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偶尔的失眠几乎每个人都会体会到的。 要达到失眠症,医学上有着严格的标准: 失眠时间每周超过3次,持续1月以上,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或学习,对失眠感觉到很痛苦。 失眠的原因很多,单纯的失眠并不多见,它一般是情绪障碍的一个伴随症状,研究表明70%的失眠源于各种不良的情绪问题。 根据失眠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入睡困难,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2、眠浅易醒,睡眠比较浅,做梦多,夜间多次醒来; 3、早醒,凌晨3-4点钟醒来,再也难以入睡; 4、还有一种是主观性失眠,实际睡得好,自己感觉失眠; 失眠的治疗除了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纠正错误的观念以外,临床上常用的还是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失眠的药物品种比较多,最常用的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安眠药,或者安定类药物。此外还有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如唑吡坦,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喹硫平以及中成药等等。 No.1 安定类安眠药使用的误区 由于对安定类安眠药的误解,人们常常陷入使用的误区:一是怕用,即便是很严重的失眠,也不敢服用。持这种观点的人比较多,他们认为安定类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会成瘾,另外影响记忆力,会得老年痴呆等等。二是滥用,长期依赖安眠药,剂量越来越大,安眠药成瘾。 临床门诊患者中这类人也不在少数,他们长期依赖安眠药解决睡眠问题,最初间断服用1片,变为连续服用,从1片增加到2片,3片,有人甚至服用10余片,以致成瘾,药物剂量越来越大。由于长期大量服药,出现心烦,记忆力下降,甚至性格改变易怒,发脾气等等。 No.2 如何合理使用安定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其实是一种不错的改善的睡眠的药物,除了镇静催眠,还可以缓解焦虑,解除肌肉紧张,所以临床上使用比较多。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既可以改善睡眠,又不会产生依赖性。 科学的使用方法概括为:合理选药,短期使用,按需服用,小剂量起始,缓慢减药。 01 合理用药 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适用于不同的失眠类型。 入睡困难选用短中效类如咪达唑仑或劳拉西泮(罗拉),服用后可以很快入睡,并且不影响后半夜睡眠,白天没有头昏、乏力等感觉。 单纯的入睡困难临床中多选用非苯二氮卓类的新一代安眠药,比唑吡坦(思诺思),右佐匹克隆等,这类药物不成瘾,不影响睡眠结构,停药后少有反跳性失眠。 对于睡眠比较浅,多梦,易醒的患者可以选用中效或长效安定类药物,比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这类药物半衰期稍长,可增加睡眠周期,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早醒的患者多选用长半衰期药物如氯硝安定,由于半衰期较长,可能存在后遗效应,如起床后头昏,白天困倦等情况。由于夜间会有走路不稳,所以老年人最好不用长半衰期药物。 02 短期服用 一般不建议持续性服药,如果非用不可同一种药物连续服用一般2周左右,最多不超过4周,尽量避免长期服药,安定类药物短期服用对大脑没有影响,不会成瘾。 一般来说短效的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成瘾后相对容易戒除,长效药物不容易成瘾,但是一旦成瘾很难戒除。所以门诊长期服用氯硝安定的患者比较多,减药减到1/4片以后,很难再减少剂量。 03 小剂量起始,按需服用 每个人药物需要的剂量不同,一般从半片起步,有些药物可以1/4片开始,逐渐加量至睡眠改善。按需服用是指根据睡眠的情况服药,睡眠改善可以停药,睡眠不好可以临时服用,没有必要天天服用。 有人会担心会不会出现停药反应,如果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没必要逐渐停药,没有停药反应,比如第二天有重要事情预示可能睡不着,可以临时服用1片。 04 缓慢减量,避免长期单一用药 持续服药超过2周避免突然停药,否则可能会出现停药反应,包括失眠易怒、紧张不安、流泪畏光、头痛恶心、多汗等等,逐渐减量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原则上同一种药物不能使用超过3月,可以换用其它药物,比如舒乐安定换用佳乐定。 我们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安眠药物,既不能因副作用而敬而远之,也不要抱过高的希望,过分依赖。对待失眠应当综合治疗,寻找失眠的原因,消除不良的睡眠习惯,重建正常的睡眠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