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全解》之系辞(二九)

 纸条君 2021-04-30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

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噫与抑通,字或作意,又作噫”,是对的。《易经》的卦有了初与上,又有中爻,这就完备了,吉凶存亡的问题也就居然可知了。

知者观其辞,则思过半矣。

“知者”,是聪明睿智之人。“彖辞”,即卦辞。这两句话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只看一卦的卦辞,不必看爻辞,就能知道一半以上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卦辞是说明一卦的,是总的说明;爻辞只是说明一爻的,是部分的说明。以上为第一节。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

“二与四”,指一卦中的第二爻与第四爻。二爻与四爻,都是偶数,处阴位,所以说“同功”;但二在内卦中爻,四在外卦下爻,所以说“异位”。实际上,“同功”是就性质言,“异位”是就远近言。这两句话意思是说,二与四虽同处阴位,但因为位置不同,二在下,四在上所以好坏不一样

二多誉,四多惧,近也。

这是说在六十四卦中,二多半是誉,好;四多半是惧,不好。四为什么“多惧”呢?因为四近五,五为君位,接近君位必有所戒惧。

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这是讲“二多誉”的原因。二是阴位,所以称“柔”。“柔中”,就是既处柔位又得中。所谓“得中”,是指居于一卦的中位。在六爻中,只有二、五为得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二距五远,本来是不利的,但是二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无咎的。这是因为它用柔而得中,即既是阴位又居内卦之中。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

这是说,三爻与五爻虽然都是奇数,处阳位,但由于位置不同,三在内卦上爻,五在外卦中爻,所以三多半是凶,五多半有功。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贵贱等级不同,五是君,贵;而三则是臣,贱。

其柔危,其刚胜邪?

这是说,三与五是阳位,如果柔爻居之,就有危难;如果刚爻居之,便可胜任而无危。以上为第二节。

第八章【原文】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详解】

本章讲了《易》全书的内容及爻的特点这么两个问题,现逐句加以解释。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经》这部书,无论从广来看,还是从大来看,都是完备俱全的。这与“弥纶天地之道”、“冒天下之道”一样,都是指《易经》无所不包。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一卦有六爻,初、二两爻在下,为地;五、上两在上,为天;三、四两爻在中间,为人。天、地、人是三才,“两之”便成六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易》既有天道、地道,又有人道,兼备天、地、人三才;每才由两爻代表,所以一卦有六爻;六爻不是别的,就是天、地、人这三才之道。

这段话所讲的“天道”等等很重要,可惜过去的人多看不懂。子贡说过“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天道”实在不容易懂。韩康伯讲阴阳是气,刚柔是形,也没有真正弄懂。现在,我们学了辩证法,就容易懂了。所谓天道、地道,是指自然规律;所谓人道,是指社会规律。可见,《易》所说的天道、地道与人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实际上是讲辩证法的。过去,人们认为《周易》的个别地方有辩证法的思想,现在,我认为整个《易经》就是用辩证法的理论写成的。以上为第一节。

道有变动,故曰爻。

这是说,因为“道”有变动,所以才有爻。戴震《原善》说:“道者,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已也。”可见“道”是有变动的。爻是讲变的,“爻也者,言乎变者也”,讲的正是道的变化、发展,所以说“道有变动,故曰爻”。

爻有等,故曰物。

这是说,爻是有等类的,所以有“物”,也就是有刚柔、阴阳的不同。

物相杂,故曰文。

“文”,是与“质”相对立的。“物相杂,故曰文”,即是说爻的刚柔、阴阳相互错杂,于是便形成了“文”。

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有当有不当,当就吉,不当就凶。以上为第二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