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是沟通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牵挂和关心,寄予的厚望。家访还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听取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这学期我们学校的大家访活动又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家访改为线上家访,现将此次家访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我将孩子们本学期的期末成绩以微信的形式发给家长,并布置了假期学校的各项作业,同时强调了孩子们假期要合理利用时间,劳逸结合,少外出,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家长们深知,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开学较晚,学习时间短任务重。所以收到成绩后,对老师的付出分别表达了感谢,同时也感谢学校的培养。我想一张试卷不足以评价孩子们这段时间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但孩子们取得的可喜成绩是对他们的肯定。家访的内容离不开学习,我们能逐一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困惑,及时和家长沟通,教给家长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在学习之路上少走弯路。 假期作业,我以美篇的形式发送到班级微信群。家长们表示会积极配合老师,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认真完成暑假作业。这里有一些特殊学生的家长,心里有一些困惑及时与我沟通。有些学习困难的家长表示,会严格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假期作业,但希望孩子遇到困难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老师能给予及时的帮助。有一些自律能力较差的孩子,家长也希望老师能给予帮助。比如说:个别孩子由于爸爸妈妈没有时间看管,老人又溺爱孩子,顺从孩子,所以导致孩子学习主动性不高,尤其这里有一些孩子依赖手机,还有的孩子书写特别不认真,不喜欢体育锻炼等,这些问题都让家长十分苦恼。针对上面的家长困惑我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家长也表示会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去做,希望孩子能够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其次,我在微信家访中询问孩子本学期在家的表现,以及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多数家长表示孩子在家表现良好,懂事了自律了,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也能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心目中的小太阳,看到孩子的进步他们比谁都高兴! 第三,家访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后转入本班的两名孩子家长的交流。他们表示孩子在刚转入班级时,学习节奏跟不上,学习成绩落在后,学校生活不适应,起初也让家长十分焦虑。后来,由于我在课堂上适时的表扬,适当的鼓励,两个孩子越来越有自信,敢大胆发言,对学习也越来越有兴趣了。一个家长反映,孩子越来越喜欢读故事书了,另一个家长说,孩子背诵古诗、散文特别有兴趣也特别快了。本学期两个孩子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看得出,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对老师也是由衷的感谢。我想,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绝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句表扬,会给孩子心中埋下自信而美好的种子,更会让孩子达到你意想不到的蜕变。教育,何尝不是美好的呢? 第四,我着重对本班特殊群体的学生进行线上家访。我们班有三类特殊群体: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每一个孩子,我都单独询问居家学习情况、生活有何困难需要帮助、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需要老师帮忙讲解?家长能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表达感谢的同时,介绍了孩子在家生活情况。并表示遇到困难一定会及时与老师联系,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我在班级微信群询问所有家长,生活中有什么需要老师或学校帮助的地方及时于我联系。对老师或学校有何意见或建议也请直言不讳,我们定会朝着家长满意的方向努力!多数家长表达感谢的同时,希望自己也能为班级、学校尽自己的一份力。个别家长希望学校伙食能再提高些,班级座位距离能再加大些,老师能帮助孩子监督用眼等。我告诉家长,会把大家的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我们一同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通过本次家访,也给我上了一课。我想,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但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交谈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所以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自然对老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平时真的要多专研,多学习,不辜负家长孩子的希望。虽然线上家访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甚至隔着屏幕都能看到家长和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感觉很幸福……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做得踏实而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