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男猪脚,应该无可争议,只不过这只猴子的来历,则有些争议。 孙悟空不可能被凭空创造出来,那么,他有没有什么来历呢? 执着于考证的人,说原型是唐朝的一个武将出身的僧人,俗名车奉朝。这个车奉朝,法号的的确确叫悟空,京兆郡云阳县人,祖上是北魏拓跋氏。根据《泾阳县志》的记载,车奉朝自幼习武、艺高胆大,惯使一根三十六斤重的熟铁棍。铁棍在他手中左旋右转、上下翻飞,所向披靡。(这个架势倒有些孙猴子的模样) 也有人说他是玄奘在西行的途中收的一个徒弟,叫石磐陀。石磐陀的家乡在今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八月玄奘西行取经,途经瓜州(今锁阳城),石磐陀受其感化而帮助玄奘夜渡葫芦河、闯过玉门关、越五峰(白虎关、红柳园、大泉、星星峡)、入新疆。但是这个石磐陀后来反悔了,半路撂挑子了,甚至还试图谋害玄奘(为了撇清自己帮助偷渡者的关系),还好玄奘应对机智,不然没出国境就身先死了。石磐陀是中原人眼中的“胡人”,估计毛发生长得比较旺盛,所以有可能逐渐演化成猴子的形象。 电影《大唐玄奘》中的玄奘和石磐陀 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和胡适还曾就孙悟空的原型进行过一场论战。鲁迅认为悟空的形象来自本土,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本是大禹治水故事里的反面人物,淮涡水神无支祁,无支祁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怪,像一只猿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力大无穷,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大禹治水时将其擒获,锁镇在淮阴龟山脚下。这与孙悟空被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情节相类。 而胡适则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于印度,是印度教中的神猴哈奴曼。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不过,哈曼奴是印度教供奉的神猴,和佛教有些不搭界。 中印两大神猴 那么,这只猴子到底是何方圣神——恐怕永远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可能是作者参考了多种形象,综合而成,因此很难说,哪一种说法是对或是错。所以,纠结于这个问题并没有太大必要,最关键的事情在于——这个猴子代表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