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愚公故事征文 ‖ 扶贫人的诗与远方(李淑君)

 大河文学 2021-05-03

扶贫人的诗与远方

李淑君

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那就莫过于全中国上上下下的277.8万名驻村扶贫干部了。他们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解决贫困村基层领导和组织力量不足的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旗帜鲜明地提了出来。于是,就有了一拨拨扶贫人积极响应“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毫不犹豫签下“军令状”,担负起了“脱真贫、真脱贫”的重任,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势头,一路摸爬滚打,披荆斩棘,终于不负新时代,换来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椎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总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有人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有人累病在工作一线,有人顾不了家,有人失去了很多东西。付出,就会有回报,一组组脱贫致富的数字让国人振奋,一个个真真切切展现出来的美丽乡村让农民笑开颜。在这份开拓的艰辛中,自然就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脱贫攻坚单位”和“全国脱贫攻坚个人”,2021年2月25日,河南济源成富营同志作为济源扶贫人的代表,赴京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他捧回的“脱贫攻坚全国先进个人”的荣誉奖章,是他自己的骄傲,也是73万济源人民的荣光,更是济源所有扶贫人的荣耀。
济源是愚公的故里,济源人更当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好。于是,在2015年8月,将近60位“第一书记”背负行囊,从各行各业出发,奔赴了脱贫攻坚第一线,打响了脱贫攻坚的全面战役。
第一次见成富营时,他是市委宣传部驻济源市大峪镇曾庄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曾庄村,真切地看到了曾庄的变化与发展。成富营是一名扶贫干部,但同时,他还有一个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身份,所以,他的扶贫工作,就不仅仅是披星戴月和饱含辛酸,还有他倾情书写的20本扶贫日记和用心积累下的一系列扶贫经验。2018年6月,在脱贫攻坚战的最紧要关头,他被抽调到济源扶贫办,虽然同样是扶贫,但从抓“小点”到了抓“全面”,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就可想而知了。
听她爱人唠叨过,他夜里十点钟能回家就算早的;听她爱人诉说过,他得了急性咽峡炎说不出话来,也没有安心住院的时间;听她爱人说起过,他的一日三餐就没有照过点。扶贫人不易,扶贫人的家属更不易,他们要比常人的家人懂得忍辱,他们要比常人的家人知道负重。不是他们应该超凡脱俗,也不是他们有多么伟大,只因他们有一个被冠名了“扶贫干部”的家人。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多少个扶贫家属都要像成富营的妻子一样用“满腹含冤”式的心疼关爱,硬生生扛起家庭的重任而默默支持着扶贫工作呢?
成富营在曾庄呆了3年,他和他的曾庄可谓情深深意切切。他在曾庄留下了汗水,他永远热爱他的曾庄,时不时会回曾庄看看;曾庄人民也始终没有忘记他,用颁发给他的“曾庄荣誉村民”的光荣称号,来回馈对他的念念不忘。一纸证书,代表的是曾庄人对曾经的第一书记的恋恋不舍,曾庄,也成了成富营同志永远的第二故乡。
他在曾庄的日子没有虚度,从他的扶贫日记里可以看出,初到曾庄时,艰苦的生活条件自不必说,吃住就窝蜷在一间小房子里,当时他有过彷徨,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开展扶贫工作,他每天读苏轼的诗词,特别是《定风波》,他曾经无数遍吟诵,从中寻找信心。他到贫困户赵战营家走访,遇到赵战营母亲,一句“大娘”喊,喊近了他和老百姓的距离,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去村民李天才家吃一顿蒸红薯,让他找到了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的切入点,一段段传说故事、一篇篇锦绣文章,在微信公众号《大美曾庄》吹响了“文明曾庄、美丽曾庄、山水曾庄”的号角,于是,曾庄的“药王庙”更厚重了、“仙女河”更有灵性了、“夫妻树”更和睦了、“山村动物园”更知名了;为了给村里争取资金,他“厚着脸皮”拉拢来了“新乡市济源商会”“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河南暖煌光电新能源公司”“小兴东家宴堂”的投资帮助,甚至还得到了好心人的10000元匿名捐款资助。他走遍曾庄村的每一户人家,踏遍曾庄村的每一寸土地,换来的不全是认可和鼓励,还有不被理解的委屈和眼泪,唯有父母妻儿给予了他坚强的精神支撑,让他义无反顾地在扶贫之路的探索发展中艰难前行。
成富营和他的曾庄故事还有很多,在曾庄扶贫期间,他创新工作思路,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让村里的每场白事能节省1.5万元,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做法被人民日报报道;开展“入党纪念日”活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留下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创新“公司+村集体+租用农户房顶”的光伏发展模式,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同时,他创下了脱贫攻坚战中的多个第一:第一家村级微信公众号、第一家村级法律帮扶中心、第一家村级扶贫助学基金、第一家村级产业扶贫扶持基金、第一家村级光伏扶贫基金。这些第一,全面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的脱贫攻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三基金”扶贫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光伏扶贫产业发展多项创新做法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广。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11月30日,全省“走进新农村,感受乡村事”座谈会在曾庄召开;2017年,济源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在曾庄村召开;2018年,他个人也先后获得了济源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济源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等荣誉称号。他说,他本想收获一缕春风,却收获了一个春天。
他在文内阐述了四种观点:第一是“一种承诺”,讲的是共产党人“小康路上不拉一户、不掉一人”的一诺千金,他认为这承诺是共产党人的责任、决心、自信、践行;第二是“一种方法”,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大局观中,摸索探寻出了他的“三基金一保障”精准扶贫法;第三是“一种精神”,他说立下愚公移山志,就是要有愚公那种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精神,就是要有那种“不破楼兰终不还”“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就是要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壮志,他认为的愚公精神,就是钉子的锲而不舍精神;第四是“一种关爱”,感受到了组织对扶贫干部的关爱,他决定要把他的关爱全部用在驻村工作上,用在老百姓身上。另外,成富营还有一篇《第一书记要当好“三种人”》在《中国扶贫》(2020年第7期)杂志发表,他认为扶贫干部要当好“带头人(作风上带头、学习上带头、团结上带头)”“贴心人(要拉近距离、要主动融入、要真心办事)”“代言人(做乡村代言人、做城市代言人)”,他说第一书记的第一,就是凡事要想在前、做在前,对自身要求始终要高于他人,对问题解读始终要深于他人思路,才能切实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带领所驻村庄实现全面小康。三种人,成富营同志说到做到了,他从一个机关干部成长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从花开到花落,从烈日炎炎到冰冻三尺,成功兑现了自己脱贫生涯的铮铮诺言。
2018年6月,成富营同志在示范区各级领导的指挥下,又一次撑帆扬程,满怀信心来到了市扶贫办。岗位变了,工作热情没有减少,奉献担当的担子更重了。在扶贫办,他经常和同志们一起加班,拟定会议方案,起草领导讲话;策划宣传活动,挖掘扶贫故事,提炼典型经验……很快,他负责的多项工作在全省、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率先推出以“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的精准扶贫LOGO,创新LOGO授权使用公益捐赠模式,目前有36家企业获得授权,捐赠资金逾百万元;他率先创办全音频视频化的“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在全国同类型的公众号中率先全音频视频化,成为重要的扶贫宣传平台;他率先开展“文学助力脱贫攻坚”采风活动并出版“济源文学·扶贫专刊”,得到李洱、乔叶等著名作家的寄语点赞;他率先进行扶贫政策研究,让北师大中国扶贫研究院在济源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精准扶贫调研点,并两次在北京举行实践研讨会,叫响了“愚公移山精神牌”;他注重打造扶贫文化品牌,“习习春风”扶贫政策宣传队参与创作的现代扶贫豫剧《山路弯弯》得以在全省巡演,微视频《过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精彩瞬间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他注重统筹协调,2018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和重要网站,刊发济源扶贫报道6000余篇……
工作的卓然成效,不是虚构的,而是由一组组数据和书面材料堆积的,成富营同志和所有的扶贫人一起,为济源的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济源山区人民带去了福音。亲身参与,方知其中滋味,扶贫干部的心酸苦楚,唯有他们自己最为清楚。
扶贫人,不负这个伟大时代,不负匆匆流逝的岁月。向全国扶贫攻坚先进个人成富营致敬,向和他一起为济源扶贫事业而一直奋斗着的所有扶贫人致敬,向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和35年如一日行走太行为百姓打开致富之门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致敬,向全中国每一位堪称“当代新愚公”的扶贫人致敬。
农民脱贫了,扶贫人就功成名就,可以轻松卸任了吗?绝不然,他们又担负起了乡村振兴的重任。征途漫漫,扶贫人正以归零的心态,一边把“月光、星光、灯光”当作他们的诗和远方,一边用“要学愚公担担子,不学智叟撂挑子”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铿锵风采。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扶贫人、乡村振兴人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

李淑君,笔名爱墨,济源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济源玉泉卫生院,出版个人散文集《固守心城》一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