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一)

 野狐中医 2021-05-02

说起骨科,大家都不陌生。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甚至伤筋动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去医院看骨科。可说起中医骨科,大家就相对陌生一些。阿伟哥有时候在门诊,就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病人进来之后,一句话不说,把手一伸就让你把脉,你要是问他那不舒服,他会不解地说:“中医不是把把脉就啥到知道了?”;有的病人你要是告诉他,需要拍个片子或者需要手术治疗,他会露出特别惊讶地表情:“中医也要拍片子,也会做手术?”。估计这些朋友是《神医喜来乐》看多了,以为中医大夫都是“来客不张口,便知有没有”的大仙,或者闭着眼睛摸一摸,捏一捏,抬手之间便手到病除的捏骨匠。其实,这都是对中医骨科,尤其是现代中医骨科缺少了解所致,所以我们有必要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

中医神剧误人不浅

如果把中医解释为中国的医学的话,那么中医的历史应该说十分悠久。

这是山东省大汶口文化遗址当中发掘出来的5000年前的原始人颅骨。图中的缺口位于顶骨接近枕骨处,为大小约31*25mm的椭圆形缺损,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可见接受手术的人在术后长期存活,这可能是中医历史上最早的开颅手术并成功的案例。

5000年大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夏朝的年代,很多人质疑这个朝代的存在,因为缺少特别给力的文物证明。到了殷商就不一样了,因为大量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殷商的历史。

在甲骨文中我们可以找到骨折的描述,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人已经懂得用器官位置定病名了,比如疾肘、疾手、疾胫、疾趾等等

这是殷商时期的手术刀——石制砭镰,出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台西村。《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为砭针,堪以破痈肿者也。”砭镰一边圆钝,有利把持,一边锋利,便于切割,是古人用来切开放血或排脓用的。

殷商的时代,巫医不分,估计也没有内外科的明确分工。这把砭镰的主人,墓中随葬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陶器,说明身份不低。从随葬的卜骨来看,还可能是一个巫师。砭镰放置于一个精制的漆盒中,显然主人生前十分喜爱,估计他生平喜好医学,以此治愈过别人或自己的病。

到了周朝,医巫逐渐分开。医生不仅由政府任命,还像现在要拿执业证书一样,有专门的考核制度,不过这个考试,不是考理论,而是要拿实际疗效说话。《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治愈率百分之百,最上等,60分及格,为下等,估计60分以下,饭碗就不保了。按照《周礼》的记载,医生不仅要考试,还要分科,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疡医就是外科医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朝统治力的日趋下降,民间私学兴起,出现了诸子百家的学术繁荣景象。民间也出现了很多非官方身份的医生,其中有一个超牛的医生,被人称为扁鹊。扁鹊本名叫秦越人,因为他医术高超,后人便以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称呼他了。

这是汉画像砖里面的扁鹊形象,人头鸟身

阿伟哥一直疑心所谓扁鹊的扁,其实是“砭”的意思,而鹊用喙啄食。就像针刺一样,扁鹊二字,其实是指那个时代中医常用的砭和针两种方式。

秦越人是真正牛逼的全科医生,《史记》中记载:“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也可以是说很有经济头脑,适应市场需求。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天下纷乱,群雄并起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解放,民智渐开的年代,也可以说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有了足够的粮食供应,可以使更多的人脱离生产,从事脑力或其他活动了。这其中和医学的发展最密切的一类人就是——方士(这类人为什么叫方士,阿伟哥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其实,中医一直到现在还把医生给病人配伍药物叫开方)。我们可以把方士看做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科学家,与巫习惯于向外部力量求助不一样,方士们更多地是探索人体自身的奥秘,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方士可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自然科学家,不过他们的身份大多都是非官方的,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民科”。

秦越人的师傅——长桑君可能就是这样一类人。《史记》中记载:“长桑君……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不是人,能是什么?是神仙吗?连司马迁老先生也不敢肯定。。其实,世上哪有什么神仙,只不过是掌握了在同时代的人们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知识和技术的人,被人看做了神仙罢了。这些“神仙”在探索人体自身奥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人体和药学知识,也为中医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正因如此,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出现在秦汉之际才顺理成章。

《黄帝内经·五脏别论》中说:“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这段文字生动地反映了当时那种激烈的学术争鸣,对于人体内部器官性质的不同争论,正是由于方士们不同的个人实践的结果。这种分歧和争论,到了《黄帝内经》时代,得到了整理和总结,形成了有了共性的认识和结论,从而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黄帝内经》对中医骨科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外科学必备的解剖学基础。书中中写到:“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解剖一词明白无误地源于《黄帝内经》,书中记载了那个时代方士们在解剖方面科学探索的结果,包括人体主要脏器和骨骼的名称、大体结构和大小长短尺寸。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思维方法的特殊性(这一点阿伟哥也将在其他文章中进一步介绍)和后世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医人未能再在前辈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始终没有走上近现代解剖科学的道路,殊为可惜。

《黄帝内经》的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具体方药和方法。但是从《灵枢▪痈疽》对“脱疽”的描述来看:“发于足趾,名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之。”,在那个时代,已经可以进行截肢手术了。

下面是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图片,容易引起心理的不适,心理不够强大者,请快速略过。

当然,现在有赖于现代化的医药技术,即使是象上图这样的,也未必死不治,只是现代医学也需要“急斩之”,否则由于坏死和感染带来的并发症,即使是现代医学也很难处理。

1973年出土于马王堆汉墓中的《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它的特点是以记载具体的方药和方法为主,不涉及理论,类似于现在的“简便治疗手册”。书中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其中所载用狗膀胱套竹管插入肛门吹胀以引出痔核加以割除的内痔割除法十分巧妙,体现了那个时代外科学的成就。

1968年河北保定满城发现的西汉刘胜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错金银博山炉等。另外,还有4 枚金针、5 枚银针、医工盆,以及小型银漏斗、铜药匙、药量、铜质外科手术刀等组成了迄今发掘出土的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整套西汉时期医疗器具。

当然,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并不能证明那个时代,中医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外科手术技术。因为,外科手术的四大基础——解剖、麻醉、止血和抗感染还没有完全具备,所以在那个时候进行手术,恐怕成功与否还是要看病人自身的抵抗力和运气了。(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