,《阴阳鉴》中真君演各律,皆与五伦八德相关,如第三回的孝亲律,第六回的兄弟律、夫妇律,第二十回的格致诚正律,第五十九回的居官律等。

诚如《辅世宝训总序》所言,“自庚子西蜀显化以来,甲寅南滇行化而后降笔垂书不下数千百种,临坛作训,何止几千万言,要皆从五伦八字发端,无非以六言广训阐教。”

这些小说都阐明世界进入劫难中,“才降无鞅大劫,恶者收入冥乡。黎民十死八九,存者十之二三。”之所以如此,“非是上皇惨刻,只因人心不良。”(《惺集·通明首相关圣帝君谕》)因此,挽救世道人心就尤为重要。“天无八字,何以擎天?人无八字,人何以立乎?”(《擎天柱·跋》)

宣讲小说集的命名隐含着救世途径与救世苦心:传孝道,以阴阳之案为镜,以擎天、以辅世、以醒心等。就其成书来讲,是善坛之人代天宣化、代圣立言,故书往往是神灵之序跋,神灵之诏令,神至之诗。“作者”以道号而名之,如悟因子、正化子、仰圣子、诚心子等。

书成后为募化刊刻,且宣讲传播该书者都是积功累德,反之,损毁善书却受恶报。上述宣讲小说与明清东部地区的小说盈利性相比,其中不同之处较为明显的一点是,宣讲小说是善书,阅读、传播善书是功德。

其次,形式上说唱结合,韵散相间。

宣讲小说主要是针对民众的,是面对面的讲,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方式被采纳。

与传统拟话本小说相比,宣讲小说“唱”的部分大大增加,叙述、告诫、描写、抒情,皆可以韵文或诗的方式表达。

《石点头叙》云:“其中训男训女,有歌有词,其言显而易见,其案确而非诬。”一些故事开始时有神灵降临而赋诗,故事完毕神灵返驾而有返驾诗,如《八宝金针》;案证主人公自陈善行及恶行时,多唱文;游历抄案之人见事、见景有感,往往有诗词而出;道人及神灵劝化人,多用韵文。

《阴阳鉴》中直接标明“诗”“歌”的篇幅很多,仙佛之“训”及未标诗词的也多押韵。其中,诗词样式不少。如“廿九日”神灵降,先是“本真官”至时之词,接着诗,再是城隍至之调,接着是“话”,话中,二犯人自表其过皆为七言长诗,皆押韵。整部书中韵文如《跋》所言“其歌词则雅俗共赏”。

《二十四孝案证》《辅世宝训》中也有“证”(“话”)“歌”的标志。《阴阳鉴》中,真君与各殿冥王交流较多散体,在韵文部分亦很多。其中诗词样式齐全,道人、真君、冥君、案中人物、狱吏等往往皆有诗或歌,或雅致,或风趣。

 人物咏诗,不单是劝化或忏悔、告诫,也有抒情言志之意。《八宝金针》中,扶鸾者还直接与鬼神和诗,这是其他宣讲小说中较少出现的情况。

《明朝圣谕宣讲文本汇辑》

再次,案证故事以善恶报应为主。

 善恶报应是中国人最坚实的传统信仰,有报有应,理之必然。小说诸多故事,无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其中所谓的善恶,依据的是传统的伦理与圣谕、神谕。小说彰善惩恶、善恶有报的意图,在其标题中有所体现,如《擎天柱》中的男女“善案”“恶案”,《惺集》中的“善报”“恶报”,《八宝金针》中的“马成龙做贼灭亡”“张士英贪爵丧命”“何小桂贪淫堕落”等,有些标题虽没有直接点明善恶不同结果,但可以看出暗含的善恶及结果,如“杨万长谋产害哥”“罗接发欺友灭伦”等。

《阴阳鉴》中部分标题直接呈现了善恶不同结果,如第七十四回《假星术化恶从善  体天道转灾为祥》,第七十九回《王象贤行善超亲  施德普积德昌后》,第八十六回《儆无良狼吞虎噬 惩有罪马踏牛彤》,第八十九回《败名节藤精扰害  破婚姻鬼祟倾家》等。

小说由于彰显善恶有报,看开头即知结果,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不那么扣人心弦。但其中也有不少吸引人之处,有些因设置地狱特殊场域与神仙这一类特别功能性人物,其善恶报应却也警惕人心。

《八宝金针》为宣讲生入冥抄案,可谓皆“阴案”;《阴阳鉴》甚至配有十殿受刑罚之图,每一图都与相应的故事相配。《辅世宝训》中案证故事虽多为现实生活中的事,却也因每案开始有神灵降临而笼罩在鬼神的氛围中。

有些故事非同上述三种情况,其善报或恶报往往有鬼神参与,如《惺集》卷六中吴氏女劝丈夫惜字纸,年已四旬,梦见观音嘉奖,赐予其子,遂怀孕。李氏长舌,一病而亡,两日回阳转来,哭诉在地狱受刑之苦,又转世为狗。

 非同寻常的场景、人物,非常之情节,都给小说增加了神异色彩,也就令故事的善恶有报更具有警惕人心的力量。

03
三、新见云贵宣讲小说的价值

上述七部宣讲小说的发现,自有其价值与意义:

一是史料价值。

宣讲小说是宣讲圣谕的产物,晚清云贵地区如何融入华夏主流文化?如何接受儒家传统观念?这些宣讲小说所宣讲的内容,证明了地域社会接受儒家文化的努力。扶鸾式的劝善方式,地域社会的善坛、宣讲生入冥等,亦说明了儒释道融为一体的自然性,以及融合了宗教信仰的地方儒家教化的常态。

透过小说,可以看到晚清社会西南地区教化情况,宗教信仰情况,以及其他社会情况,如溺女问题、吸食洋烟、社会道德败坏、吏治腐败等。如《阴阳鉴》第五十五回《焦廷荣溺女遭报 祝太平堕胎受刑》就是专对溺女的批判,卷八前四回、卷九前两回主要是对官吏问题的思考。

《宣讲新编》

二是文学价值。

 清代云贵文学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是极为落后的,尤其是小说,一般的文学史极少提及。

就清代文言小说而言,据笔者搜寻,云南有两部(滇南段永源的《信徵全集》《聊斋外集》),贵州有三部(遵义黎安理《梦余笔谈》,盘县范兴荣《啖影集》,毕节陈庚《笑史》),这五部小说,相较于整个清代文言小说,少得可怜。

至于白话小说,云贵除了宣讲小说,目前尚未发现其他。新发现的云贵宣讲小说,可以弥补这一地区白话小说的不足。

除此外,这些宣讲小说的创作主旨、接受群体、小说样式不同于目前常见的白话通俗小说。独特区域独特样式的云贵宣讲小说,在艺术技巧与艺术价值固然不能与文人创作的小说相媲美,却也兼具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特点。就此而言,这类宣讲小说是不能忽视的。

挖掘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宣讲小说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其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所提倡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汉川善书》

目前湖北汉川地区的汉川善书以及重庆的双槐善书,就是传统宣讲小说形式的继承,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贵宣讲小说不仅是地方的文化遗留,是研究地方的重要文献,同样可以为地方的文化建设提供资源。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和注释
参考文献
[1]赵灿鹏.“古今劝善第一奇书”的产生[A],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17辑[C],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19-222.
[2]赵波等.关公文化大透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5.
[3]杨春宇.洱源善书与近代鸾坛救劫运动的人类学研究[A],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研究第4卷[C],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14:158-203.

注释
[1]参见汪燕岗:《论清代圣谕宣讲与白话宣讲小说———以四川地区为考察中心》(《文学遗产》2014年第6期)与《清代川刻宣讲小说集刍议——兼述新见三种小说集残卷》(《文学遗产》2011年第2期),耿淑艳:《圣谕宣讲小说:一种被湮没的小说类型》(《学术研究》2007 年第 4 期)。
[2]参见竺青:《稀见清代白话小说集残卷五种述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稀见清末白话小说集残卷考述》(《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第1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杨宗红:《新见晚清滇黔长篇宣讲小说五种》(《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新见清末“务本子”“破迷子”宣讲小说述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等。
[3]从光绪二年“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之诏,以及“大清光绪元年岁次”的《凡例》来看,光绪元年重刊应该是有问题的。
[4] 封面书名为“惺集”,但《序》中皆为“省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