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骨髓炎 【简介】 硬化性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yelitis)又称加雷骨髓炎,是一种少见的、非化脓性骨髓炎。其特点是骨膜成骨,不形成脓肿,无坏死骨发生。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病因为根尖周感染,多与第一磨牙龋齿有关;也可来自冠周炎或牙滤泡;少数无明确病原牙,可能为血源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颌骨膨隆及张口受限。 【病理基础】 硬化性骨髓炎镜下表现为骨膜下平行排列的反应性编织骨,编织骨表面较多成骨细胞围绕(图1),编织骨的骨小梁排列与骨表面垂直,有时也可互相连接呈网状,类似于纤维结构不良,小梁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内可见散在炎性细胞浸润。 【影像学表现】 硬化性骨髓炎的发病原因分为牙源性和非牙源性。好发于单侧下颌角下缘及升支。X线及CT显示患侧骨质密度增高,骨质破坏较少或局限,主要为骨皮质硬化及大量骨膜成骨形成 (见本节“病例”),新生骨多包绕原骨质形成“铠甲样”改变,周围软组织可有肿胀。 病例 患者,男,20岁。右下颌骨肿痛6个月,张口受限1个月。诊断为右侧下颌骨硬化性骨髓炎,见图2 【诊断思路及诊断要点】 硬化性骨髓炎最常见病因为根尖周感染、冠周炎,少数为血源性感染,无固定的病变中心。X线和CT表现上硬化性骨髓炎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可有大量的骨膜成骨形成。牙源性边缘性骨髓炎病因可与硬化性骨髓炎类似,但X线和CT表现以骨质破坏为主。 || 作者:曹代荣、陶晓峰、李江 |
|
来自: 昵称7427431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