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君火相火跟人体生物电的关系:

 风声之家 2021-05-03

原创 陈彩声 经方临床 今天

君火相火,是中医专用术语。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是由水火二气构成的。掉进水里,为什么会淹死?就是水能灭火的缘故。不会游泳不会潜水的人,掉进水里,水跑进肺里,阻断了肺中的空气出入,没有炭氧交換,心肺不能对营养物质继续氧化(氧化即是火燃烧的一种形式),以产生热能。有水无火,所以会淹死。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一切生物,都是有生物电的。不仅动物有生物电,连植物都有生物电。各有强弱而已。

心脏能不停搏动,就是生物电的作用。全身大小几百个穴位,在一刻不停地搏动,随着心脏一齐搏动,以推动血液运行,就是人体生物电的作用。生物电的盛衰存亡,决定生命的生死存亡。

人体生物电系统,跟智能机器人的电路系统相似。一个穴位,就是一个按钮开关。哪个脏腑有病,就会在相应穴会表现出酸痛或结节等等反应,所以检查相关穴位,能知何脏何腑有病;针灸相关穴位,能治相关脏腑的疾病,这都十分符合当今电脑科学原理,一点也没有迷信色彩。至于中医的脉诊,更是人体电讯系统的超前发现与应用。可见中国古人智慧,是何等超前绝后?人体有病,在生物电系统就会有相应的表现。中医通过脉诊或舌诊,就能知道体内生物电的强弱变化,知体内的水火多少,寒热虚实。因为经过长期训练有素的中医大夫的手指和大脑,是任何仪器或智能机器人的智力所不可比拟的。

什么是人体的君火?中医认为,营养物质在心脏中氧化产生的热能叫君火。君火跟氧化产生的热能有较大关系。饮食营养物质,进入肠胃,经肠胃的消化吸收,输送到心脏进行氧化,以产生热能。心肺的关系,就是高炉跟鼓风机的关系。心脏为高炉,肺为鼓风机,脾脏负责供应燃料。中医说“脾恶湿”,就是说脾脏从肠胃中吸收来的津液必须是可以氧化的液体,是不含水分的干货,是等于没有添加水分的蒸馏白酒。如果吸收来的津液含水量高,那么就要妨碍心脏的氧化,就会产生太多的痰浊唾沫,而堵塞血管。所以中医说“脾恶湿”,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谓“恶湿”,就是怕水的意思。叫人多喝水,肠胃中太多水,妨碍了脾的运化功能,脾脏吸收输送到心脏的津液,含水量太高,就会引起心悸心慌等等心脏病的症状,会引起咳嗽短气喘息等肺系症状。大概是水分太多,进入生物电的电路系统,破坏了心肺生物电的正常运行。所以叫人多喝水,首先严重破坏脾胃心肺功能,离死日不远。

电子在津液电路中运行,是怕水的。水侵入电路中,就会干扰电子的有序运行,而产生放电现象,可让电器电脑短路失灵瘫痪。中风瘫痪病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内水气太多,水分进入津液电路系统,破坏了人休生物电的正常运行。所以用灸火烧烤穴位,以提高穴位温度,让穴中潴留的水分化为气体蒸发于体外,以恢复穴位的送电功能,可以治疗中风瘫痪的病症。用利水扶阳补气方法,能治疗多种因水气多而引起的各种疑难大病,原理就在于清除了体内水气破坏生物电路的危害性。所以多喝水,是健康大敌。叫人喝水,是谋财害命的阴谋诡计。

关于相火问题,中医称相火为“水中之火”。对于中医所说的这个“水”字,人们最易误会。中医所说的这个“水”,是指人体里的纯净的津液,或指精液,是不含水分的。跟平常所说的“水”,是两回事。正如汽油能燃烧着火,是不含水分的,是同一道理。这精液,就是营养物质经消化功能所转化而成的化学能。化学能跟电能二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人的精液多,能够转化成生物电的电量就多,脉搏于是和缓饱满,从容有力,人体就轻劲有力。精液少,产生的生物电就少,脉搏就微弱无力,或迟滞难涩,或匆惶数疾,人必瘫软无力。所以性生活泄精耗气,大能伤身折寿。宣传性生活有益于健康的说法,是对人们的误导,流毒无穷。

知道了精液是产生人体生物电的物质基础,所以就能理解肾藏精,肾藏相火的道理了。肾脏负责收藏营养物质,不让营养随水分尿液流失,还原收藏于肝脏和精室。所以中医说肝肾同源,同司相火。心脏氧化产生的热能,为后天君火;肾中所藏生物电之火,为先天相火。先天后天,相辅相成。后天可以补充先天,先天大能辅佐后天。多思伤心,是伤后天君火;纵欲好淫,是伤先天相火。二火不伤,可以无病,可以长生。喝水能灭火,伤生之道也。

人体受寒,为什么发热?因为受寒则毛细血管收缩,脉中阻力增大,电路阻力随之升高。电阻大,导线就要发热。跟细菌病毒无关。西医对发热的解释,只知道有细菌病毒,只知道抗菌杀毒,此外一无所知。可见西医病因学的浅薄无知。中医说“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中医用发汗法,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运行,就热去身安了。

中医是超前科学,是实用科学。宣传中医的科学性,人人有责。欢迎朋友们转发。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1,4,24,寅时。修改于5月3日寅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