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沉——郁达夫中学 杨蕊

 富春少年 2021-04-28

浮   沉

郁达夫中学  杨蕊

       听见了吗?花开的声音。

     今夜月色微凉,听我叹一句无常。

      时光荏苒,流年离歌,多少静默的岁月消散在指尖。留恋在枝头,拈花为墨。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住谁来拆。不知是岁月静好,还是时光安然。

  潮起潮落,缘起缘灭,当时只道是寻常。不求最美,只愿最真。让一杯酒浸润岁月。抚摸光阴的脉络,晨光熹微,流光在指尖掠过,看阳光爬上青藤,晨露浸露眸色。今夜花开几何?不知,也不问。

  素来不喜爱喧嚣,其实喧嚣有时候,也只是为了掩饰寂寞。一个人坐着,想一些事情,摆弄过去的旧照片,在泛黄的斑驳岁月里,将心事小心串起,挂在岁月门楣上。得闲便品读,也许,不怎么成文,但总归是岁月留下的印迹,踩着过去的足迹,思绪回到从前。也许还年少,喜在操场追逐;在清风微徐的教室,背诵诗词典故;或在宁静的午后,一个人漫步黄昏……有时候唇角会勾起一抹笑,在烈日下,在古桥边,在树荫下。将一曲静幽散布周遭,也总是固执地相信,光阴也会回赠温暖。经年了了,始终如一。

  只是这般做着梦,跌跌撞撞,青春就长大了。一次次在纸上描绘着大雁南飞,偏喜冷色调,许是因知终要别离,便抗拒过度温暖的色彩。也会习惯性地把这些装订成册,一张张,一幅幅,虽是繁琐了些,但毕竟心安。其实人生就像一个舞台,生旦净末丑,角色出场,角色落幕,我们只是观众。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一个人可以挽留很多东西,可唯独,挽留不了离别。伴随年岁渐长,越发感悟到相遇不易,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已不愧浮生。

   春来扫雪观花,夏时听风等月,秋至望枫赏菊,冬来踏雪寻梅。每到这时,心中便会涌起一种淡淡的欣喜,眉间仿佛盛开了朵朵梅花,不慌不忙,静默欢喜。我早已敛去了满身的张扬,留下了一个最本真的我,坐倚清风,仰望晴空。便应了那句话,咸也好,淡也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浮华转瞬,年华渐老,我还是想留一份纯真的情怀。

  人生不仅是花好月圆,青葱会泛黄,韶华会瘦尽。便像手掌,不论你怎样伸掌,也只会有一半被照耀,半面阴霾,半面晴空。我看过江南月夜的静谧,赏过塞外粗犷的风情,可却从未看清手掌心的纹路,一曲清风一场月,人生过客匆匆,若走时能如来时般只携一袖清风,才真的称得上是超脱俗世吧。小时候夏夜追蝉的快乐,终是化作了嘴边常挂的两个字“幼稚。”郑板桥说难得糊涂,我们又何尝不是难得幼稚。

  我看过沙漠下暴雨,看过大海亲吻鲨鱼,看过黄昏追逐黎明;我知道美丽会老去,生命之外还有生命,风里也会有诗句;我听过荒芜变成热闹,听过尘埃

掩埋城堡,听过天空拒绝飞鸟。这个世界看似热闹,实则荒凉,有时不如看得通透些,与其追寻那些或有或无的答案,还不如做一个最干净的自己。若能笑得开怀,哭得坦率,不要被世界安排,始终要记住,你就是你。你只是你。而我们,也都是一场烟火散落的尘埃。

    风从海边吹来。

    听见了吗?花落的声音。

    我叫杨蕊,是一个既内向又外向的人,我有时候很固执,有时候又很好说话,矛盾综合体。我喜欢书法和音乐,闲来无事便看看书。比起热闹,我喜欢安静。朋友说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我觉得这评价很恰当。

                              黑 与 白 
                    ——读《悲惨世界》有感

  就像狼的纯种与混血仅仅只有一头公狼的距离,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正确与错误?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人世间,连黑与白有时候都无法辨认,更何况是人性的善与恶?
                                                    ——题记
     
  他是冉阿让,一个人们眼中罪行斑斑的人,可他做了什么?不过是敲碎了玻璃,偷了一块面包罢了,他为了谁?是为了他姐姐的孩子,却被坐了19年的牢,当他终于获得自由时,却因为他曾经是苦役犯,而不被大众接受。
      
  难道我们能仅仅只根据一个人的过去,而否定他们的未来吗?答案昭然若揭,可往往我们都习惯性的看别人的过去,然后再习惯性的否定。       
     
  当冉阿让洗心革面,当上了市长,他为人民做了多少?他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人,访贫问苦。可当沙威检举他之后,一夕之间,人们对他的赞美全都变成了怀疑。
     
  人心,是这世界上,最不可估摸的东西,它善变,且狡诈。就像最近的林妙可一样,“奥运女孩”,以前人们对她,不都是赞美,可现在,仅仅是因为她没有考上北影,舆论就一边倒,铺天盖地的批评。高考落榜,中考失利,这种事情,比比皆是。没有人,可以做东方不败。我想就当今社会而言,人们并没有学会就事论事。 
        
  再回到这本书,其实它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拷问。就像芳汀,一个苦命的女子,她撞到了一个有钱有势的贵公子,在那个人对她的百般侮辱下,她愤然和那个人打了起来,可警察抓的是谁?是芳汀,“在街上,一个畜生般的荡妇竟触犯、侮辱一个有财产的、有选举权的公民所代表的社会,一个娼妓竟敢冒犯一个绅士,真是让人无法忍受!”一个娼妓?那也是有人权的,绅士?那个男人所作为,岂可堪绅士二字,可为什么,所辱骂的,全是芳汀,不就是因为,她没钱,没地位吗?
        
  前些年,网络盛传的“我爸是李刚”里面的人,正如侮辱芳汀的贵公子。陶行知说:“要人敬者,必先自敬。”仅仅依靠父辈的荫蔽,显然是不够的,雨果评价他们,富有,但心灵空虚。       
      
  人们往往嘴上说着,人人平等,但做出来的行为,却处处透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管贫穷也好,富贵也罢,都应该保留一分,人性最初的美好,给自己留一分底线,留一分纯善。不要让自己成为空虚的人,物质上有的东西,说实话,在你百年之后,不都是一捧黄土。
       
  冉阿让,便是一个不将个人得失看的很重要的人。有一位老人,他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知道后,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竟公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为此他放弃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那已经呆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你说这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与当时黑暗,邪恶的社会格格不入,因为他是善良的。世界以痛吻他,他却回报以歌,哪怕一次次被人陷害,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放弃过追寻人性的美好!悲惨世界,却有着冉阿让那般美好的人,他有着,高尚的灵魂!可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伟大,在与命运、与社会丑恶现象的搏斗中总显得有点孤立、单薄。
         
  这个世界,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可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坏,人间自有真情在,人性有黑有白,可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也必然留着一分最初的美好。或许世界对你充满质疑,或许你的好意总是被人辜负,但,只要无愧无心。纵然,对错无定论。
  

  狂风过后依旧伫立在高崖的身影,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    

郁达夫中学    是一所以现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名字命名的学校,位于风光迷人的富春江畔,是杭州市富阳区建校早、文化底蕴深厚、师资质量高的初中学校之一。

2017年中考,郁达夫中学中考成绩名列全区公办初中第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