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使者被斩断双腿:明清的中华思想受到周边国家的哪些挑战?

 思明居士 2021-04-30

1 中华思想与朝贡贸易

中华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当时的古人也不具备民族国家的概念,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然后,古代农耕社会的小农生产力下,物流能力很弱,无论是物资的投送是信息的流通,成本都非常高,物流过程需要消耗小农社会宝贵的核心经济能源和资源:粮食以及以粮食相辅相成的农业壮丁

所以到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达到了农耕社会大一统帝国的疆域极限。早期的第二帝国隋唐帝国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不如核心区控制来的完善,但是到明清时期,通过移民和文化传播,改土归流,中央皇权对边境的控制系统更加巩固。在中华思想没有彻底形成的秦汉时代,中国还会平等联络大月氏一起对抗匈奴,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民族,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华思想尚在萌芽中而没有彻底成熟,这一思想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将中国民族放在了与周边民族不对等的位置上。

古代日本、朝鲜、越南语境里的中华思想不等同于东亚霸权主义或者西洋殖民主义,而是一种以自我文化为中心的民族主义,自大主义。按日文词典的解释,“中华思想就是一种民族主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一种炫耀自国的思想。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豪本国文化的思想,但中华思想具有重视华夏夷狄之别的特点”,“视四周的文化落后的异民族为夷狄蛮戎而蔑视之,认为天下中心为汉民族。”

明朝使者被斩断双腿:明清的中华思想受到周边国家的哪些挑战?

朝贡贸易:宋代以后中国政府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前提下,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中国进行的贸易。朝贡贸易是古代中国中华思想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一种经济实践,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官方贸易。(就是只需要周边小国在名义不称帝而称王,名义上奉中国皇帝为天子,他们的商人就可以朝贡为名义来华贸易,对外国商人和使节来说,是一个暴利的致富路子,有点像现在外国人自媒体里面的 我爱中国 的财富密码),因为这些人来的太多,造成了明朝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明朝,江南宁波的日本进贡使团被限制每年人数。

然而,朝贡贸易体系下的东亚各国,除了朝鲜以外,其他国家在防务和外交政治等内政上都是不受明清政府的控制的独立自主状态。明清中国主要是文化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东亚,但是在防务领域,受制于海运投送和陆地投送的困难,以及明清中国的主要地缘防务对手----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军事压力,很能做到用武力立威的方式辐射军事影响力到日本和南洋群岛。

2 中华思想受到挑战1:日本人砍下明朝使节的两条腿,明朝无力报复

早在元朝,蒙古人就试图殖民日本,但是日本人很干脆的砍掉了蒙古使节的脑袋,从而引发了两次元日战争,战争以元朝失败告终,后来蒙古人还试图再次跨海报复日本,但是因为战争动员和物流投送的高成本低效率,而作罢,日本人第一次意识到,它们的地理位置和防务实力足够对抗东亚大陆的防务对手。

明朝以元朝继承者自居,派遣使节到周边国家宣誓权威。然而,在隔海相望的日本,明朝的使节却被误认为元朝来者,惨遭斩杀。一贯强硬的朱元璋,却选择了忍气吞声。不仅没有组织对日本的军事征伐,甚至自己给自己找台阶,用精神胜利法还在之后将日本列为十五个“不征国”行列。以此警示后人在用兵前要反复思量。朱元璋的“服软”,其实是他非常聪明的意识到明朝不具备远征日本的能力。他的判断来自之前元朝两次东征日本惨败,以及当时明朝自身所处的危险的防务环境的分析(北元与亲元的高丽 云南段氏土酋氏明朝严重的防务威胁)。

明朝使者被斩断双腿:明清的中华思想受到周边国家的哪些挑战?

3 中华思想受到挑战2:因为礼制问题,满剌加苏丹国扣押饿死明朝使节,此事不了了之

明朝初年明朝一度征服收复了越南,明朝征服安南后,移民20-40万两广汉人进入红水三角洲,试图将越南再度汉化,但是明朝却并未在越南站稳脚跟。随着战败的明军仓促而混乱的典型的无秩序全面撤退,这些汉人大多被越南人屠杀,史料记载有20多万未来得及撤回明朝的汉人移民被屠杀,少数幸存者(大约主要为妇女儿童)归化越南文化和语言。(越南虽然离中国比马来西亚等国近但是其华人比例非常之低)

日本倭寇进扰江南造成严重破坏,以及越南军事反抗明朝的成功,使周边国家看低了明朝的防务实力,开始试探明朝的底线。

明朝成化年间发生了这么一起明朝政府威严和华夷秩序被严重受辱的恶性事件,即大明使节出使藩属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那的满剌加苏丹国的时候,为了国家威严,不肯向该国国王屈膝而跪,居然被其拘押在监,最后在狱中惨遭迫害营养不良而饿死,而大明朝却无力征讨最后不了了之。该国也没有收到任何惩罚。

明朝使者被斩断双腿:明清的中华思想受到周边国家的哪些挑战?

4 中华思想受到挑战3:日本人自称丰成秀吉撕毁了明朝的诏书

幕府末年和明治初期日本的思想界呈现出激烈动荡 百花齐放的格局,有一些排外的思想特别激进,叫做尊王攘夷,表达了日本人民反对外国文化侵入的民族情感,下面来看这首

《丰公裂明册图》

作者:藤井竹外

玉冕绯衣如粪土,册书信手裂纵横。自从霹雳震万里,直到如今尚有声。

藤井竹外:生活于幕府末年,生卒时间为文化四年(西历1807年)~庆応二年(西历1866年)。摂津人。诗人。

《丰公裂明册图》:描绘豊臣秀吉撕碎明国的封赐册书的图卷。本身丰臣秀吉应为丰臣公,这里以汉语习惯谓之丰公。

始于天正二十年(文禄元年)(西历1592年)的文禄之役终了后,明使来日进行媾和交渉

頼山阳所写的《日本外史--卷之十六:丰臣氏》“九月二日,使毛利氏兵仗,延明使者入城,诸将帅,皆坐。顷之秀吉开幄而出。侍卫呼叱。二使惧伏,莫敢仰视。捧金印冕服,膝行而进。行长助之毕礼。三日,飨使者。既罢秀吉戴冕被绯衣,使德川公以下丁七人各被其章服,召僧兑读册书。行长私嘱之曰:册文,与惟敬所说,或有龃龉者,子且讳之。承兑不敢听乃入。读册于秀吉之傍,至曰:封尔为日本国王。秀吉变色。立脱冕服抛之地,取册书撕裂之。骂曰: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哉!…告而君,我将再遣兵屠而国也。”

(部分译文:九月二日,派遣毛利氏的仪仗兵引领大明的使者进入日式城堡,日军的将领都跪坐着,过了一会儿秀吉打开帷幄粉墨登场,左右的武士侍卫呼吒着,大明帝国的汉人使节被日式排场吓得趴在地上不敢仰视秀吉,捧着明朝皇帝赏赐秀吉的金印和官服,跪着前进。小西行长帮助明朝使节完成了基本礼节。接待明使住宿三日)

此段文字正是本诗出典之所。按秀吉或许早有成算,故于翌;庆长二年(西历1597年)再度出兵,庆长役开始。

丰公:豊臣秀吉公。明册:来自大明国的册封。图:绘画。

玉冕绯衣如粪土:明国皇帝封赐的「日本国王」官服仿佛粪土一般肮脏。玉冕:高级官员专用的帽子,是身分的标志。绯衣:赤色衣服。古代中国身居高位者所着衣服的颜色。

册书信手裂纵横:明国皇帝封赐的「日本国王」册封诏书,(在民族感情的驱使下)被随手撕成碎片。册书:皇帝授予臣下爵位与封禄的敕命书。这里指册封诏书。信:任由。

自从霹雳震万里:从(此次事件)引发的愤怒的雷霆,一直震撼到万里之外的日本武功光大之地(庆长之役)。震万里:震撼万里之外的朝鲜和大明帝国。万里:本诗的败笔,「万里」应替换为「千里」方合平仄要求。但是诗意的规模也会受到影响。「千里」一般表示国内的较远距离。而万里一般用于形容外国。本篇为了表现问题的国际性、不得不在用词上作出牺牲。

直到如今尚有声:到了现在,仍然有这样的舆论呼声。现在的排外思想又开始繁盛了。特指幕府末年,日本国内的尊王攘夷运动盛行(幕府末年当时的日本保守派强力排外)的状况。尚有声:指秀吉震怒之声。

明朝使者被斩断双腿:明清的中华思想受到周边国家的哪些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