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耍赖的要不得 > 《天文历法》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天文与历法文化
天文与历法文化。祖冲之在刘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了《大明历》,这是一部精确度很高的历法,如它计算的每个交点月(月球连续两次向北通过黄道所需时间)日数为27.21223日,同现代观测的27.21222日...
国学快速入门-天文历法
十二月令的划分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
【国学常识——天文历法篇】之七政与星期天...
【国学常识——天文历法篇】之七政与星期天...【国学常识——天文历法篇】之七政与星期天明末清初的文豪顾炎武曾说:“三代以上,人人皆...
古代的天文学很深奥,看完这一篇文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五星”又称“五纬”分别为金星(太白星)、木星(岁星)、水星(辰星)、火星(荧惑星)、土星(镇星),这五颗星是古人实际检测到的...
命运与天体关系
岁星纪年法: 古人在发现二十八宿之后,发现岁星也就是木星和太阳的运行路线与位置、周期跟二十八宿有关,但运行周期各有不同。也就是说木星在周天二十八宿上运行一周需要十二年,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于...
中国古代五大天文学家 ---石申
后人把这部著作与当时另一位天文学家甘德的著作《天文星占》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德的著作名为《天...
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
体系形成时期:从春秋到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太阳每天移动一度,这个规定构成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的一个特点。《淮南子》这部著作,不但汇集了中国上古天文学的大量知识,而且第一次把天文学作为...
简析秦汉时期的《日书》和天文历法
简析秦汉时期的《日书》和天文历法。问题最大的应当属于“东”这一星宿,吴小强先生所引的注释中将这一星宿解释为“东壁”,虽然东壁也...
天文古今反本开新
文章从张汝舟先生厘清“岁星纪年”“三正论”的迷雾,阐明“中流伏内”是古人定量描述星位的方法,观象授时几部要籍的比照释读,揭开“...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