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那些“不敢”背后藏着一个脆弱的内在小孩

 Captain28 2021-04-30

朋友小鱼在我们眼中是个女神级别的人物,

人不但长得漂亮有气质,而且智商超群,

大学期间成绩优异的她一毕业后就被好几家大企业争着录用,同时她还坚持每天去健身房锻炼,过着独立又自律的生活。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女神,却三番两次地遇人不淑:

第一任男朋友游手好闲,靠着小鱼的工资吃喝玩乐,最后还偷偷背着小鱼出了轨;

第二任男朋友则变本加厉,每天下班回家后就把工作上的不满发泄在小鱼身上,每次都把小鱼弄得遍体鳞伤。

终于鼓起勇气下定决心离开了渣男的小鱼,忍不住跑来找我哭诉:“为什么我总是会遇到渣男,是我的问题吗?”

我想了想,说:“出轨和家暴固然是渣男的错,但也许这其中也有你的原因。”
 
01

其实小鱼遇到的也不全是渣男,曾经有一位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男士对小鱼展开过猛烈的追求,每天上下班专车接送,周末捧着花到西餐厅约会是常态。

正当我们都在感叹他们两人站在一起是多么的般配时,小鱼却拒绝了那位男士的追求。在我们的追问之下,小鱼说:

他太优秀了,我觉得我自己条件太差,我配不上他。”

听到这话的我们下巴都差点掉到地上,连高材生小鱼女神都说自己条件差,那我们还怎么活?

我们再三确认后发现,小鱼并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样子,而且也不是在谦虚,是真的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还有“对方看上我是不是眼瞎了”的想法。

我们跟小鱼深入聊天后发现,小鱼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到大不管她付出多少努力,获得了怎样优秀的成绩,在父母面前,都抵不上弟弟的一句撒娇。

本来有机会可以读研的她,却因为父母一句“女孩子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不如早点出来工作帮补家用”而放弃了难能可贵的机会。

从小在父母面前得不到认可的小鱼性格慢慢变得内向、自卑。


从来没有在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爱的她,开始相信自己真的有这么好,不敢承认自己的优秀,不敢接受别人的尊重和爱。

于是,她越活越卑微,在亲密关系中,她的姿态卑微到尘土里,一昧地接受对方提出的种种不合理需求,并坚定地认为自己必须要这样做,因此才让渣男有机可乘。

其实,表面看似独立优秀的小鱼,内心深处藏着一个受过创伤的小孩。
 
02

心理治疗师施琪嘉老师在《疗愈你的内在小孩》一书中提到:

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的状态,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他会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藏在我们的内心的角落里

小鱼的心中也有一个内在小孩,那是一个没有受到重视,得不到认可和爱的小孩。

她颤颤巍巍地躲在小鱼内心的角落里。

当别人夸自己优秀时,这个内在小孩总会不合时宜地跳出来,给小鱼泼一盆冷水:“不可能,我怎么可能优秀,我是个连父母都不认可的孩子,没有人会爱我的!”

我不禁想起心理学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小白鼠,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扑向目标,却换来一次次被电击的疼痛

可怜的小白鼠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和失败中习得了无助,最后等到真的机会摆在眼前时,也没有勇气和力气去争取了。

同样的,人一旦被否的次数多了,就会开始转向自我否定,不敢承认自己的优秀,然后就像小白鼠那样,在一次又一次无助中彻底放弃希望。

施老师认为,跟心中的内在小孩相处久了,我们会慢慢习惯内在小孩的存在,甚至分不清哪些感受和意愿是我们自己的,哪些是这个内在小孩的

长期下来,我们很容易会变成被内在小孩操控的傀儡,从而忘却了自己作为成人的身份。
 

03

同事小楚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拥有一米九的高个子的他在日常工作中雷厉风行,跟他一起工作会感到满满的安全感,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解决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男友力MAX的人,居然不敢关灯睡觉!

小楚苦笑着跟我说他是怎么怕黑,每天晚上睡觉又是怎么把灯都打开的。

原来,在小楚5岁的时候,由于父母常年在公司加夜班,小楚晚上都会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

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家里的电闸跳闸了,小楚看着屋内的漆黑和窗外的电闪雷鸣,害怕地拿起电话给父母打电话,期待着父母可以赶回家。

但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父母不耐烦的催促声,而且没过多久电话就被挂断了。

害怕不已的小楚只好自己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等到第二天父母回到家时才发现,小楚已经满脸泪痕地睡着了。

从此以后,小楚便得了怕黑的怪病,不敢一个人面对漆黑的夜晚。

听完他的叙述,我明白了,不管小楚现在长得多高大,能力有多强,他的内在小孩还停留在5岁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中缩成一团,害怕地躲在被子里偷偷哭泣。


内在小孩的这种深入内心的恐惧感始终伴随着小楚,左右着他成人的身份,仿佛一个不留神就会突然窜出来,带着小楚回到当年5岁的那个晚上。

为了不被内在小孩的情绪牵着走,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忙这个受过创伤的内在小孩得到疗愈。

施老师举了灰姑娘的例子告诉我们,灰姑娘的内在小孩,其实就是一个没有母亲的、被贬低的、缺少父爱的、自己是灰头土脸的自我形象。而那个让灰姑娘变成美丽公主的水晶鞋正是象征着能帮助我们疗愈内在小孩的各种资源和力量。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这个内在小孩,看见他的存在,帮助他从一个创伤的内在小孩,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健康的内在小孩。
 
04

到底该怎么疗愈内在小孩呢?

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因此疗愈的第一步,就是看见它。

人们的心灵就像头顶的星空一样,浩瀚无垠而又充满了神秘。

面对神秘的未知我们总会怀有这样那样的恐惧与不安,一边担心问题的发生,另一不知所措犹豫着下一步到底该怎么办。

而事实上,只有当我们直面问题,看清楚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如此的简单。

不管是不敢承认自己优秀的小鱼,还是克服不了对黑暗的恐惧的小楚,他们要做的事情,首先就是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

静静地看着那个不被认可的小孩,试着去安抚那个在黑暗中哭泣的小孩,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

我的内在小孩,他身上有着来自我童年受到创伤,他是我现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但这不是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我可以他一起长大。

就这样,看见那个内在小孩,然后接纳他,慢慢一步步达到疗愈的效果。
 
05

施老师说:“如果说你的生命所拥有的天赋和资源、精神能量、自信是一个宝库,那么内在的小孩就是这个宝库的看门人,如果她/他闹脾气不肯放行,你就无法调用这些资源和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内在小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用心去疗愈我们的内在小孩,这将会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施老师在书中详细讲述了一个人要如何去发现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去看见自己内在小孩的创伤;如何去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让自己的内在小孩从一个创伤的内在小孩,变成一个正常的内在小孩。

如果你也因自卑而不敢承认自己的优秀,如果你也因为自己在生活中的某些小毛病而暗自烦恼,如果你正在为亲密关系的问题而不知所措,那就勇敢地出发吧,让我们一起踏入寻找自我、寻找自己的内在小孩的旅程。

愿我们的内在小孩都能得到疗愈。
 

愿你在关系中既能保有亲密,又能坚定做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