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夏海平 | 中国元素-碳龙(Carbolong)化学-开创者

 化解Chem 2021-04-28

简介

夏海平,出生于1964年2月9日,1983年获厦门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1986年到厦门大学工作,1991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教授及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3-2013),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2018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2018-),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
曾获得2018年度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中国化学会第七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和余金权教授分享);担任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 -至今)、中国科学院有机氟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中国化学会理事(2018-)、福建省化学会副理事长(2007-);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2019-)、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Organometallics(ACS杂志)编委(2018-)、《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SIOC-Wiley杂志)副主编(2017-)、《有机化学》杂志编委(2017-)等社会兼职。
研究方向为金属杂芳香化学(芳香环内嵌入金属),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芳香体系——创立了具有中国标签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其中“long”取自于“龙”的汉语拼音),该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6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一些工作得到“Science”, “Science Shot”, “Science Daily”, “Nature Chemistry”, “Nature China”, ACS “C&E News”, ACS “Heart Cut”, ACS “Noteworthy Chemistry”, RSC “Chemistry World”, “World of Chemicals”等科学媒体作为亮点评述30多次。已授权专利5篇。
 夏海平教授发现、创立并命名的具有中国元素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是我国科研领域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工作。龙是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long”取自于“龙”的汉语拼音,Carbolong是英文前缀与汉语拼音组合成的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烙印的新英文单词。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的定义为:一条平面共轭碳链通过至少三个碳-金属σ键螯合一个过渡金属的化学碳龙化学创立至今保持着2个世界纪录:1、卡拜碳键角纪录(<130°),大幅度刷新了已知的147°键角记录2、在一个金属的赤道平面上同时拥有5个碳-金属键目前,已有6种碳龙试剂列入百灵威试剂目录面向全球销售。  Carbolong ComlpexesCarbolong LigandsOsmapentalyne三词条以及代表性化合物的结构被2019年12月出版的国际经典教科书《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八版的第二章Delocalized Chemical Bonding中的Aromatic Systems with Electron Numbers Other Than Six一节收录(第89页)。  碳龙化学的入选,标志着国际同行对该化学的高度认可,也是我国金属有机化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4年, Angew. Chem. Int. Ed.作者简介专栏采访了夏海平教授

资助情况

荣誉奖励

研究领域

1、Carbolong Chemistry 碳龙化学
“碳”也可以是有用的螯合原子,通过碳链与过渡金属的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芳香族骨架。对于可扩展碳配体平台,所有的结合原子均为碳,称之为“碳龙化学”。
2、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有机金属化学

在过去的十年里,夏海平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金属环。他们的化合物与通常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区别是:对空气、水和热非常稳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与酸碱兼容。

3、Polymer Science

与有机芳香族化合物相比,金属-芳香络合物“卡龙络合物”表现出了一些有趣的性质,如聚集诱导的发射增强、广泛而强的吸收、光声成像和光热效应。近年来,夏海平课题组在光热高分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代表著作

1)Carbolong Chemistry 碳龙化学




2)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有机金属化学


3)Polymer Science


Recent Publications

1)Dynamic Polymer Network System Mediated by Radically Exchangeable Covalent Bond and Carbolong Complex.

ACS Macro Lett. 20209, 344-349


2)Access to Tetracyclic Aromatics with Bridgehead Metals via Metalla-click Reactions.

 Sci. Adv. 20206, eaay2535


3)Membrane Fouling and Performance of Flat Ceramic Membran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Water 201911(12), 2606


4)Reactions of Metallacyclopentadiene with Terminal Alkynes: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lafulvenallene Complexes

Organometallics 2019, 38, 15, 3053–3059


5)Multicenter-Bond-Based Quantum Interference in Charge Transport Through Single-Molecule Carborane Junctions

https:///10.1002/anie.201904521


6)Successive modification of polydentate complexes gives access to planar carbon- and nitrogen-based ligands

 Nat Commun 10, 1488 (2019). 


评述

夏海平教授研究金属杂芳香化学(芳香环内嵌入金属),发现、创立并命名的具有中国元素的碳龙化学(Carbolong Chemistry),是我国科研领域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工作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芳香体系。

这样的开创性研究工作非常值得国内同行学习。

课题组网站

https://hpxia./index.ht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