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骶管囊肿治疗进展

 邻村阿牛 2021-05-01

度过了打了鸡血般的一周,这周见缝插针的小讨论都没能进行。

最近有朋友问我疼痛科治不治疗骶管囊肿,治!!

趁着大早上自学下骶管囊肿的治疗进展,以作分享,共同进步。


骶管囊肿是骶管内囊性病变的总称,包括神经束膜囊肿、脊膜囊肿、脊膜憩室、蛛网膜囊肿等多种类型。骶管囊肿发病率较高,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大部分骶管囊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部分有症状患者称为症状性骶管囊肿(约占10-20%)。

图片

一、先说临床表现

骶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多样(在腰腿痛、会阴痛等疾病病因鉴别中需要关注)

骶管囊肿产生症状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点:

  • 骶管囊肿对载囊神经根或周围神经根产生刺激压迫导致症状

  • 骶管囊肿侵犯骶骨骨质,刺激鼓膜感受器导致症状

骶管囊肿累及骶神经根,可引起坐骨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等不同程度的刺激与损害,主要表现为臀部、马鞍区、下肢后部、足外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疼痛、麻木、乏力等)、大小便功能障碍(尿道或肛门括约肌障碍、便秘、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等)及性功能障碍(性交困难、勃起障碍等)

通常早期呈间歇性,当咳嗽、站立位、做Valsava动作时症状会加重,平躺则减轻。患者久坐能力降低,工作和社会活动受限等。

 查体可有腰骶部叩痛,骶尾部、会阴部以及下肢后部感觉减弱,肛周肌力、下肢肌力下降,肛周反射、踝反射减弱,甚至有间歇性跛行、足下垂等体征。

二、分型(主要根据是否神经根纤维受累)
骶管囊肿中发病最高的为神经束膜囊肿Tarlov囊肿,约占90%

骶管囊肿目前分型尚无统一标准,最广泛使用的是Nabors报道的分型方法(三型)

  • Ⅰ型为硬膜外无神经根纤维脊膜囊肿

  • Ⅱ型为硬膜外含神经根纤维脊膜囊肿

  • Ⅲ型为硬脊膜下囊肿

国内诸多学者据此分型建议将骶管囊肿分为单纯型和神经根型两型,单纯型的囊壁和囊腔均无神经根纤维;而神经根型的囊壁或囊腔内有神经根纤维穿行,即Tarlov囊肿。

三、影像表现

骶管囊肿在影像中较容易发现:

  • X线:囊肿较大时可能骶管管腔变大;管壁周围凹陷性低密度区域;

  • CT骶管内低密度区域,增强无强化,可有骨质破坏表现;

  • MRI(首选、金标准)①囊肿位于骶管内,以S1-S3平面为主,呈卵圆形、串珠状及不规则形,可单发或多发;②囊肿边界清楚,囊壁菲薄,信号与脑脊液相似,T1加权成像呈均匀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③高场强的MRI能显示神经根与囊肿的关系,神经根MRI扫描及重建能更准确地判定囊肿内是否有神经根走行、分布。

  • 椎管造影:可显示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之间的沟通性。Tarlov囊肿可表现为“延迟显影”和“延迟消退”,其显影和消退均较蛛网膜下腔明显延迟,为准确诊断Tarlov囊肿的依据。


四、诊断

骶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较为容易。

但症状性骶管囊肿需要仔细鉴别,关注以下三点:

  • 临床症状的部位:骶管囊肿累及骶管和骶神经支配区域,主要包括臀部、马鞍区及下肢后外侧等,对这些区域以外的症状一般不能用骶管囊肿来解释

  • 临床症状的性质: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咳嗽、久坐、久站及做Valsava动作时会加重,平躺则会减轻,具有自身特点

  • 症状存在重叠的患者:可实施囊肿诊断性抽吸治疗,进一步明确骶管囊肿与症状之间的关系。


五、治疗选择(疼痛科可完成除保守及介入治疗部分工作)

无症状-保守观察

有症状-药物保守、介入治疗、外科治疗

(1)保守治疗:主要目标为镇痛,改善相关症状,保存正常功能。

(2)介入治疗:推荐意见:

  • 单纯囊肿穿刺抽吸术不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可作为一种诊断手段,用于骶管囊肿的鉴别诊断。

  • 对拒绝、禁忌全身麻醉手术或要求微创的Tarlov囊肿患者可以选择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纤维蛋白胶注射填塞治疗

(3)外科治疗:

适应症(建议标准):

  • MRI证实骶管囊肿存在;

  •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由骶管囊肿引起;

  • 通过保守治疗症状不缓解或缓解甚微者;

  • 对之前行介入治疗效果不佳或囊肿复发者也可再次行手术治疗。

手术选择:

  • 囊壁部分切除+神经根袖套成形术;

  • 自体脂肪/肌肉-蛋白胶囊肿显微填塞术;

  • 囊肿切除漏口结扎术;

  • 囊肿分流术;

疼痛科可以完成明确诊断(试验性抽吸术,鉴别症状与骶管囊肿的相关性,药物保守治疗及介入治疗部分的工作)

参考文献:骶管囊肿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年4月第35卷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