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学友会 44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敲黑板划重点 汗是人的阴液所化。阴液化成汗液,是因为阳气的气化作用,因此一个人能否把汗液顺畅地排出去,这直接验证其阳气是否充沛。 “阳加于阴谓之汗”,这个季节我们应该走出户外,尤其是排汗不畅或者经常不出汗的人,要运动起来,去激发机体阳气,去汲取自然界的阳气。 排泄汗液好处多,不仅可以调节机体体温,还能够排出体内的一些重金属、致癌物质。另外,它还能维持体表弱酸性环境,预防某些皮肤病。排汗亦能促进消化。(文末有张景明教授的视频解读,欢迎观看) 日光灸 入夏之后,气温升高,气血和阳气都集中走到了体表,我们的身体也在慢慢打开,与此对应的,内里反而更容易虚寒。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一些手段把外界阳气引入我们体内,趁机排掉身体陈寒、湿浊。 如果你是四肢冰凉、腹背怕冷、关节易冷痛,寒性痛经、小便多、五更泄的虚寒体质,初夏的太阳更为纯粹,可以借助初升的阳气,进行古法「日光灸」。 我们可以选择在上午时间,取适量艾绒平铺在受凉的小腹上,冰凉的膝盖上,当然最好能把艾绒铺于后背,让太阳晒上30分钟,把太阳及艾草的“纯阳之力”都吸进身体里。 如果没有艾绒,也可以在这个时间点晒晒颈背,尤其是颈部大椎穴,此穴隶属于督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又汇聚了手足三阳经,运行着人体后天的阳气,为“阳中至阳 ”。 此处温暖了,不仅能唤醒身体阳气,排出身体寒浊邪气。还能为机体搭起一道“防寒”屏障,减少寒邪侵体的机会。 隔姜灸 如果觉得日光灸不方便,也可以用「隔姜灸」。生姜可以增强艾条的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效果会更好。 选择一块新鲜的老姜帖于穴位处,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艾灸5柱即可。寒湿重、体虚的朋友,隔姜灸可以选择神阙穴(肚脐)和关元穴(肚脐下四横指处)。 理气血、逐寒湿、暖胞宫,针对女性寒性痛经效果好。还可益脾胃,温中降逆,缓解中焦虚寒之症。灸后记得喝杯温开水,可补充体液、振奋阳气的宣发。 正常排泄汗液,到底有哪些好处? 听听张景明教授是如何说的! ![]() · 本期内容审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