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的发展历程

 钱首相小泉 2021-04-30

中国用银作为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1980年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扶沟县博物馆公布了一批在该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楚国的金银币,其中以楚国铸造的银布币最为珍贵,这是把美银布币是我国最早的银铸造币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的发展历程

楚国银布币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铸造了银锡盒金的白金三品,上品圆形龙币,值钱三钱:中品方形马币,值钱伍佰,下品椭圆龟币,值钱三百,王莽建国二年(10),进行了第三次货币改革,新的货币体系复杂,计有“六名二十八品”,其中,银每八两为一流,分二品,朱提银每流价值一千五百八十钱,其他银每流价值一千钱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的发展历程

唐代,中央政府开始在税收时改纳白银,财政支出时也大量使用白银,现在考古发现,唐代已经有庸调银、税商银、矿山银、税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安出土了矿山税银,1970年,西安发现了四枚唐代庸调银,这是一种银饼,圆形, 上面刻有大量文字,同年,洛阳出土的唐代银饼,上,阴刻有“二十三两”字样

中国古代货币历史-银锭的发展历程

宋代白银已成为政府税收的重要内容之一,银锭的成色在交易中十分重要,当时白银有十几种名目,如金漆化银(一百分足)浓调花银(九十九分九厘)茶色银(九十九分八厘)等,宋朝的银锭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官铸,第二种是民铸,银锭的形制一般为银铤,民铸银铤要刻上店铺号和工匠名号并标明银锭的成色,官铸银锭有以下几种,一种为各地政府所铸,如新疆出土的宋代银锭,上有“南剑州”三字,一种为税银,如上面刻有“盐务税”、“经总制银”、“出门税”等字样,第三种是民间用银,有的上面没文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统计,已发现将近三百五十锭南宋的银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