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五一,怎么才能高质量休息?

 昵称535749 2021-04-30
这个五一,怎么才能高质量休息?
2021-04-30 11:59

这个五一,怎么才能高质量休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原标题《你不必撑到“最后一刻”才休息》,作者:高一然

一个小学生自编自唱吐槽“五一调休”的视频,火了。

假期前的周日要上班,假期后的周六也要上班,原本好好的周末没有了。

中间生拉硬凑的五天小长假,网友们纷纷表示“不香”。

那英老师2013年发的微博,也被翻了出来,以证明大家的恼火。

网络上铺天盖地关于调休的吐槽,似乎只是打工人们积怨已久的泄愤。

但老实讲,从这些言论当中也能看出,大家关于“什么是休息”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

以前我们用时间的长短衡量休息日,现在,用休息的节律。

以前我们更关心什么时候休息,现在,我们会关心应该怎么休息。

所以今天,趁着五一假期还没开始,跟大家聊聊,到底什么样的休息才是高质量的休息,以及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哪种休息?

一、白休了:休息的三种误区

在这场对五一调休的“讨伐”之中,有很多人抱怨:每次放假休息,都是越休越累。

根据美联社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人在假期最想做的事情就是:Nothing!

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大家也纷纷表示,这样才是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图 / 日剧《萤之光》

如果你曾经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假期,却依然感到疲惫。那么,你可能需要警惕以下这三种“休息的误区”:

误区1:睡得越久,休息越好

终于放假了,你迫不及待地想要睡懒觉,先睡它个12小时对吧?

精神病学专家们的建议是:不要。

有研究证实了“睡眠过多”和“精力不足”之间的联系,任何明显偏离正常睡眠模式的行为,都会扰乱身体节律,增加白天的疲劳感。

另外,对于那些醒着的时候“不会”休息的人来说,即使睡觉也不能让他们休息。大脑持续处于压力状态,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同样可能在睡眠中释放。

Michael Breus博士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找出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间,然后坚持下去——即使是在周末、假期和节假日。”

误区2:啥都不干,就是休息

事实上,“啥都不干”在大部分人的生活里等同于“瘫在任何一个你想得到的地方——刷手机”。

研究表明,盲目地看电视、浏览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根本不是“盲目”的,这种精神上的投入和刺激,实际上会让你比一开始更累。

你的大脑不仅在安静地处理你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它还在准备、鼓励你进行社交活动。

有实验发现,当大脑不积极参与有意识的活动时,它就会进入一种准备与他人进行社交互动的状态。

让你的思想在网络信息中自由驰骋,实际上是走向疲惫的最快路径。

误区3:每个人适合的休息活动是一样的

休息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的。

一项关于“休息”的调查表明,女性更多选择阅读作为放松方式,而男性则更多选择音乐。

运动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休息的对立面”,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是“休息本身”。

研究表明,盲目地听从其他人的休息安排,实际上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更累、更有压力。

例如,前段时间我问我的室友,周末放松一下,去干嘛?

她告诉我:要不约几个朋友去蹦迪?

我当即、立刻、马上拒绝,那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份彻彻底底的“社交工作”。

二、休息的7种类型:你现在需要哪一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Comfort Zone,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生活状态下,需要的休息也各不相同。

内科医生Saundra Dalton-Smith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提出了7种类型的休息方式,帮助人们确定,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哪一种?

正如你所看到的,人们对于休息有不同层面的需要,它们与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

单靠某一个具体的假期、某一种具体的活动(社交或者睡觉),并不能让我们恢复到“完全休息好了”的状态。

我们不仅要在假期前考虑“休息”的问题,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种“休息的意识”。

三、真正的“休息”,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要素

“休息的意识”是心理治疗师 Sarah McLaughlin 提出的概念。她认为,休息是“整个系统—心灵—身体”都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

高质量休息的体验,是一种“存在”,而不是“做了什么”。

我们总结了高质量休息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供大家参考:

(1)你不必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

换句话说,当你处于一种良好的休息活动中,你会感到非常松弛,你不需要使用意志力来抵制工作,或者摒弃对其他事务的担忧。

研究表明,“努力”休息,例如强迫自己听音乐,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2)不会影响你入睡(保持睡眠节律)

不要让你的休息活动,打扰到一贯的睡眠节律,这是假期最值得注意的一件事。

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睡前看电视、以及一杯葡萄酒,是最受欢迎的晚间休息活动,然而它们也是干扰睡眠的罪魁祸首。

(3)让你“关注自己”

心理治疗师 Panthea Saidipour 认为,真正的休息,能够帮助你从吸收外部刺激转向调整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感受。

因此,当你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休息方式,你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地方,让你和自己联系起来,回到“当下”。

图 / 电影《日日是好日》中传达出的,便是“当下”的力量。

虽然我们对“五一调休”普遍不满,但内心的期盼也是真实的、猛烈的。

我们期盼这样一个假期,似乎是在期盼,终于有了一个休息的“正当理由”。

只是,休息为什么需要“理由”?

休息,本就应该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然、像工作一样需要被认真对待的“存在”。

愿你在生活的日常中,拥有舒服的“休息节奏”。

而不必等到这假期前的最后一刻。

参考文献:

Lifehack:Why Am I So Tired Even After Rest?

Insider:Here's why you feel more tired after sleeping longer than usual

Psychcentral:How to Really Rest?

Sacred Rest: Recover Your Life, Renew Your Energy, Restore Your Sanity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高一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