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书

 澗雲風子 2021-04-28
  第1节 篆书篇
  记得数年前看到一篇介绍已故现代著名书法家朱复戡先生的文章,题目就是朱老先生的一个重要艺术观点:“草本出于篆。”其实,何止是草书,隶书、楷书、行书,有哪一个不是出于篆呢?
泰山刻石
  因此,笔者认为,学书不通篆、草二体,是走不远的。也因此,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学中特别重视篆书。而且,这种重视在书法专业本科招生考试中就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篆书(小篆)为必考书体且考核分量最重。所以,篆书的学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峄山刻石
一、篆字(书)是中国汉字及隶、楷、行、草四体之源,可收“究源知流”之效;
二、篆书不是今天通行的文字,但其起于中国文字之始 ,形体优美生动,结构奇谲多变,富有独特的审美意味和远古的神秘气息,是书法艺术表现中非常特别的一种书体;
三、篆书还是中国篆刻艺术的形质基础,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要素。
  笼统地说,篆书可以分为大篆和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布的字体,小篆之前的文字被概括地称作大篆。当然,如果我们更确切地说,可以分为甲骨文、金文等。一般来说,学习篆书要先从小篆人手,这是因为小篆是比较规范统一的字体,而大篆则复杂多变,各国不一。所以,小篆是基础,是篆书的根本,只有先学好小篆,才有可能学好大篆,甚至往甲骨文、陶文以及战国简帛文等专门的方向发展。从文字学的角度讲,小篆又是研究古文字、研究篆书的基础。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就是小篆的字典。所以,《说文解字》是学习篆书者必备的工具书。市面上所见,以中华书局出版的版本为佳,也容易购得。
《袁安碑》(1)

《袁安碑》(2) 《袁安碑》(3)

  小篆自秦以后,历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代有名家名作。其中较著名的如秦《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汉许慎、崔瑗、《袁安碑》、《袁敝碑》、《嵩山太室石阙铭》、《嵩山少室石阙铭》、《开母庙石阙铭》、魏《三体石经》、吴《封禅国山碑》、《天发神谶碑》、唐李阳冰《谦卦》、《三坟记》、《般若台铭》、《城隍庙记》、瞿令问《浯溪铭》、《阳华岩铭》、五代徐铉《许真人井铭》、宋《峄山刻石》翻刻本、郭忠恕《皇帝阴符经》、苏唐卿《醉翁亭记》、梦英《篆书千字文》、王寿卿《穆氏先茔表》、党怀英《王安石四绝句刻石》、常杓《篆书赵乐易词》、元吾丘衍、赵孟烦、俞和、清王澍、邓石如、钱坫、吴熙载、赵之谦、徐三庚、杨沂孙、吴昌硕等。这当中尤以秦汉、唐宋及清代最为重要。
  秦汉是小篆书体确立及使用发展的创始期,留下了大量的书迹,其书浑厚质朴、婉转劲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开创了小篆书体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唐宋继秦汉而起,特别是唐代的李阳冰,在唐代楷书、行书、草书大发展的夹缝中,振兴小篆,在秦汉小篆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精整婉丽,细劲安雅的小篆新态,对宋、元、明、清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据史料记载,李阳冰对自己小篆上的成就也颇为自得,曾自诩“斯翁以后,直至小生”,说自己是继秦代小篆鼻祖李斯之后的第一人。但李阳冰开创的这一路小篆也有其不足,就是有时过于追求齐整细劲而难免安排枯瘦之病。所以,现代书法理论家祝嘉先生在《书法源流》一文中写道“唐代的书法”时说:“唐人篆书以李阳冰为最著名,但是现在所见到的《城隍庙记》、《谦卦铭》,都不见得怎样好,《谦卦铭》且瘦得像几何画,毫无意味。”对其提出了批评。小篆创作上的这种现象直到清代邓石如的出现,才得以彻底改观。清代“碑学”的兴起,强有力地推动了篆、隶、楷这三种书体的创作和发展。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发展是循着先篆隶、后魏楷的线路前进的,这和书体演变发展的轨迹正相吻合。邓石如在清代“碑学”兴盛时期应运而生,他遍学秦汉以来的小篆经典碑帖,并能从秦诏版、汉碑额、瓦当、汉金文以及汉代隶书、印章等资源中摹拟消化,吸收融合,开创出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标杆意义的“清篆”。难怪清末著名书法大家康有为在其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中说:“完白山人(邓石如号完白山人)出,尽收古今之长,而结胎成形,于汉篆为多,遂能上掩千古,下开百祀,后有作者,莫之与京矣。……完白山人未出,天下以秦分为不可作之书,自非好古之士,鲜或能之。完白既出之后,三尺竖童仅解操笔,皆能为篆。吾尝谓篆法之有邓石如,犹儒家之有孟子,禅家之有大鉴禅师。皆直指本心,使人自证自悟;皆具广大神力功德以为教化主,天下有识者,当自知之也。”正如康有为所说,邓石如为后来人写篆书开了方便之门,在他之后,清代书坛涌现出了吴熙载、赵之谦、胡澍、徐三庚、杨沂孙、吴昌硕等一大批杰出的篆书书家,一时群星闪耀,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小篆这一书体经历了秦代始创、汉代大兴、唐宋继起、清代复兴这样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其中的经典作品都是我们今天学习小篆的宝贵资源,我们大可在此基础上再融合、再创造,创作出代表我们这个时代高度的小篆艺术作品。

汉《袁安碑》 汉《袁安碑》2 汉《袁安碑》3 汉《袁安碑》4 汉《袁安碑》5

第2节 篆书篇(小篆经典碑帖举要)

  小篆经典碑帖举要

  前文以及,学习篆书要从小篆人手,有了小篆的功底,再去学习大篆或甲骨文,就能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在篆书发展史上,虽然有《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这样的大篆杰作,但这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去学习、去吸收创造的事了。所以,笔者此处介绍的是几种主要的小篆经典碑帖。

  一、秦《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汉《袁安碑》整拓本

  《泰山刻石》立于公元前219年,传为秦相李斯(?一前208)所书。据《史记》记载,除《泰山刻石》之外,其时还有《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等。其中,《泰山刻石》今存泰山脚下的岱庙,《琅琊台刻石》残石今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余原石皆不存。

  《泰山刻石》的字体修长,用笔一丝不苟,点画严谨匀整 ,道丽圆健,结构端正大方,中正匀称;而《琅琊台刻石》和其相比,似乎行笔的弧度略大,字形的姿态更加婉转优美,可惜此石残损过甚,难以窥其全貌。但这两件刻石保存了秦代小篆的原貌,是我们学习小篆、研究小篆的重要依据。

  二、汉《袁安碑》、《袁敞碑》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92)刻。碑高约153em,宽约74cm。篆书十行,每行十六字。碑穿在第五、六行中问,为汉碑中仅见。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被人移置河南偃师县城南30里的辛村东牛王庙中作供案。因字在下面,无人知为碑刻。直到1929年才发现,现存偃师县。

  《袁敞碑》全称《汉司徒袁敞碑》,形制大小与《袁安碑》相仿。1923年春在河南偃师县出土。1925年为罗振玉购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两碑的篆法如出一辙,笔致苍涩有力(《袁敞碑》点画较为光洁),结体修长而有宽博之势,盘曲生动,与一些汉碑额的篆法也颇相通,尽显汉篆气象。这两块碑是我们学习汉篆,进入小篆书体堂奥的绝佳范本。

  三、李阳冰《城隍庙记》

唐李阳冰《城隍庙记》

  李阳冰(生卒不详),字少温,唐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晚年官至将作少监,人称“李监”。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尤擅篆书。宋陈思《书小史》称他“变化开阖,龙蛇盘踞,劲利豪爽,风行雨集,文字之本,悉在心胸”。

  《城隍庙记》,唐乾元二年(759)李阳冰书。原碑在浙江省缙云县城隍庙,后佚失。现存碑石为北宋宣和五年(1123)吴延年重刻。小篆八行,每行16字。从点画来看,《城隍庙记》比《峄山刻石》更加瘦劲。其笔势圆融流畅,点画飞动婉丽,形同玉箸(筷子),故后世有“玉箸篆”之称。其结构修长舒展,疏密有致。唐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城隍庙记》可谓深得“婉”、“通”之旨。

  四、“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原为秦始皇时所立,传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原石在唐代被野火焚毁,后只有摹本传世。宋代文人郑文宝利用著名的文字学家徐铉所藏摹本刊刻上石,有多种翻刻本。郑文宝重刻本原石,圆首方座,通高218cm,宽84cm,两面刻文。原石现存西安碑林。其书笔画粗细划一,字体大小均等,显得平匀整齐,虽说是依据摹本而来,但显然是打上了以李阳冰等为代表的唐宋小篆的烙印,与秦代小篆的书写风格不尽相似。现存《峄山刻石》虽是摹刻本,但其文句及文字结构和原作无异,故仍可为辨识秦篆作一佐证。从书法的角度看,它介于秦篆和李阳冰一系篆书之间而更近于李,点画细瘦婉通,结构平正匀称,颇有几分“设计”美感,是以在中国美院的小篆创作中始终有这一路带有“装饰”或“设计”意味的作品。

  五、邓石如《自氏草堂记》

清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邓石如(1743—1805),初名琰,因避嘉庆皇帝仁宗讳,改以字行,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书法兼工篆、隶、真、草四体,尤以篆书成就最高,是清代中叶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极富创造精神的书法篆刻艺术大师。

  《白氏草堂记》为六条屏,正文12行91字,是其去世前一年的作品。现为日本福本雅一个人收藏。此作以羊毫书于生宣纸上,点画紧涩厚重,结构宛若天成,气势雄浑苍茫,已臻化境。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说:“完白山人之得处在以隶笔作篆,或者疑其破坏古法,不知商、周用刀简,故籀法多尖,后用漆书,故头尾皆圆,汉后用毫,便成方笔,多方矫揉,佐以烧毫,而为瘦健之少温书,何若从容自在,以隶笔为汉篆乎?”康氏一语中的,道出了邓篆笔法的奥秘。从此作看,作者娴熟地使腕调锋,务求笔笔中锋,其行笔杀纸而人,弹锋而出,善用提按,笔笔铺而笔笔复聚,所以点画浑厚无比。其结构,方圆兼施,妙见疏密,从而形成了疏宕与坚实、空灵与雄厚的强烈对比,令人感觉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风神。其章法,相互就让,上下管领,彼此呼应,递相映带,对比强烈,体现了引人人胜的空间美。

  六、吴熙载《宋武帝与臧焘敕》

清吴让之《宋武帝与臧焘敕》

  吴熙载(1799一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又字让之、攘之,自号让翁、晚学居士等。江苏仪征人。书论家包世臣弟子,为邓石如再传弟子。其篆书及篆刻皆能传邓氏衣钵而自出新意,为“邓派”艺术最有影响的传人。

  《宋武帝与臧焘敕》为四条屏,正文12行114字。原作现藏日本。此作章法、结构严谨整齐,气息静穆浑厚,清刚绝俗。用笔浑融清健,笔势方圆互参,转折自然流畅,方而更见精神,圆则更见柔韧;运笔迅疾,纵横无碍而一气贯通,点画常见毛涩,收笔自然随意,不刻意追求尖利,而天然浑成,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艺术素养。与邓氏相比,吴篆虽出于邓篆,但能别开新面:吴以细腻清劲、柔韧婉转见长,将邓篆中原有的飘逸灵动发挥到了极致,有“吴带当风”之美感。

汉《袁安碑》6

第3节 小篆的笔顺、笔法、结构与章法

   小篆的笔顺、笔法、结构与章法

    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
1.先中间后左右 
       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

        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

 2.先外包后里头
       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

3.先主笔后副笔 
      
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


4.先副笔后主笔

        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灵活运用
       
对于笔画较为复杂的篆字,笔画要求并不过分强求一致,只要顺手,可以灵活运用,做到分布均匀就可。

  小篆书写的笔顺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掌握小篆的写法。一般来说,其书写的笔顺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为了直观地说明,举“长乐未央,四季平安”八字为例(图):

  当然,小篆的笔顺根据每个字的不同是可以有所颠倒或改变的,如“四”字的二、三两笔有时也可合为一笔写成。还有一小部分的字,其笔顺写法容有两种,如“安”字的宝盖头,可写成左右两笔的,有时也可写为先一竖点再一横,然后再接写左右两个竖笔的。但这些都是在对小篆书写的笔顺掌握精熟的前提下,根据书写的便利和创作的某种需

小篆的笔顺、笔法、结构与章法 小篆的笔顺、笔法、结构与章法2

  要而进行的,千万不可视为对其书写笔顺可以任意更改。

清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小篆的笔法概言之就是“圆笔中锋”四字。“圆笔”是说点画要“圆”,笔锋要藏,所以,起笔要笔笔回锋。“中锋”是说笔行纸上,笔锋要如“屋漏痕”、“锥画沙”般”杀”纸,通过运腕及指、肘、臂的配合,发挥出毛笔最大的弹性——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换句话说,通过“藏锋”和调锋 ,保持在行笔过程中笔锋始终呈“圆锥状”作用于纸面,以获得笔锋的最大作用力(也就是古人说的“万毫齐力”)。需要指出的是,小篆点画的收笔处不必再回锋,而是自然出锋,笔锋弹离纸面。蔡邕《九势》中说“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对小篆笔法的解悟和掌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反复体认,将古代书论中对笔法的论述和自己的练习紧紧地结合起来,相信随着时问的推移,功夫的积累,能够真正理解和做到“圆笔中锋”。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笔者以邓石如《白氏草堂记》开首的“南抵石涧”四字为例,将小篆的笔法加以演示(图左):

  小篆的结构要求,笔者概括为十六个字,即“横平竖直、对称匀称、修长圆曲、比例合度”。以下以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中的字为例,对此

  一一讲解。

  横平竖直:小篆和楷书的结构不同。楷书的横画一般都取左低右高之形,而小篆则要横平竖直,否则字形歪斜,不能平衡。如“古、十、围、云”等字;

《白氏草堂记》作者临范

  对称匀称:小篆的结够要么对称,如“南、夹、北、草”等字,要么匀称,如“几、多、翳、岩”等字;

  修长圆曲:小篆的结体基本都是修长的,其结体长度往往接近于黄金分割率(0.618)的比例,以求玉树临风、美人翩跹之美感,如“修、树、丛、月”等字,而其笔画往往多取圆曲,少用直线,以求圆转婉媚之趣味,如“有、潭、蛇、织”等字;

  自然合度:小篆结构有独体、左右、上下及左中右、上中下等几种。有些独体字,如“日、木、上、四”等,并不一味地拉长或展阔,而是追求其自然的效果。其他的合体字也同样要求比例合度、自然,以达到匀称和谐,团聚一气的艺术效果。以

  下分别举例。

《白氏草堂记》作者临范

  独体:如“石、人、百、走”;

  左右:五五开,如“松、枝、阴、雄”;1/2开,如“涧、仅、张、据”;

  上下:五五开,如“嘎、霎、其”;1/2开,如“光、嵌、奇、异”;

  左中右:1/1/1开:如“襁、绒”;

  上中下:1/1/1开:如“线、蔓”。

  小篆的章法比较固定,一般都是竖成行、横成列,变化的是行距和字距。如邓石如《白氏草堂记》的字距较紧,行距较松。当然,也有像《秦诏版》那样随意错落的章法,但毕竟是较特别的个例,不是常例,往往只能偶一为之。

第4节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

  笔者主张小篆的临摹最好从清代的邓石如、吴让之人手。在此基础上,再上溯唐宋及汉代小篆,还可从《秦诏版》、汉碑额、瓦当、镜铭、印章等资源中吸取营养。最终掌握小篆的写法并能逐步写出自己的面目。以下试以邓石如《白氏草堂记》为例,讲解一下临摹的细节和步骤。

  首先讲工具的选择。可尽量选用纯羊毫的大号毛笔,笔毫直径在1.5cm左右,笔毫长度在6cm左右。当然,现在市面上真正的纯羊毫笔不好找,往往都有加键,也就是加了尼龙丝、纤维材料什么的,如果不是加得太多,笔毫不是太硬的话,这样的笔也可以凑合着用。因为练习小篆时书写的字较大、量较多,所以在选购到比较合手的毛笔后,不妨多买几枝,以交替使用。纸张可选用一般练习书法用的毛边纸和生宣纸,邓氏原作用的就是生宣纸,所以点画看上去绵劲厚实,墨气淋漓。墨要选择那种光亮的、使用后隔夜不会发臭的墨汁或墨块。

  砚台可挑选较发墨的歙砚或端砚,一般市面上有售的一种圆形歙砚就很好用,价格也不贵。当然,如果有条件购买上好的砚石,那不仅实用,更能增添案头风雅。其次是读帖和识篆。读帖就是要把字帖仔细的读一读,分析其笔法和结构的种种表现。如行笔的轻重缓急、笔锋的藏露提顿、字形的长短阔狭等等。可采取分解的学习方法——将一本字帖分成若干个单元来学习,读帖也集中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这样效果会更好。在读帖的同时,还要结合识篆。所以,要尽量选择有释文的字帖(如日本二玄社或国内有几家出版社出版的字帖),以便查对。在此之余,要有计划地阅读和经常翻查《说文解字》,以扩充和巩固对小篆的识读记忆。

  第三步是对临。在读帖的基础上进行临写。写的宇可以大一点,将纸折好长方形的格子,一般在15×9cm左右。临写时关键是笔要中锋,锋要入纸;结构章法要准确,所谓一招一式,莫不悉心揣摩,方能学有所得。以下试临其“松下多灌裴薤葛”七字并做分析。

  “松”字首笔一竖极粗重,起笔回锋,中锋直下,顶天立地。“公”部略上抬,留出右下空白,构成疏密对比;

  “下”字三笔皆圆浑有力。竖笔略往左下,构成险势,末点饱满厚重,斜向右下,将字势托稳;

  “多”字二“夕”相叠,上收下展,其点画圆转苍劲,力透纸背。其末笔弯转如张弓,尤见笔力;

  “灌”字点画坚实无比。笔笔回锋、笔笔中锋。三点水上紧下松,有流水之意。右部密实,几不透风,而上密下空,使字势顿活;

  “鼗”字瘦长而富曲线。笔意从容,笔笔扎实;

  “薤”字笔意圆中见方,精神振作。点画饱满劲健,厚重有力。结构上宽下窄,疏密得宜;

  “蔫”字横画密实,笔意方中见圆。其弯折笔画,苍劲有味,颇见行笔的逆涩之势。左下留下大空,极见疏密、方圆对比之美感。

  在分解对临有一定的水准后,可以进行通l临,就是按原作章法将六条屏全部临下来,从笔法、结构、章法以及神韵等几个方面来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然后找出不足和差距,再做分解临摹练习,在此基础上,再通临,如此反复 【隋唐书法家作品www.】,直到能逼似原作。

  有了上述的基础条件,就可以进行小篆的创作了。小篆的创作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首先是选择书写内容与决定书写幅式,对创作进行构思。

  内容选择好之后,为了保证所书小篆的准确,就须查验《说文解字》。然后是根据内容的字数来选择书写的幅式,构思书写的审美表现趋向。一般来说,小篆创作有这么几种幅式可供选择:

  条幅(立轴):为较常见的竖式,字数可多可少、字可大可小,根据尺幅大小决定;

  对联:可算是条幅的变格,可长可短,一般字数不多,较适合比较大的字;

  匾额/横幅:均为横式。匾额一般所书字数较少,字体较大。横幅则可大可小,字数也可多可少。横幅的高度限定在一定的尺寸,长度延伸出一定的范围就是横卷(手卷)了;

  斗方:一般为正方形,较适合装裱成镜框展示。斗方的尺寸可大可小,字也可多可少、可大可小;

  册页:一般尺寸为A4纸大小,由多页组成,称为多少多少开,如4开、8开、20开等。字亦可大可小;

  扇面:有折扇和团扇两种。团扇接近于斗方,但体量不宜过大,过大则有违“扇”意了。折扇、团扇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一般都适合书写较小的字。

  其次是书写完成作品。

  笔者坚持认为,临摹是一种能力,创作更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学书者应该同时都具备的能力。要求临摹的准确,目的是检验临摹的水准与能力,不是为了培养“复印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不了解中国美院的教学,看到不少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学生的临摹作品做得到位,就以为我院的书法专业教学是只重临摹不重创作的,这样的认识是偏颇的。临摹的准确到位,只是一个必备的书写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创作。临摹下了大功夫,花了很多时问,当然能临得好、临的象。而创作需要下同样甚至更大的功夫,花同样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不存在什么临摹和创作的区别,更不存在什么临摹和创作的脱节问题。对于你这个个体来说,临摹也是你的创作,只是这是种模仿创作,类似于电视、舞台上的“模仿秀”。当然,我们都知道“模仿秀”的价码和分量以及他们和那些原型明星们的本质区别。数年前,常听书法界有“高人”给别人推荐一本叫《从临摹到创作》的书,说是讲临摹与创作是怎么衔接的,言下视为灵丹妙药。笔者无意探讨那本书的水准与效用,只想试问,在那本“宝书”出版之前,不是也出现了许多创作极为出色的人吗?像林散之、沙孟海等等大家,应该都没有看过这本书吧。可见,创作的能力也是反复练习慢慢培养出来的,是在临摹的基础上“用”出来的。自己临的东西自己去运用,不用临它何为?所以临在我,创作也在我;临是我照着别人的写,创作是我自己写一一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写一一写我的灵、写我的魂,写我的精气神!

  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写好创作。除了临摹的基本功之外,还要花大力、花大心思来“经营”我,我的精神、审美、修养、学问、气质、品位、格调、见识、情感、趣尚等等什么的,不一而足。难怪清代的大书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所以,只有我发展了,丰富了,深刻了,强大了,我又钟情于书法,着力于创作,这个创作才能发展起来,走向精彩,走向成功。

  那么,在一件作品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精神饱满,思维集中,心静意闲,书写要一气呵成。要做到这样的境界,就必须痛下苦功,反复锤炼。小篆是静态的书体,一定要具备安静从容的心态,才能把那种刚健婀娜、静穆婉媚的美感和神韵表现出来。这就要求书写者在平时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自己书写的状态及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创作出满意的作品,逐步走出~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2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3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4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5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6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7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8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9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0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1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2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3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4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5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6 小篆的临摹和创作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