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申伯格 | 打破艺术和生活界限的“破烂王”,让日常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

 木蘭猫不睡 2021-05-03

图片

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以不可阻挡之势攀上艺术的巅峰,但是树大招风,以至于总有人想干倒它。一些艺术家宣称:绘画的含义将突破既定的特征,可使绘画发展下去。

罗伯特·劳申伯格作为杜尚和约翰·凯奇的追随者之一,成为了以日常物品进入艺术的方式,反抗抽象表现主义的精英化倾向的代表人物。
图片



罗伯特·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阿瑟港

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劳申伯格早年就学于美国黑山学院,师从约瑟夫·利伯斯,开始接受达达主义艺术观念。二十世纪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的兴盛期,劳申伯格将达达艺术的现成品与抽象表现主义的行动绘画结合起来,创造了著名的“综合绘画”,从此走向波普艺术的开端。

图片


劳申伯格在黑山学院受到凯奇的影响,将“艺术和生活无差别”“反抗艺术精英化”的思想贯穿到自己的创作中。

1953年,劳申伯格向德库宁要了一张素描作品,然后将它擦成一张白纸,最后用金色画框装裱起来。当时的德库宁已经是鼎鼎大名的艺术家,劳申伯格的这一“擦”,显然是对当时一统天下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不满。

图片

“擦”的意义在于:消解艺术。抽象表现主义认为绘画是一种行为,那他就擦去这一行为。作品在擦去之后,仍然是一件作品,这就说明艺术家的绘画行为是毫无意义的。

他的这一行为引起激烈的讨论:艺术家在自由表达时如何平衡与既有艺术系统之间的关联。这种颠覆和反叛为劳申伯格迎来了赞誉,也让他声名鹊起。

从这以后,他开始将自己的“白色绘画”转向“混合”(Combine)艺术。但很多人更乐于将劳申伯格的此类艺术叫做“垃圾集合”,且戏称他为“破烂王”。

所谓“混合艺术”(Combine painting),就是劳申伯格把生活中的寻常之物——布片、报纸、照片、垃圾等实物放进他的绘画,创造出的“集合绘画”,打破了美术即是幻象的传统观念。

劳申伯格的'混合艺术',在某些方面接近于马塞尔·杜桑的'现成品'艺术,不过,他更多了一层隐喻。1955 年他的作品《床》被广泛展出,他直接把自己的枕头、被子放进画布,从而改变了床的功能,成为美国真正日用生活品拼合艺术的开端。

图片
《床》

一件/几件生活物品经过拼贴重组等操作之后,放进美术馆,便消解了它原本的实用功能,取而代之的是艺术的审美功能,换言之成了一件艺术品,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劳申伯格以毫无意义的日常之物反抗着人们企图在艺术中得到点什么的审美眼光,但人们却以观看艺术的方式生产着各种各样的诠释。这也正是杜尚之后的一种悖论:反艺术成为艺术

他把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东西,光明正大的放进美术馆,以一种讽刺、嘲弄的方式反抗着艺术的精英化倾向,也挑战着人们对艺术的看法。

图片
图片

劳申伯格与他的好友一一美国音乐家约翰·凯奇在艺术创作上相互有着很大影响。凯奇从劳申伯格的《白色作品》中获得灵感,创作出《4 分33秒》,而凯奇强调利用偶发因素来进行音乐创作,凯奇的音乐观也直接影响了劳申伯格的美术创作。

《4 分33秒》“演奏”作品的钢琴家只是坐下来,打开琴盖,一动不动地持续4分33秒。在这段时间里,听众会听到来自真实世界的声响:嘈杂声、咳嗽声和听众的耳语,从打开的窗户还会传入雨声和小鸟的叽喳声。最后的声响是琴盖关上的声音,表示乐曲终了。

《4 分33秒》


有人说:如果你看懂了约翰·凯奇的“噪音就是音乐”,那你必定懂得了劳申伯格的“垃圾就是艺术”

在这个时期,很多观念作品都力图将艺术家从艺术品的问题中清除出去,同时也让他们停止这样的追问:什么是艺术?艺术怎样发生作用?劳申伯格从杜尚停止的地方开始,尽管前者的艺术从来都不是为了震惊他人或破坏的目的而作。

他是呈现者,不是虚无者,亦是生命的收集者,将生命捡拾起来,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自己来思考、解释。或许,劳申伯格对绘画本身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再次呈现绘画。


我不想让绘画看起来仿佛其本身不是的东西。
我希望让它看起来更像其本身。
而且,
我认为用真实世界创造的绘画更像是真实的世界。
——劳申伯格



1985年,劳申伯格(60岁)在中国举办的个展上展出的《无题·中国》,在中国艺术界造成了巨大轰动,这副作品将各种图片拼贴在画板上,画面中间以重复上下排列的美国国旗隔开,并在画面的两边加了两把中国旧时的油布雨伞。这幅立体的混合作品,被视为是中国装置艺术的启蒙之作。

图片

《无题·中国》


在这幅劳申伯格的作品中或许无所谓褒贬之意,也许只是艺术家以对黄色油布雨伞的好奇心理用来象征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传统观念将黄色视为皇家色彩的膜拜心态。

图片


法国思想家福柯认为,人生是在美的历程中度过的,生活的最高目的就是寻求和创造生存世界中不断变化的美。

劳申伯格对生活和艺术的颠覆性态度,最终形成了他“让日常生活成为一件艺术品”的核心创作思路。尽管他总是在尝试新材料和新技术,但他总是坚持用生活中最寻常的材料来完成艺术,从而尽力缩小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差距。

劳申伯格将其对生活中一切感兴趣的东西都作为他的创作题材和媒介,只要是引起他注意的周围的生活用品,甚至是顺手拈来的材料,经过他的精心拼合与混合制作都会变成艺术品。

图片

如果说以立体主义、达达艺术为代表的早期现代艺术已经被视为传统的离经叛道,那么劳申伯格更是亵渎传统的代表,他以机智、嘲弄与讽刺的手段,让各种日常用品作为符号进入作品中。

但是也有人评价说,劳申伯格的波普
始终是以极为典雅的方式绘制的,在俗丽的内容下面,它们展露了西方绘画传统在形式技法方面高度成熟的变异。因此他与现代主义大师们仍然有着紧密的联系。

1964年劳申伯格成为第一个获威尼斯双年展绘画大奖的美国人,这是美国艺术在欧洲确立并赢得国际地位的划时代标志。

同时,劳申伯格的作品也在拍卖市场获得了高价,2006年他的代表作《鲁本斯》以3000万美元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而就在刚过去的2019年,他的作品《Buffalo II》以将近五倍的幅度打破了之前的拍卖纪录,进入年度拍卖TOP3。

图片《Buffalo II》


劳申伯格始终坚持着“把事物像螺丝一样拧在一起就是我的喜好,是否正确并不关键”的想法,在模糊艺术和生活的界限、模糊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的界限等事情上倾尽全力。

他以非同寻常且具有力度的形式将其再次呈现,并添加颜料与拼贴的诗意氛围。其作品以其能量与片段性,捕捉到变幻无常之世界所具有的精神,以及我们体验世界的断裂方式。

关于劳申伯格:波普艺术与禅佛的结合者,看完或许可以让你更加理解他的艺术创作。

图片



图片

《信号》劳申伯格 1970年 109×109厘米

图片
《姓名缩写》劳申伯格 1959年组字画

图片
《土耳其宫女》劳申伯格作于1955至1956年集成雕塑 211×61.5×64厘米 


图片
《驳船》1963

图片
劳申伯格、约翰·凯奇《汽车轮胎印》 1953


图片
劳申伯格《可口可乐计划》(1958)

图片
劳申伯格《鹈鹕》 1963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