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中的十则经典名句,指引你人生的方向。

 皇家书库319 2021-04-29
《史记》是由司马迁编撰的一部优秀的作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中的10则经典名句,指引你人生的方向!
1.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恃:依靠。依靠德政的,国家昌盛,依靠武力的,国家败亡。施行德政,能够让臣民上下一心,这样国家就能够繁荣昌盛。如果以武力欺凌,虽然能使人身服一时,但不能使人心服,总有一天会遭到反抗,从而导致失败。这两句话在于告诫统治者,治国之道,在于德而不在力。
2.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一千个人随声附和说恭维话,不如一个人直言说真话有价值。这是战国时策士赵良对秦相商鞅说的,指出诤谏之言比随声附和价值大。

3. 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在没有财力的时候,应当努力去创造财富,等到财富积累了一些之后,就需要用智谋去经营。财富多了,就应当努力去争取赚钱的时机,这才是经商发财的常理。
4.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不顺耳的话就像那良药一样,甜美的话,就像那病菌一样。

5.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能行动能做成事的人未必是能言善辩的,擅长于言辞论说的人不一定善于行动会做成事情。这句话是说人各有其擅长、特长之处,许多人常常是有其长又有其短,其长其短同时存在;因而用人应扬其长避其短,不应求全责备;而各人自己也要有自知之明,并力求扬长补短。
6.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宴列传》。善于处理政务的人,应当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胜。

7.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此为司马迁感叹孙膑、吴起之语。表示对人不可以求全责备,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
8.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善于经营的商人,总会将自己的财富藏起来,就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有修养的君子,总是会谦虚隐忍,就像愚鲁的人一样。

9.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之后便会遭到嫉妒;士人无论贤与不贤,一旦不如了仕途,就难免会遭受怀疑。
10. 贪天之功,以为己功。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某人为了贪功,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占为己有,而抹杀了别人的功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