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人能定住一股气,所想之事,皆可做成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1-05-01
《易经》变幻无穷,变化的背后,是势能在推动;而势能的变化,又是靠一股气在引导。
因此,中国武功是外练骨筋皮,内练一口气。千古一拳,养气为根。
《黄帝内经》也说:“气合而有形。”
考虑到很多人并不会用气,我与大家分享一点儿:人能定住一股气,所想之事,皆可做成。

1、人的生命之本,离不了先天一炁。
这儿说的气,并不是平时说的呼吸空气的“气”,而是“炁”。现在的人们把它简化了。
《易经》中有两个卦,牵涉到人体的生命之根。一个是坎卦,一个是离卦。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
道家古书言:“后天水火,先天一炁。道本虚无,始生一炁,只此一炁,鸿蒙未分。”
这一炁,缩写为气,是天生的一点儿造化,无形、无状、无味、不可触碰,天下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却离不了这天生的一点儿炁。
2、能定住一股气,才可以真正意义上自控。

平时,我们的心绪,非常容易飘忽不定,不能调控自己不想,那是由于一股气收不住。
包括我们的心态,和言谈举止,这一些表現出來的,全是九牛一毛。而人体内在的气,好似藏于在深海的冰川。用五官是不能感知的,除非是你可以解锁第六感之上的天生直觉。
那麼,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定住一股气?进而真正意义上达到自控。
那么就从《易经》的坎卦和离卦入手。
坎卦,属阴,代表水,对应人的天生肾水。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基;肾藏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肾属水;主纳气;强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不仅这样,肾還是全身阴阳之根本。”
离卦,属阳,代表火,对应人的心。

离火,也指心火。离火适中,则人心情愉悦。倘若1个人火气过大,心情就感觉到烦躁。这一些全是相互联系的。
坎水,主定静;离火,主躁动。二者阴阳势能,相互配合,才可以形成和气,如同《道德经》老子所言:“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时、地利、人和,以人和为贵。
1个人真正意义上达到平心静气时,内部的坎离阴阳能量,才算是平衡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平常心”。
平常心,最宝贵,是阴阳的最和睦状态。
我们不管做啥事,应对那些难题,遭受哪些烦事,人生道路多么的波折无可奈何;又或是获得多少荣耀,获得多少成绩;假如自始至终能保持平常心,那么就能打败自身和外部因素,获得太平。
3、人能定住一股气,所想之事,皆可做成。

在《易经》中,当坎卦和离卦交集时,则“既济”,成“既济卦”。
既济,便是成了。
相反,当坎和离,相背离时,则“未济”,成“未济卦”。
未济,便是未果。
我们要想成事,自然要既济,也就是让离卦,火炎上;让坎卦,水趋下。坎离交集,阴阳融洽,才可以成事。
具体在办事上,我们除去保持平常心,还要留意动静相宜。平常心,并不是一味地静止不动,往往是该动则动,该静则静。
《阴符经》说:“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三要,指的是眼、耳、口。

看,听,说,是动;不看,不听,不说,为静。
大部分人存在的种种问题,是控制不了“动静”:
该静时,禁不住动,看不应该看的東西,听不应该听的话,说不应该说的话,这导致为自己带来了影响和伤害。
该动时,却犹豫不定,机会出現时,置若罔闻;忠言充耳不闻;该表述自身的看法,却害怕表述。
这一些全部都是不得“动静”之要,因此乱掉自身的心和本性。动静弄乱,则坎离不合,那麼则难成事。

“随声逐色,不能还元。”
“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
唯有保持平常心,打败自身的心和动静之要,才可以坎离相合,渐渐达到“既济”,那麼所想之事,皆可做成。
人在这世间一世,真的得好好花点时间去读读《易经》,去大彻大悟里面的大智慧,或许会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它可以教会我们,要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选择,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无论为商,为政,为学,还是为人父母,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危机,你都能在里面找到解法。
《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很多人觉得《易经》这本书晦涩难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阅读。


我读的是这本白话文图解版本《易经的智慧》,书中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翻译成我们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里面还有相近的注释和插图,在书中领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厚厚的一大摞书,讲述了易经全文原文、译文与给后人的启示。每天睡前读一读,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自己的人生感悟,何乐而不为?


从《易经》的规律入手,清理和修缮自己过去的陈旧理念,连接本真的自己,释放原生的力量,逐渐建立新的理念。新的理念,会带你到达新的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