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这天,30岁的我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是标准的90后,因为有点胖,外号“小胖”。前几年参加工作体检,发现有高血压,我并没有在意,记得就吃药,忘记了就没管它了。 我想,这么多人高血压不都活得好好的,更何况我觉得自己身体蛮好,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把这当回事。 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经常加班甚至熬夜赶进度。连续大半个月,和同事都是外卖加熬夜加宵夜。 总算工作圆满告一段落,同事一起出去喝酒庆功。虽然我最近确实有点累了,但看到同事热情高涨,自己想着我才30岁,难道身体还比不上其他年纪大的老同事?以后怎么在单位混呢? 饭桌上,我开始觉得自己胃不舒服,反胃、恶心、呕吐,而且胸背一阵剧痛,让我差点昏迷过去。 我被同事送到医院急诊科,在那里接受了相关检查,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而且还是最严重的A型(图1),需要急诊手术。 当时我还在急诊科等待住院的过程当中,旁边一个据说也是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跟我一样才30多岁,刚送来就死了,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图1 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显示A型主动脉夹层 住院康复期间,我心里充满疑问:我这么年轻,就是有点胖,有点高血压,怎么就和死神碰上了? 这个病人的疑问,其实也是很多年轻人的疑问。殊不知,你不以为意的这些危险因素,正是青年猝死的四大因素。 近年来,中青年猝死的新闻时有报导,大部分是与心血管有关,称为心源性猝死。当中不乏70后、80后的中青年,更有90后的小年轻。 他们中除了普通老百姓,也有娱乐圈明星,有商界精英,就连体育健将,甚至年轻医生也难以逃脱心源性猝死的厄运。 图2 娱乐圈明星(36岁)因主动脉夹层离世 图3 娱乐圈明星(25岁)因心血管病离世 相关阅读:25岁女星突发心梗去世,看完这篇,救人救己! 图4 网红明星(29岁)发生猝死,体重曾达300多斤 图5 商界精英(44岁)因心梗离世 图6 体育名将(48岁)因心梗离世 图7 年轻医生(39岁)过劳猝死 年轻人猝死的四大危险因素 上面提到的这些年轻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背后,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熬夜 不管是工作压力大,熬夜加班也好,还是昼夜颠倒,熬夜游戏娱乐也好。熬夜正在侵蚀着每个人的身体。殊不知,每熬一次夜对于身体,特别是心血管系统,伤害巨大。 2、 肥胖 肥胖是百病之源,与心血管病更是密切相关。近年来,临床上碰到很多体重200斤以上的主动脉夹层青年患者。 其实,除了体重这个指标外,腹围这个指标更能反映内脏脂肪分布,而后者与心血管病的发生更加密切相关。 如果以正常成人腹围>90cm(男),>85cm(女)为腹型肥胖的标准,很多看起来“瘦”的人可能都进入了肥胖行列。 3、 不良生活嗜好 很多人对于“吸烟危害健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吸烟伤肺”的层面。殊不知,吸进身体的烟,除了伤肺,其实更伤心。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吸进肺内毛细血管而到达人体心血管系统,从而引起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形成等危害。 喝酒除了对消化系统产生直接危害,对心血管系统危害也不小。酒精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斑块脱落堵塞血管,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4、 高血压 很多年轻人有高血压,但他们却不当回事,认为高血压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管、不吃药。 而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一旦出现致命性并发症,如主动脉夹层,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是由于这四个“不起眼”的危险因素,很多年轻人正一步一步靠近死神而不自知。 青年猝死的病因 在上述危险因素长年累月的危害作用下,人体心血管系统发生病变,一旦到达某个极限,就可能诱发猝死。 常见的心源性猝死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心梗 心梗是人体供应心脏本身的冠脉血管因为堵塞狭窄或痉挛而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严重心梗导致心脏泵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 2、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作为人体最粗的一根血管,其管壁主要由三层结构构成:内膜、中膜、外膜。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内膜上出现一个撕裂口,血液由此破口进入并将主动脉壁内膜、中膜及外膜分开,血液夹在这三层膜之间,形成像三夹板一样的结构,并沿着主动脉长轴方向逐渐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真假两腔的分离状态,称为主动脉夹层。 一旦外膜再次破裂,人体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死亡。 3、 爆发性心肌炎 通常以感冒症状发病,迅速发展为以心肌细胞广泛受损为特征,出现心衰、呼吸衰竭甚至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 急性起病者可以出现心跳骤停而发生猝死,死亡率极高。 4、 致命性心律失常 包括遗传性心律失常和上述三种疾病导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果没有及时停止致命性心律失常,心脏将很快停止跳动而发生猝死。 青年猝死的预防 任何的猝死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是蓄谋已久的。青年人仗着年轻的身体资本,肆意透支着生命,结果在死神来到面前时仍全然不知。 远离上述四大危险因素,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避免肥胖、熬夜,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才是远离猝死的根本。 |
|
来自: hercules028 > 《健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