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辑《李宏如:情系清凉山(二十二)》

 平型关杂志 2021-05-02


廿二

李宏如:情系清凉山

文/康所平 

    音播海内外

大陆佛教音乐团和台湾佛光山梵呗赞颂团从2004年2月15日至4月3日分两个阶段在台湾、澳门、香港、美国、加拿大进行了联合演出(总称“中华佛教音乐展演”),这是当代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石佛寺佛乐班的学员,以广东云门寺、汕头安寿寺的僧人身份,代表五台山佛乐,参加了“中华佛教音乐展演”,这也是繁峙县佛乐团第二次走出国门(第一次是1992年由云桂等人赴英国演出)。
“2004年中华佛教音乐展演”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和台湾佛光山联合发起,海峡两岸首次组团、规模和规格空前的国际佛教文化交流活动。演出团成员包括汉传、藏传、南传佛教三大语系的8个寺庙,即台湾佛光山寺、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广东云门寺、汕头安寿寺、河南嵩山少林寺、甘肃拉卜楞寺、北京雍和宫、云南西双版纳总佛寺,共160余人。演出的内容是音乐、舞蹈、武术。
     代表团由台湾佛光山寺宗长、美国西来大学、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办人星云大师任名誉团长。
    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长沙麓山寺方丈、福建厦门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圣辉法师任团长。
台湾佛光山住持心定法师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任副团长。
筹备期间,按常理,2003年11月19日在中山音乐堂参加佛教音乐演出的北京佛教音乐团和五台山殊像寺佛乐团本可以顺理成章的代表中国大陆佛教音乐赴台湾与佛光山梵呗团同台演出。但听过那场演出的人都不免感到失望,因为那场音乐会中的一些节目不足以代表中国佛教音乐的现状与水平。于是,大家想到了几年前,在山西省繁峙县有一位叫李宏如的老人,克服重重困难培养出的一班立志学习五台山佛乐的孩子,他们曾以小沙弥身份代表五台山到台湾国父纪念馆演出。他们分别在广东云门寺和汕头安寿寺学习深造。11月30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副局长齐小飞、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生法师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中心田青教授一行,一起到广东佛山仁寿寺观看这9位五台山佛乐传人的演奏。观后大家认为他们的技艺不错,僧相庄严,便当场拍板。
这次展演,实际演出40多天,具体演出时间和地点是:
2004年2月20日,台湾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2月22日,台北林口体育馆;
2月24日,台北国父纪念馆;
3月17日,澳门文化中心;
3月18日,香港文化中心;
3月21日,美国洛杉矶柯达剧院;
3月28日,美国旧金山美升堂中心;
3月30日,加拿大温哥华伊丽莎白女皇剧院。
8场演出,场场爆满,门票提前售罄。连一向很少爆满的洛杉矶柯达剧院,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在国外,代表团所到之处,中国驻外使馆和领事馆都设宴欢迎。
此次两岸联袂展演意义深远,正如星云大师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首场演出谢幕时所讲:“我们将汉传、藏传佛教融合,让南传与北传佛教合作,促进了佛教音乐的发展,创造了佛教音乐新的历史篇章。……海峡两岸尽管有辽阔的海洋阻隔,但海涛喧流阻断不了我们的情谊。”同时,以音声也为异国人民送去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2004年的中秋节,他们又以五台山佛乐团的身份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暨中国古乐大会唱。
2014年10月中旬,他们在北京为中日韩三国佛教黄金纽带会议演出。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云桂师等一班老人,大多辞世,但那静穆雅致的五台山佛乐将袅袅不绝,流传于世,那些为此奔波付出的人们,也必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以上两篇所记,只是李宏如先生为整理抢救家乡文化艺术倾情奉献的一个缩影。期间,为了解决部分孩子上高中难的问题,他于1993年又创办了全县第一所民办中学——兴育中学,历时十八个春秋。学校停办后,他又于2015年建起了兴育书屋,并购回文津阁版《四库全书》一套共1500本,填补了全县馆藏图书的空白,现在书屋藏书万余册——全县家庭图书馆唯此一家。2009年,他主持修复了县城文物正觉寺。2018年,李老已年届80虚岁,他不顾心脏打了5个支架,觉得仍有一点精力,于是又帮助县林业局调查百年以上的古树,跋山涉水,乐此不疲,足迹遍及滹源大地。
若问他缘何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我虽然文化不高,但我深爱着自己的家乡……”(《随感与友情·说明》),这恐怕是他给出的标准答案吧。(全文完)
主要参考资料:
《五台山佛教·繁峙篇》(李宏如著)
《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同上)
《我的日记》(李宏如著)
《五台山研究》杂志1991年第3期
《法音》(2004年第7期)之《携手弘法 梵呗连心——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巡演缘起与纪实》(作者 悟法)

文字责编: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超过2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