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国内外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52赫兹鲸旅 2021-04-29

阐述了国内外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分析了国内外情报事业发展的大趋势, 提出了发展我国情报事业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王会景, 女, 1990年11月生, 现为河北大学2013级情报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河北省保定市北市区河北大学新校区, 071000.;

收稿日期:2015-09-02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Cause at Home and Abroad

WANG Huijing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cause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zes the macro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formation caus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paths for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on cause in China.

Received: 2015-09-02

情报事业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用来推动、促进情报传播和提高情报利用能力。各个国家的情报事业管理模式存在不同, 但管理内容却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如建立国家或公共情报系统;制定情报事业和情报管理的国家政策;开展情报教育, 培养情报专业人员;提高情报传播质量和效果的方式方法;加强国际情报协调与合作, 谋求情报资源共享。

1 国外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1.1 美国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美国是最早发起社会科学情报事业的国家, 拥有世界最发达的社会科学情报系统, 现代的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就起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斯图尔特。发展到现在, 美国情报事业主要分为3种类型:政府科技情报机构, 学会、协会科技情报机构和工商企业情报机构。各种类型都有其明确的分工, 非营利和营利组织之间也作了清楚的界定, 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较为健全。

美国政府科技情报机构, 其职责在于对政府的科技研究报告进行收集、加工并报道, 其中最著名的是国家情报服务局;学会、协会科技情报机构, 主要出版一些检索刊物, 如隶属于相应学会协会的《化学文摘》《生物学文摘》和《工程索引》;工商企业情报机构, 较著名的是洛克希德公司的联机情报检索系统。

美国相关企业的情报机构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一边搜集来自竞争企业的情报, 一边沟通联合政府、协会, 来实现其利益最大化。

1.2 俄罗斯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俄罗斯建立的情报系统主要遵循的是集中统一的原则, 通常由政府以法令、法规形式颁布情报政策, 并监督其实行。俄罗斯的情报中心是科技情报所, 下属还有专业的情报机构, 以及基层企业及科研单位的情报室。俄罗斯由俄罗斯科技情报所首先对文献进行处理, 然后以《文摘杂志》的形式提供给全国的情报机构及企业开展咨询工作。

建于1969年的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情报研究所, 是俄罗斯最大的社会科学情报中心, 主要职能包括:收集国内外的社会科学文献;编辑出版文摘、综述等情报成果;提供科学情报给相关科研部门;建立情报系统;研究社科情报理论;协调全国情报活动;同各国社会科学情报部门保持联系。

1.3 英国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英国情报事业的显著特征, 是图书馆与情报机构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是一个有机存在的整体, 而且对情报政策也没有作明文规定, 只是由政府来指导情报机构或图书馆展开工作。不列颠图书馆作为全国的图书馆情报服务中心, 面向全国用户, 负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情报的相关服务工作。

英国著名的情报事业主要有:伦敦的情报管理协会、不列颠图书馆自动情报服务系统, 劳斯的联邦农业局, 希琴的电气工程师学会、物理与工程界国际情报服务处以及德温特公司专利文献服务处, 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检索、报告、文献等服务。

1.4 日本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日本情报事业的发展借鉴了美国的管理模式, 也分为政府科技情报机构、大学和科研单位情报机构以及工业企业情报机构3类, 为其情报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 日本已拥有成熟的科技情报体系, 由多所著名大学研究所组建的学术情报系统以及由众多优秀企业构成的情报组织, 大大丰富了日本的情报系统, 促进了日本情报事业的飞速发展。

1.5 法国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法国科技情报事业起源于17世纪, 政府十分重视情报事业的管理, 由联结法国各部门机构之间的国家科技情报局制定全国科技情报政策。法国情报事业的显著特点是注重专业性, 除了法国科技文献中心、科技情报地方局、法国专利局文献处和国家图书馆外, 基本上都是按专业性质建立的, 专业的情报机构更能满足专业人员的需要。企业和私营性的情报机构还仅限于大的企业, 如雷诺汽车工厂管理局文献处等。

1.6 德国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德国情报事业的建立主要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 其管理模式主要遵循10个政策:科技情报的收集政策、利用政策、人员的教育培训政策、服务政策、价格政策、分配政策及管理政策。

德国著名的情报事业主要有:1969年建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会下的社会科学情报中心, 主要负责搜集、加工科学情报, 出版《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开展定题检索、联机检索等服务。1977年建立的能源、物理、数学专业情报中心, 主要负责更具专业性的文献及数据库等相关资源的收集, 并提供文献检索、查询、借阅、代译等服务。

2 我国情报事业管理模式

我国发展情报事业的目的, 是为了促进情报的传播以及提高情报利用的能力。从1956年我国设立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始, 发展到今天, 我国的绝大部分情报信息服务机构都与图书馆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由中科院提出的“图书情报一体化”概念, 最终被确定为我国的图书情报发展模式。

虽然我国的情报事业也分为政府科技情报机构, 科技情报协会、学会, 企业科技情报3类,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3类机构都在各自发展, 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政府的情报机构一般都会受各级系统的多个部门同时领导, 彼此之间很少联系;协会又大都附属于政府各部门下,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权利和功能;与此同时, 我国的企业情报机构还很匮乏, 目前只有CNKI、万方和维普3家规模较大的科技情报公司, 而且彼此之间还缺少合作, 造成了人力财力等资源的严重浪费。

3 国内外情报事业发展大趋势

(1) 情报事业逐渐走向国际化。任一国家都不能在不借助其他国家知识和情报的基础上孤立地发展本国的情报系统, 加强国际交流和协作是情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情报事业的发展催生了情报产业。作为一种新的资源, 信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 情报产业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结构, 情报事业必然会促使情报产业大规模的发展。

(3) 情报技术带动了情报服务模式。情报系统结构影响着情报传播和利用的效果, 是影响各国情报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发展情报技术刻不容缓。

4 发展我国情报事业的有效途径

(1) 我国要不断增强与国外科技情报组织的交流合作, 及时了解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 紧跟国际创新步伐, 大力完善我国科技情报事业, 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提供服务。

(2) 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管理要逐步走向产业化。鼓励图书馆等服务机构自主创收, 从无偿的情报服务向有偿服务发展, 由文献服务型向产业经济型发展。

(3) 我国科技情报服务方式要更加多样化, 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服务, 还要逐渐走向情报、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服务模式, 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4) 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要努力实现现代化。目前, 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的情报系统实现了联机检索, 未来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与引用将有效推动我国情报事业实现现代化。

(5) 我国要继续增加情报信息服务机构的数量, 尤其是基层情报服务机构, 提高情报人员的信息服务能力,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信息资源需求。

(6) 我国要不断完善情报事业的法律法规。有关情报服务方面的专门法规还很少, 大多数还是参照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 应加强情报信息、知识产权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7) 我国要大力加强政府、学会和企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力争打造一个服务于全国科研人员及企业的科技情报系统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