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故事 八月十五赏月,贾府击鼓传花。 第一轮,花就到了贾政手里。 按照游戏规则,他必须喝酒,还要讲笑话。 这下子贾政为难了,他哪会这个?但,规矩是老太太定的,不讲就是不孝。讲了没人笑,也是不孝。贾政便陪着笑脸说:儿子只会一个。 老太太道:你就说这一个。 于是贾政开口: 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 〇 《新红楼梦》影视素材 结果,只说了这一句,大家都笑了。 及至笑话说完,更是笑成一片。 那么,贾政说了什么? 诸位可以自己去查,反正我没笑。 其实,那个故事只有贾政来讲才可笑,而且不管他讲什么都可笑。因为贾政就是“假正经”的谐音。一个“假正经”的家伙,居然当着母亲和子女的面,大讲怕老婆,怎么能不可笑? 所以,只说第一句,便都笑了。 也可见,这类话题百无禁忌,这种事情层出不穷。 皇帝怕老婆 历史上最怕老婆的皇帝,也许要算唐高宗。 这不奇怪,他老婆是武则天么! 其实,武则天并没有欺负过唐高宗,唐高宗对武则天也不是怕,是依赖。真正怕老婆的,是他儿子中宗。 怕到什么程度呢? 戏子也敢拿这事来说笑。 有一次,伶人为唐中宗和韦皇后表演节目,就居然唱道: 李老就是中宗。 他的怕老婆,已经比得上裴谈。 那么,裴谈是谁? 官员怕老婆 裴谈是官员,职任御史大夫。 唐代的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执法,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长兼司法部长。此公之所以有名,不仅在于他有“怕绩”,还在于他有“怕论”,叫“妻有可畏者三”: 年轻漂亮时,看上去就像活菩萨,天底下哪有不怕活菩萨的?等到她儿女满堂,看上去就像九子魔母,天底下哪有不怕九子魔母的?再到她五六十岁时,薄施脂粉,满面黑色,看上去就像鸠盘荼,天底下又哪有不怕鸠盘荼的? 鸠盘荼是什么? 佛教中的大力鬼王,民间叫东瓜鬼。 〇 鸠盘荼画像 裴谈敢说老婆像东瓜鬼,我怀疑他怕老婆是假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标竿。 市民怕老婆 裴谈有“怕论”,成都有“怕协”(怕老婆协会)。 只不过,得叫“𤆵协”。 𤆵,火字旁一个巴,读如趴,外形完整而内里烂软之意。 比如红薯烤熟了,就叫𤆵红苕。 米饭煮得软,就叫𤆵干饭。 男人怕老婆呢? 𤆵耳朵。 有道是: 成都女人一枝花,成都男人耳朵𤆵。 这倒也罢了,难得的是: 第一,其他地方多半讲别人如何怕老婆,成都人摆起龙门阵来,则争先恐后讲自己,还会为争当“𤆵协主席”吵得面红耳赤。 第二,成都男人还有实际行动,那就是在自行车旁边再加一个车斗,专供太太享用,叫“𤆵耳朵车”。如果当出租车用,就叫“𤆵的”——𤆵耳朵的士。 〇 𤆵耳朵车 只不过,这种平民化的出租车违反交通规则,后来被取缔了。 但,成都男人的𤆵,应该一如既往。 哪个朝代最怕老婆 怕老婆蔚然成风的,是唐。 这并不奇怪。我在《中华史》中说过,唐是混血王朝,世界帝国,特别开明和开放。唐代的女人,岂止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上得战场,打马球更是不在话下。 〇 唐代打马球女陶俑 所以,唐的怕老婆,不是装的,是真的。 于是高宗和中宗之后,就还有唐肃宗。此人极怕老婆张皇后,当时的诗人便调侃说:张后不乐上为忙。 此外还有阮嵩。 阮嵩是唐初贞观年间的桂阳县令。有次请客吃饭,一时性起招来女奴唱歌。老婆阎氏知道后,竟披头散发,光脚赤臂,持刀冲进席间,吓得阮嵩躲入床下,客人一哄而散。这事闹得太不像话,结果考评时,他被评为下等,罢了官。 奇怪,这关朝廷什么事? 怕老婆为什么可笑 且看上司对阮嵩的评语: 很清楚,以礼治国,不能不讲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阮嵩也非罢官不可。 民间就不会那么认真了。在一般民众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可笑甚至有趣的事情。因为“夫为妻纲”乃天下之通则,这家人居然倒了过来。这就像把衣服穿反了一样,岂不惹人发笑? 但,也就是可笑而已。 因为这种“倒错”其实无伤大雅。 认真地说,夫为妻纲,是礼法森严之大户人家的事。小民的夫妻关系,更多地还是“男耕女织”的“互助组”模式,无所谓纲不纲的。 不过,样子总归要摆一摆。 否则,岂非太不像话? 不像话就会成为闲话。所以,如果有谁连样子都不摆,也就无妨说他一说,给枯燥平板的生活添点乐趣,加点佐料。 这时,说的人笑,听的人笑,甚至被说的自己人也笑。 笑完以后也不当回事,回去照旧过日子。 什么人不怕老婆 怕老婆这件事,好像是不分阶层也不分时代的。 比如宋,皇帝受制于皇后的事不大有了,士大夫则畏妻如故。自号“龙丘居士”的陈季常,便是一听到太太叫,就魂飞魄散。苏东坡调侃说: 由此有了个成语:河东狮吼。 〇 电影《河东狮吼》剧照 皇帝、官员、文化人和小市民都怕老婆,普天同怕啊! 农民怕不怕呢? 一时半会想不起来,有谁知道? 马上就是五一长假了,所以发这篇文章让诸位笑笑,祝大家节日快乐! 本文根据《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部分内容改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