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阆中:道员 · 师爷 · 衙役 · 书吏

 信江人家 2021-04-29

        四川阆中古城旅游景点“川北道署”是阆中历史地位和政治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反映了道台制度的发展演变。

        川北道署不仅全方位展现了明清时代重要官府机构的办公场所样貌,还设有多处展室,展示介绍道员名臣、师爷、衙役、书吏、文卷、刑具等,让游客了解古代官衙制度的多处细节,给了人们释疑解惑和大长见识的机会。

周道直,明崇祯间知保宁府,筑堤数百丈,以捍城北郊。创开稼堂,奖励农耕勤奋者,后升任川北道员。

李藻,清顺治八年,由湖广常辰道佥事迁川北道参议,次年,蜀省在阆中首次举行乡试,闻刘文秀大军攻城,李藻从容镇定,坚持考试结束,人皆服其胆识。

福崧,清乾隆四十年任川北道员,严于率属,尊师重道,任上治事明决,御属吏有法度,民颂其治行。

李鋐,清嘉庆元年任川北道员,适逢白莲教暴动,李鋐综理军务,招募乡勇,分派堵御,后升任山西按察使。

董润,清光绪初年任川北道员,有惠政,以张飞功德在阆中,曾捐其廉俸为之新其祠庙。

黄槐森,清光绪十三年由翰林院编修官川北道。公余之暇尤喜接洽文士,点窜课艺,邑中文风赖之丕振。

吴佐,清光绪三十二年任川北道员。持身清俭,驭吏严峻。创办川北师范学校暨蚕桑速成学堂。

张澜,1911年任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赴任阆中。1917年任四川省长。1939—1945年任川北办事处主任,再次在阆中任职。

师爷,又称幕客、幕宾,是地方主要官员私人聘请的“佐治”人物,虽无官衔职位,却是明代中叶至民国几百年来所流行的职业。清代师爷非常活跃,晚清名臣林则徐、李鸿章、左宗棠都做过师爷。

刑名师爷,协助幕主处理刑事、民事案件。钱谷师爷,协助幕主办理财政、赋税事务。

书启师爷,负责处理日常的官方文书往来。奏折师爷,从书启师爷中细分出来,专门起草上呈朝廷的奏疏。

挂号师爷,负责来往信件、公文登记及制作表册等事务。征比师爷,稽查征收赋税完成情况,并核对有无遗漏。

账房师爷,负责衙门内银钱收支,为内衙财务总管。朱墨师爷,负责朱笔和墨笔抄点、勾圈公文。

阅卷师爷,负责校阅试卷,临时为考试而设,阅卷完毕即解聘。

衙役:衙门里的差役。清代衙役的种类,根据分工不同,有皂班、快班、壮班、捕班。

衙役的职责为公堂助威、维护治安、逮捕犯人等。

官衙文卷展室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衙文卷,分为诏旨、札令、咨函、禀牍、告示等种类。

书吏展室  书吏为各级衙门专门办理房科事物的人员,由堂官“选于民而充之”。

书吏展室  书吏主要从事缮写文书,收贮档案的工作。

清代衙门遗物:惩罚棍  夹棍

清代衙门遗物:凌迟刀具

清代衙门遗物:带球脚镣  脚镣  手铐

清代衙门遗物:三人枷锁

往 期 回 顾

    金色海昏:十大镇馆之宝

    刘贺墓园:东门 · 主墓 · 车马坑 · 北门

    南昌:绳金塔和出土文物

    靖安:三爪仑知青小镇

    靖安:知青小镇雕塑群

    靖安:山区小镇三爪仑

    阆中: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逛古街  观特产

    阆中:汉桓侯祠(张飞庙)

    阆中:川北道署

|人|家|

2021年第120期(总第231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