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装烧工艺为视角 浅谈景德镇湖田窑五代宋元瓷器的鉴定

 灯下悦读 2021-05-04

我们今天看景德镇湖田窑产生的瓷器,无不为其多样的造型和别致的设计所叹服(图1)。但要读懂湖田窑器物的艺术之美,研究古人的窑业装烧工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工艺技术是造成碗的造型特征并促使这些特征发生变化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①。

图1笔者收藏的北宋青白瓷刻花托盏。

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丹纳认为:“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根据目前考古资料看,湖田窑始烧于五代,明代晚期停烧,历经七百余年。古文献的记载,窑址的发掘,墓葬出土的器物,三者相互印证补充,为今天准确还原湖田窑瓷器的烧造工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而从器物遗留的烧造痕迹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工艺水平,这就为我们鉴定器物的年代提供了依据。

本文从装烧工艺的角度,谈一下对景德镇湖田窑五代宋元瓷器的鉴定问题。

一、五代(907—960年)是湖田窑的创烧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生产青瓷,个别出现青、白混烧现象。碗盘等圆器采用“支钉叠烧”工艺(图2),这就在器物的底足、内底心留有叠烧的支钉痕迹。这种支钉痕排列不规则,大小多少不一 ,多呈白色或灰白色个别也有青色。出

窑后窑工用硬物予以刮削,痕迹会很不明显。

图 2 五代窑址出土器物复原图

图2-1五代支钉叠烧线描图

从对景德镇龙头山、刘家坞发掘出土的器物看,五代时期的种类较少,主要是碗、盘、执壶等,而碗盘占绝大多数。此时的碗盘的足有如下特点:圈足直径较大,接近口径的一半;足墙较矮;足壁较器身厚;足端及碗盘内有支钉痕迹,有的多达17个之多(图3)。

从窑址出土器物的装烧痕迹看,五代时期湖田窑碗盘采用的是“支钉叠烧”工艺。所谓“支钉叠烧”就是将器物置于支烧具上,器物之间用泥质椭圆形支钉垫间隔后层层叠摞(可达十几层),直接窑火裸烧。由于器物层层叠摞,因而烧成后,内底心及圈足处留有支烧痕迹。这种工艺要求坯件足径尽量的大,这样底面积就会相应增大,叠摞时增加稳定;足墙尽量矮以使重心降低,这样亦增加叠摞的稳定;足墙平切增加厚度,也是出于安装支钉的考虑,如果足墙过窄过薄,支钉接触面积会变小,足壁负重减小,势必容易造成烧造过程中胎壁软化下塌导致废品。为了适应工艺的要求,导致了五代时期碗盘这种足径大、矮身、壁厚的奇葩造型。
图3五代窑址出土器物的支钉痕迹。

五代时期的执壶、瓶等大件琢器的装烧方式采用的也是“支钉垫烧”工艺,单件置于支烧具上,足部用支钉相隔,窑火裸烧而成。因此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矮圈足(少量平底)、足壁厚,足底有明显的支钉垫烧痕迹(图4、5)。

尽管近几年在景德镇的蕉坑坞和三步园五代窑址出土了仰烧用的匣钵,部分器物采用一器一匣的仰烧法烧制。但目前从湖田窑的考古资料看,五代时期尚未出现匣钵类的窑具。
图 4五代执壶底部支烧痕迹

图 5中国陶瓷馆藏五代瓜棱堆花执壶

二、北宋早中期(960-1063年)出现了“匣钵仰烧”工艺(图6),器物底足多用垫饼、垫柱或者泥条垫圈与匣钵间隔,采用一器一匣钵仰烧工艺。在器物的圈足内会留有深浅不等的褐色垫烧痕迹。这种仰烧工艺整个宋元、明清一直沿用到现在,只是不同时期产品所占的比重有所变化而已。

图 6“匣钵仰烧”工艺线描图

这一时期湖田窑的窑业堆积中,鼓腹高足碗(图7)数量非常大。与五代器物相比,圈足变小、变高而且出现了尖缘现象,底部增厚,弧腹变深。器形的变化还是与这个时期的装烧工艺有直接的关系。

此阶段清理的窑炉遗迹中,装烧具有漏斗形匣钵(图8)主要用于烧造碗等圆器)和桶装匣钵(主要用于烧造执壶等琢器),垫具主要是垫饼及泥条垫圈,这些窑具及窑业的遗存为我们还原了北宋早中期的装烧工艺“匣钵仰烧”法,即将单个碗等坯件置于一个漏斗形匣钵内,圈足内套一径小而高于圈足的垫饼或垫柱以与匣钵间隔(图9)。样整个碗的重量承于垫具之上,圈足悬空,由于圈足没有承重的任务,所以可以做的小、薄而尖,从出土器物看这个时期碗足较之五代明显变小,足墙明显变高变薄;相反碗底却变得厚重,这也是基于承重的需要,否则烧造过程中因不能承重而导致变形。
图 7笔者藏北宋湖田窑青白釉鼓腹高足碗

图8北宋湖田窑窑址出土漏斗形匣钵

图9北宋湖田窑出土青白瓷垫饼垫烧标本

执壶、有座炉等大件琢器多采用一匣钵(桶装匣钵)放置多器仰烧法(图10),用垫圈或者支钉垫烧,目的是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由于垫具含铁量较少或者器物胎质本身等原因,北宋早中期圈足及器物底部的垫烧部位基本不见褐色的垫烧痕迹(图11),这在鉴定北宋器物时应当充分注意。
图10 筒形匣钵内多个琢器装烧情况

图10-1桶形匣钵装烧多件器物线描图。

图11北宋青白瓷执壶底足内不见明显垫烧痕迹。

图11-1垫烧痕迹

三、北宋中期开始至南宋早中期,碗等圆器出现了一种新的装烧工艺“多级垫钵垫盘覆烧”(图12)。由于采用覆烧工艺,此时器物出现了“芒口”现象。当然这个时期“匣钵仰烧”工艺继续使用,并成为时代的主打产品,“芒口”瓷尚出于初创阶段。

多级垫钵、垫盘在湖田窑宋代中期的窑业遗存中开始出现。“覆烧”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蒋祁的《陶记》:“或仰、覆烧焉”。清代的《南窑笔记》最先指出了景德镇湖田等窑,宋元时期生产的一类影青瓷器:“其边口无釉者,为是盖覆口而烧也”。

图12湖田窑遗址出土的垫钵、垫盘。

笔者藏一垫钵,口径17.3厘米,高6厘米,底径11厘米,钵内壁分为9级(第9级钵沿有残部分缺失),呈上大下小的钵式,每层垫级之间约为0.6厘米,质地为瓷。结合窑址出土器物看,这种“多级垫钵垫盘覆烧”工艺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先将口径较小口沿无釉的坯件倒扣在最下一级上,然后再依次倒扣由小至大的器物,最后一级倒扣最大的器物。然后将装满坯件的多级垫钵或垫盘装入桶装匣钵内,入窑烧造(图13)。由于采用覆烧法,器物的口沿无釉,故出现“芒口”。为适应这种装烧工艺,此时的器物多呈弧壁直口状,口沿增厚,中下部变薄,圈足变矮(图14)。目前发现最早的景德镇青白釉芒口瓷器为1072年辽萧府君墓出土的芒口小罐、芒口钵。②

该期“匣钵仰烧”仍广泛使用,但碗类器物的造型有所变化,碗壁和圈足变低,一种新的器形斜壁小底俗称“斗笠碗”(图15)大量烧造,这种斗笠碗尖唇、斜腹、圈足缩小。当然,这类器型的出现既有审美的因素,也有原料和成本等因素。
这个时段,是湖田窑青白瓷逐步走向高峰的时期,釉色青翠,多数能够显露出青白之色。器物底足内褐色的垫烧痕迹十分明显,有的还残留着垫饼的渣痕(图16)。
图13垫钵装烧工艺线描图

图14南宋墓葬出土青白瓷芒口刻花杯。

图15笔者藏北宋青白釉刻花斗笠碗。

图16中国嘉德第47期拍卖的北宋青白瓷渣斗底足明显的褐色垫烧痕迹。

四、南宋中期开始至元代中期,出现了新的覆烧工艺“支圈组合覆烧”,大量精美的芒口瓷出现,“芒口”(图17)瓷成为主流产品。此时期碗盘等圆器的胎壁及底足变得更薄,弧壁或斜壁、撇口、矮圈足,极具时代特点。

图17中国陶瓷馆藏南宋青白釉刻花芒口碗。

“支圈组合覆烧”窑具(图18、19)出现在湖田窑第四期地层中,这种装饰工艺借鉴了宋代定窑的工艺,极大地提高了瓷器的产量。所谓“支圈组合覆烧”,即将用瓷泥制作的横断面呈L状的圆形垫圈置于圆状的支圈底之上,在垫圈上倒扣规格相同的碗盘(碗盘口沿卡于L形台上),然后依次将规格相同的垫圈及碗盘置于下一级垫圈之上,窑址发现最多的达到12级(图20),最后盖上支圈盖,外壁上涂抹耐火泥浆用于密封整个组合体,最后入窑烧造。烧成后需要将垫圈组合体破坏后才能取出成品。需要说明的是所用垫圈及支圈底盖均为未焙烧的瓷泥或耐火泥,这样可以保障窑具与器物的收缩系数一致,避免出现坯件从L形垫级上掉落的现象。

这种装饰工艺,决定了其产品必然是大平底、矮圈足、大口径、身材矮的特点,以便进一步增加产量。为减少支圈承重,器物胎壁做的非常薄,有的达到了薄如纸的境地。
图18组合支圈装烧线描图。

图19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藏支圈组合复原图

图20笔者藏支圈组合窑具标本

五、南宋晚期出现了新的装烧工艺“涩圈叠烧”(图21、22),元代比较流行,一直沿用到湖田窑停烧。

所谓“涩圈叠烧”,是指将第一件碗坯件内心一圈的釉刮去,形成无釉的涩圈,置于匣钵内,然后第二件同规格的碗(圈足无釉)直接置于第一件碗的涩圈之上,这样依次叠摞,最上边一件没有涩圈,匣钵装满后入窑烧造。
这类产品主要是针对广大的群众,价格低廉,生产量很大。
图21湖田窑址出土的南宋涩圈叠烧标本。

图22南宋涩圈印花碗碗心特征

图22-1涩圈碗底足特征。

六、元代中期以后至明晚期湖田窑停烧,“匣钵仰烧”(图23)工艺重新成为主流,但工艺有所改进。

垫烧不再用北宋时期的小于圈足的垫饼或者垫柱,而是将器物直接放在铺有沙渣的垫饼之上。特别是元代碗盘,由于足部承重增加,所以圈足增厚,同时为了降低重心,器物的胎壁由上而下逐渐增厚。这个时期圆器多做成折腰状,折腰成为元代的主流(图24)。由于直接置于垫饼之上,碗盘的底足常有不规则的粘砂痕迹(图25)。这是鉴定元代器物时要充分注意的。
图23元代匣钵仰烧线描图

图24中国陶瓷馆藏元代枢府卵白釉折腰碗。

图25景德镇考古所藏元青花小杯圈足部位的粘沙痕迹。

结语:装烧工艺随着时代科技及材料水平的演变而逐步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窑业产品的造型艺术,两者相互印证补充。工艺遗留在器物上的痕迹特征,会成为我们鉴定器物年代的有力佐证,应当引起广大收藏爱好者的注意!

图26笔者藏北宋青白釉内刻花手炉

说明:本文系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予以注明。文中器物除线描图及表明出处的外,均系作者收藏。

注释:

①、刘新园《景德镇湖田窑各期典型碗类的造型特征及其成因考》
②《宁城县岳家杖子辽萧府君墓清理记》《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主要参考文献:
1.景德镇湖田窑址1988-1999年考古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出版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编著。
2.《景德镇湖田窑考察纪要》 刘新园 白焜编著
3.《景德镇五代瓷业概况及产品特征》 黄云鹏著
4.《景德镇湖田窑各期典型碗类的造型特征及其成因》 刘新园著
5.《景德镇宋元芒口瓷与覆烧工艺初步研究》 刘新园著
6.《宋代纪念墓出土青白瓷器的类型与分期》 吉林大学孙琳著
7.《景德镇五代白瓷研究》 景德镇陶瓷学院程彩虹著

更新于 2017-06-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