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架在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成型治疗中的应用1例

 素问镜听 2021-05-02

病史介绍

患者男性,52岁;因“头晕、视物重影、行走不稳1月”入院。2021年2月19日首次发病,活动中出现头晕、行走不稳,有视物成双,外院头颅MR检查发现左侧枕叶、右侧桥臂急性脑梗死,桥脑陈旧性病灶;MRA发现基底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予阿司匹林100mg qd+氯吡格雷75mg qd联合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20mg qn降脂治疗。

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吸烟20余年,>30支/天。

入院查体:HR 68bpm,BP 122/70mmHg;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D 3mm,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活动充分,无自发性眼球震颤,双耳听力对称,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构音清晰;四肢肌力、感觉、共济均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

入院后诊治情况

持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

住院后于2021-3-18再发头晕、呕吐、视物重影;查体发现自发性向右水平+旋转眼震,双眼向右下方向注视时复视最显著,无面瘫、肢体肌力及共济障碍。

予急诊头颅CT复查未见颅内出血。在双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 0.05ug/kg/min泵注维持治疗,症状逐渐改善。行急诊头颅MR+DWI见右侧桥脑背侧点状急性梗死病灶。

图片

右侧桥脑背侧点状DWI高信号。

完善颅内动脉狭窄成型手术术前评估

(包括全脑血管造影)

DSA造影:左侧椎动脉末端至基底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图片
图片

左侧椎动脉造影

(正位视图)

图片
图片

双侧颈内造影提示后交通未开放。

右侧椎动脉发育低下

图片

手术适应证:症状性颅内大动脉狭窄,经强化药物治疗后仍有对应区域缺血事件发作;

手术风险评估:

1、入径:近端血管无串联狭窄,无近端血管迂曲成袢;

2、 病变狭窄特征:

  • 80%狭窄;

  • Mori-A型;

  • 斑块稳定性:ce-hrMR见斑块强化,提示易损斑块;

3、病变局部穿支情况:斑块主体位于前外侧壁,局部无脊髓前动脉发出,AICA及PICA开口远离病变;

4、远端血管着陆段>5mm;

5、侧支情况:1级侧支(后交通)未开放。

手术器材

  • 股动脉鞘:25cm 6F股动脉中长鞘;

  • 导引导管:ENVOY 6F MPD;

  • 导引导丝:0.035’’超滑泥鳅导丝;

  • 颅内超选微导丝:200cm 0.014’’ Synchro 2-soft微导丝;

  • 颅内超选微导管:Echelon-10微导管;

  • 颅内交换微导丝:0.014’’ Floppy-300微导丝;

    球囊导管:2.5*15mm Gateway球囊;

  • Prowler Plus微导管;

  • 4*23mm Enterprise 2支架。

治疗过程

1、停用替罗非班,予静脉肝素化(60iu/kg, iv),1iu/ml肝素稀释液持续冲洗导引导管。

2、0.035’’导丝引导导引导管置于左侧椎动脉V2末端;造影后测量管径及病变长度。

图片

椎基底动脉狭窄病变测量(左斜位视图及侧位视图)

3、0.014’’ Synchro-2 soft 微导丝引导Echelon-10微导管置于左侧大脑后动脉P3段。

4、更换0.014’’ Floppy 300交换导丝,撤出微导管。

5、交换2.5*15mm Gateway球囊导管,将球囊置于基底动脉狭窄处,缓慢充盈球囊至10ATM。

图片
图片

6、球囊完全泄压后回收,冒烟显示管腔狭窄解除。

图片
图片

7、选用Prowler Plus微导管,沿交换导丝置于左侧P1段。

8、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输送Enterprise-2支架,支架远端定位AICA开口近端,覆盖狭窄病变,释放支架后近端定位于左侧PICA开口远端。

图片

支架植入术后复查造影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解除

9、复查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管腔狭窄明显改善。

图片
图片

麻醉复苏后患者意识清晰,无头晕、呕吐,无视物成双,无肢体无力。术后予阿司匹林100mg qd +替格瑞洛 60mg bid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20mg qn降脂治疗。

手术体会

  1. 既往SAMMPRIS研究和VISSIT研究的结果先后在前循环和后循环中提示支架成型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并不能比强化药物治疗带来更大的获益;然而在药物治疗情况下仍有反复血管支配区缺血事件发作的情况下,动脉成型术依然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补救方案。

  2. 在病变近端路径迂曲的情况下,选用Enterprise 2等经微导管输送的支架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同时,有新一代的Enterprise 2显影良好、短缩率小,可以做到精确定位,可以尽量避免覆盖主干血管发出的分支血管,从而避免分支血流受到影响。

  3. 在充分预扩张成型的条件下,Enterprise 2支架同样可以明显地改善管腔狭窄。

曹文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脑卒中急性期诊治和二级预防,脑血管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曾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脑研究中心进修学习(2012-2013)。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内科访问学者(2019)。现任中华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血管监测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委员,卒中血管和神经病学杂志编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8篇。承担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国自然课题一项。

赵鸿琛

博士,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主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性卒中管理团队成员。主要从事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闭塞病变重建、静脉窦狭窄等神经血管介入诊治工作。已发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中国卒中学会创新研究项目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声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及通过此内容使用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全部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仅代表术者或专家本人或者第三方的内容和观点,与强生公司的立场无关。本页面所载的信息、评论和其他内容均无意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医学判断。如果您是一位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您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评估本页面所提供的所有信息。我们也建议在做出任何评价或治疗决定前请咨询其他专业人士并查阅其他参考资料。如任何个人或其他媒体、网站欲转载使用本页面所载内容以及通过本页面使用或链接到的任何第三方的任何文字、图片或音、视频的,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