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退烧”, 湘菜将成下一个爆款菜系? 风靡大江南北的传统川菜,似乎正逐渐褪去热度。 纵观十年发展,川菜已经占据全品牌、全赛道。 繁盛的另一面则是饱和,是新鲜感的缺失。不少餐饮人感慨,川菜品类已经很多年没有诞生过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了。 所有机遇都加持到“湘菜”,但出湘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首先必须诞生一批优秀的湘菜品牌,其次,这些品牌必须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成长健康。 但这一切,都需要湘菜要有一系列的正规“打法”:比如解决供应链、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4月19日,内参君受邀参加了一个发布会:炊烟·嘉豪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 炊烟就是湘菜品牌炊烟小炒黄牛肉,而广东嘉豪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各类调味品、食品和饮料的企业,拥有“劲霸”、“詹王”、“三番”、“金蝉”等品牌,是中国最主要的青芥辣、鸡汁生产厂家。 湘菜出湘,不应该营销先行吗?为何要和一家调味品企业战略合作呢? 带着这些问题,内参君采访了炊烟小炒黄牛肉的创始人戴宗,从产品力、组织力和品牌力三方面,解读为什么要和调味品上游品牌——广东嘉豪战略合作,其实这背后是“湘军”全国发展修炼内功的考量。 炊烟小炒黄牛肉创始人戴宗与华宝大餐饮管理合伙人、广东嘉豪CEO阙嘉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湘菜出湘,首先遇到的现实困境便是供应链的深化,用戴宗的说法就是,“生死供应链”。 自我修炼: 为此,早在10年前,炊烟就开始搭建供应链体系,开启标准化进程,如建立包括酱料、味型、预加工食材的标准等,还深入到源头,建立了第一产业的采购标准。 组织力: 内外合力,共同培养专业人才 凭借快炒突围的湘菜,对厨师依赖程度比较大,且需要厨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拓展至全国时,人才储备成了关键。高水平的厨师团队能实现菜品口味的稳定输出,呈现的地道风味将是品牌差异化的关键。 同时,为保证餐厅的可持续运营,餐饮品牌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这背后自然需要专业的研发团队。 自我修炼: 早在六七年前,炊烟就开始搭建培训体系——炊烟湘菜大学,来培养人才,适应品牌的高速发展。 这种培养模式跟大学学分制类似,内部大学有丰富、完整的自学体系,包含案例、规范、流程等多项内容,员工可以通过自学,拿到学分,不断进修、晋升。 外部助力: 外部支持上, 广东嘉豪有着专业的厨务团队,能够为餐厅的日常运营提供切实帮助。 同时广东嘉豪也在与湘菜名师合作。发布会现场,广东嘉豪正式签约聘请了湘菜泰斗王墨泉担任全球品牌大使。湘菜传统与消费者洞察的结合,必将有爆发力十足的新湘菜出现。 在未来,广东嘉豪还将不断输出湘菜专业人才,广东嘉豪、SEG瑞士酒店管理学院集团已经共同成立了嘉豪SEG湘菜研究院,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储备技术力量。 品牌力: 菜系崛起才能不断赋能品牌 湘菜出湘并非一个品牌的单打独斗,是整个菜系的全线出击。 整个菜系的崛起,也将赋能给品牌,推动品牌再拓展,这将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 自我修炼: 与其他品牌相比,炊烟在打造品牌力上有着先天优势,可以借助流量时代的红利,依靠湖南卫视等强势媒体,实现品牌的快速传播。 像招牌的小炒黄牛肉,就曾登上过《天天向上》《中餐厅》等节目,并随着节目的火爆强势出圈。 外部助力: 湘菜整体势能的打造上,与炊烟的战略合作只是广东嘉豪的首次尝试,倪浩表示,在未来将开放所有的资源,推动湘菜出湘,不断开拓与创新。 发布会现场,广东嘉豪和炊烟将携手推动“湘菜出湘” “广东嘉豪将与更多全国头部品牌达成合作,通过品牌赋能、技术创新、资本注入,共同推动湘菜出湘及中餐餐饮企业业绩增长。” 倪浩还透露,广东嘉豪计划将在全国举办1000场厨师和餐饮的终端活动,通过菜品研发、厨艺交流、烹饪比拼等方式,丰富湘菜小炒产品,打造湘菜名店、名厨、名菜,预计将覆盖数万家中式正餐及连锁企业。 下一站便是5月份将在西安举办的500人以上的大型发布会,旨在推动湘菜与当地菜系的进一步融合与创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