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一生四回沈园,只为一人 ———《钗头凤》背后的陆唐虐恋 分手多年后,与昔日爱人重逢,会是怎样一个情景? 陈奕迅那首《十年》唱出了多少人的心酸:“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十年之后,也许彼此的身边都多了一个人,曾经相爱的两人,四目相望,往日种种“莫、莫、莫!”,其间相思“瞒、瞒、瞒!”。 八百多年前,一对才子佳人的虐恋,让多少人扼腕叹息。情,让她一生伤痛,爱,让他一世悲愁,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他是陆游,她是唐婉,一个风流倜傥,一个美丽多情,两人青梅竹马,彼此爱慕。 陆游19岁(绍兴十四年),陆家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为信物迎娶了唐琬,婚后,小夫妻俩诗书唱和,形影不离。 然而,才华横溢的唐琬,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更因其与陆游的亲密感情,让陆母十分担心陆游会因沉溺于夫妻情爱而失去青云之志,于是棒打鸳鸯,强命陆游休了唐琬。 陆游情深难舍,于是在外租了院子,与唐婉二人偷偷过起了小日子。 这事不久被陆母察觉,遂命陆游另娶了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最终了断两人情缘。 此后10年,两个人没有了音讯。 1151年,礼部会试失利后的陆游到沈园游玩,偶遇唐婉和她的丈夫赵士程。 赵士程深爱着唐婉,他清楚两人的过往,便寻了借口离开,让10年未见的两人可以单独叙旧。 昔日爱人再度相逢,万般情绪,把酒话凄凉。唐婉离开后,陆游感伤地在墙上题了一首词,就是那首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全词情感真挚,抒发了陆游多年的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眷恋之深,相思之切,看在唐婉的眼里,又会是怎样的滋味? 1156年,唐琬再次来到沈园,瞥见园壁上,当年陆游留下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一叠声的“难”字,千种愁恨,万种委屈;三个“瞒”字,足见唐婉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爱恋。 陆游的“错、错、错”,唐婉的“难,难,难!”,陆游的“莫、莫、莫!”,唐婉的“瞒,瞒,瞒!”,十二字,字字泣血,字字钻心,何其无奈!何其悲凉! 同年秋,唐婉便郁郁而终,留给陆游余生都无法忘却的伤痛。 68岁时,陆游再游沈园,题诗《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小序云:“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常提小阙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以易三主,读之怅然。”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柱香! 75岁时,陆游重游沈园,作《沈园》二首: 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一句“曾是惊鸿照影来”,凄苦不忍多读。此时距沈园邂逅唐婉已四十余年,但缱绻之情丝毫未减,反而随岁月之增而加深。 《宋诗精华录》里评价道:“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81岁时,陆游梦游沈园,醒后感慨作诗《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只见梅花不见人”,又到春天了,梅花开得这般好,可是物事人非,物在人去,读之让人不禁潸然。 84岁时,陆游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作《春游》,诗云: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一年后,陆游辞世。 晚年的陆游频频记挂沈园,也印证了那一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时过境迁,当人们每每读起那两首《钗头凤》,依旧唏嘘不已。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图文创作打卡挑战赛##名人故事##古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