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前不久,洛宁县河底镇茶房村群众来信称,他们担心正在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会像村里先前建的几个水利工程一样,到头来成为废弃工程,劳民伤财,净是摆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茶房村1992年建的饮水工程,包括水塔、水井等,已经废弃20多年了。 2006年由烟草部门援建的无塔供水罐多年来一直闲置,旁边的老机井房被拆掉了,又建起了新机井房。 茶房村2000年前后建的位于村北高坡上的蓄水池,至今没有通过水,没有浇过地。 这些天来,在十年九旱、庄稼基本上靠天收的洛宁县河底镇茶房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可是对这项原本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该村许多群众并不领情,反倒牢骚满腹,因为他们担心这项新建的水利工程像村里先前建的几个水利工程一样,到头来成为废弃工程,劳民伤财,净是摆设。 前不久,茶房村群众来信向本报反映了他们的顾虑和期盼。接到该村群众的来信,8月5日至6日,记者头顶烈日来到茶房村,对该村几个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管护情况进行了调查。 先前依次修建的几个小型水利工程都废弃了 首先,记者来到茶房村内一处饮水工程旁边,只见这里有一个水塔、一眼水井,靠水塔有座平房,平房上写着“供水工程管理站”几个大字,水塔旁边新建了一个较大的蓄水池。该村8组一位张姓村民告诉记者,这个饮水工程建于1992年,原本是供村民们饮水的,可工程建好后,不知道因为啥,有人说是因为电费太高,有人说是因为井里抽不出水,运行没有多久就停了,加上后来根本无人管理,到现在已经废弃20多年了,一直闲置着。 接着,记者来到茶房村北的一处高坡,只见这里种着大片玉米,在高坡最高处建有一个蓄水池。该村9组一位梁姓村民对记者说,这个灌溉工程建于2000年前后,原来配备有水泵、水管等提灌设备,按说这个灌溉工程可以从北面深沟里抽水,然后将水提到高处的蓄水池,用来浇灌周围坡地上的庄稼。可是这个灌溉工程建好后,并没有通过一次水。直到现在,这个灌溉工程也一直废弃在这儿,而且由于后期没人管理,水泵、水管也都不见了。 最后,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茶房村东,沿坡地由西向东走到低洼处,只见这里有一个无塔供水罐,有几个工人正在旁边建设机井房。这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无塔供水罐,连同旁边的一间机井房(大约两个月前,这间机井房被拆掉了,正在建设的机井房就建在原来机井房的位置上),是2006年烟草部门援建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也是通水没几天就断水了,从此再没有发挥作用。由于长期不使用,加之影响土地耕种,机井房西边当年用水泥硬化的一条东西向的沟渠,有多处已被人为损坏。 这次新建的水利工程,群众担心成摆设 “尽管我们村早就有饮水工程,可是全村群众至今吃不上自来水,还得吃自家土井里的水,或者从别处挑水吃;尽管我们村早就有灌溉工程,可是浇灌耕地依然用不上水,庄稼都还得靠天收。”茶房村6组一位孙姓村民对记者说。 “党的政策确实很好,国家投资那么多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干旱地区群众修建水利工程,目的是解决干旱地区群众的吃水难、抗旱难,可在实际操作中,施工单位只管修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修好后,施工单位就走了,水利工程的后期管理、养护就没有人管了,这是群众最担心的问题。因此,对今年新建的水利工程,许多群众都担心到头来还是成为摆设,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在茶房村这位孙姓村民家,记者见到他家自己打的一眼土井。他说,他家的这眼土井有30多米深,有的村民家打的井更深,有的五六十米深,有的上百米深。多年来,人畜饮水全靠着这眼小井,旱时保庄稼苗也靠这眼小井。遇到天气大旱的时候,小井里水量也很少,甚至干枯,这时只能先保人畜饮水,至于庄稼死活就听天由命了。 惠民工程要建好更要管好,让群众真正受益 据介绍,于去年底招标、今年陆续开工建设的洛宁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涉及河底镇的,有席洼村、杨岔村、上营村、河底村、下营村等村,包括茶房村在内共11个行政村,主要建设内容为:新打机井8眼,配套原有机井8眼,新建小型泵站15座,塘堰工程1处,修建蓄水池38座,铺设低压管道238千米。 《洛宁县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招标通告》显示:这些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期+保修期1年。对此,茶房村群众,还有该镇其他小型水利工程受益区的一些群众希望:小型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管,保证质量,符合实际,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并且在施工期和保修期过后,努力探索完善管理、养护、运营、监督机制,从而让惠民工程真正惠民,让受益区群众长期受益,而非摆设,糊弄国家,坑害百姓。(文/图 记者 韩春光) 【责任编辑:朱宝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