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乐府运动和百居易

 丘山居士馆 2021-05-01


肖旭

所谓新乐府运动,实际上就是以新乐府创作为标志的中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潮流,主要代表作家是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就是因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五十首而得名。新乐府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是一种用新题写旧事的乐府诗。其特点是以揭露现实矛盾,反映人民苦难为主,形式上力求通俗浅近,易于流传。掌握新乐府的概念,了解新乐府运动发展的过程,首先了解谁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谁是其中的主将?其次要知道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特点又是什么?这一运动最终取得了什么成就。

新乐府运动的概况:

新乐府运动始创于杜甫。杜甫以前诗人写乐府诗,或者是全仿古题古意,如咏鸟声、乌鸦或者是借汉乐府旧题描写时事。如曹操的《蒿里行》写军阀混战造成的惨象。这种写法虽有现实意义,但是文不对题。杜甫开始改变这种情况,他自创了许多新题。如《兵车行》、《丽人行》等等。使诗歌与诗的内容取得了一致。这就为诗歌反映现实开辟了一条方便之路。杜甫的伟大现实主义精神及他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直接开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之后,元结、顾况的新乐府诗从内容、形式上都比杜甫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顾况,他打破了乐府诗的体制,效法《诗经》的内容形式和体例,取诗的前两字为题,并且表明主题,为白居易的“首章标其目”开了先例。元结、顾况因此被称为新乐府的先驱。

中唐新乐府运动是由张籍、王建、李绅等人的创作开始的。他们创作了大量新乐府诗互相唱和,彼此学习,在创作中自然形成了中心人物,这就是白居易和元稹。白居易在元稹的《和李校书新乐题乐府十二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府”,并且在序里明确提出其诗歌创作理论。于是形成了这个现实主义的诗歌运动。总之,新乐府创作从杜甫开始,经过元结、顾况、张籍、王建、李绅、再到元稹、白居易形成了一个诗歌运动。

以上提到的作家要记住各自的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在新乐府诗歌创作中的地位。

新乐府运动要和白居易联系起来,掌握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对新乐府运动有极大影响,他的创作代表了新乐府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都要掌握。

白居易一生以四十四岁贬为江州司马为界限,分为“兼济天下”的前期和“独善其身”的后期。他的《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等均创作于前期,《琵琶行》则写于后期。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与正统的儒家诗论—脉相承,要重点掌握白居易诗歌主张的精华是他对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给予了现实主义的说明。他认为诗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是白居易很著名的两句话,要记住原话。这口号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反映现实,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反映的虽不一定是时事,但目的却是为了现实。另外,白还有两句著名的话“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意思也是说诗歌应反映人民的痛苦。关于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他总是把内容放在首位,要求形式为内容服务,强调形式通俗、语言浅近。

/肖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