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达夫的故事23—《海 上》

 富春少年 2021-04-28
隆重纪念郁达夫先生诞辰120周年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 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 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怀鲁迅》

 海 上 苏立军
    1913年9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十七岁的郁达夫“只带了几册线装的书籍,穿了一身半新的夹服”,跟着长兄郁曼陀夫妇东渡日本留学。他们是在上海杨树浦的汇山码头登的船。郁达夫一直站在船尾,默默地注视着祖国的海岸线渐渐地缩成了一个点,乃至消失。
    清新的海风吹拂着郁达夫。尽管大海给了他无穷的遐想,但他的思绪总是不时地回到富春江上……,海上的长途航行是枯燥的,幸亏可以读书打发;这次远行去到别的岛国,又幸有了长兄长嫂的带领为伴,他又不时回忆起眼前的兄嫂。
曼陀长于达夫十二岁。这对昆仲间与通常的兄弟关系有些不同。他出生不久,长兄就离家到杭州市府学堂(即原养正书院)求学去了;接着,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又考取官费留学生去了日本。故他自幼与长兄一起生活的时间是不多的,“更说不上兄弟间有什么稚角垂髫之乐了。”达夫开始略懂人事后,长兄给他的最深印象是勤学苦读,十六岁就获院试第一名,成为祖母、母亲时刻教导他的努力榜样。长兄不仅学业超群,而且工诗擅画。达夫上学后,特别是对古典文学发生兴趣后,长兄的诗文便成了他自觉学习的范本。而长兄对这个季弟也真是关怀备至,包括这一次决定他一生命运的东渡,全是由长兄像监护人一样周密筹划的:“三弟居家,断非上策,此次当偕赴日本也。”而且其后对他的学业、前途、以至诗文作品,参考读物,长兄都是个可以具体指导的严师。
    说到“严师”,曼陀确是位“兄兼父执”、令达夫心目中敬威的长者。一方面,长兄对他的这种超乎通常手足的情谊,极自然地形成他对长兄一贯的尊重逾恒,拳拳服赝。长兄的教导,以至长兄的诗词,铭记常新,这在他早年的日记中屡见不鲜:即有赞兄的,也有与之比试的。如“夜雨曼兄谈诗至十时始归寝。予得句云:'斜风吹病叶,细雨点秋灯’”;又如“今天又做了两句诗:'朔风有意荣枯草,柳絮无心落凤池’。这两句诗若被曼兄看见,定能为他所赏。”
    至于后来在日本留学时,为了在选读学科上与长兄意见不一,长兄对他“给供不支”而反目,这是其时的达夫和兄嫂所万万不能料及的。
    这一次海上东渡,他们是在日本的神户上岸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