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饶平道韵楼,中国最大的八角围屋

 驴游记 2021-05-06

 中国现存于福建、江西和广东的客家土楼和围屋,还有数万座,仅在潮州都还有七百多座土楼,要吸引眼球,引人关注,没有一定的特色是不行的。道韵楼论形状外观算不得出众,论保存程度算不得完好,论建筑面积算不得最大,论历史年代算不得最长,不过好在它不是一座纯粹的圆楼,而是比较少见的八角楼,直径也比较大,年代也算久远,于是“中国最大的八角围屋”便当仁不让,成为潮州乃至广东土楼的代表之作,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土楼中唯一。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的南联主村,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已有430年的历史,在国内现存的土楼中,都算得上是“高寿”了。我们去时正准备维修,楼内还有人居住,目前还是免费。

 其实道韵楼从空中俯瞰是相当美的,内外三层,最外层是八角形,犹如一张大大的蜘蛛网铺在地上。


 道韵楼所处之地不算偏僻,在三饶镇郊,附近房屋密集,无法拍到正面全景图。

 相对50公里外的大埔花萼楼,道韵楼的外观显得斑驳杂乱,各个时期的印迹都留在这座400多年的土楼上。

 1647年黄锦(明南京礼部尚书)来到当时的饶平县城三饶,道韵楼耆老请其光临该楼,黄锦为道韵楼提写了楼名。而大门两侧的对联是清代广西中州正堂黄德祖(系道韵楼黄氏裔孙)所撰:“道义为本根,天下无双,克念祖德;韵文光奕叶,实华并茂,贻厥孙谋。”


 道韵楼国保碑背面的介绍。


 道韵楼楼体周长328米,内切圆直径101.1米,墙厚1.6米,高11.5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当之无愧是我国最大的八角形土楼。

 在400多年前,建成这么一座大规模的土楼可不容易,道韵楼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前前后后历经三代人花了110年时间。

 道韵楼的得名也有点意思,据说明成化年间,建楼的祖辈们请风水先生来择地,风水先生先到这里勘察,觉得此地不错,出于慎重考虑,又转了几十公里,察看了其他几个地方,还是觉得倒不如这个地方好,又倒回来,叫做“倒运”。后来起名字时,借“倒运”的谐音,就叫“道韵楼”。

 道韵楼原本设计为圆形土楼,但三建三倒,后有高人言此地是“蟹”地,须用八卦之形才镇得住,建楼的黄氏先祖遂依八卦形状构建,且采取坐南朝北的座向,借北面的笔架山为文笔。

道韵楼建成后文风兴盛,楼的八卦中各出过一个举人,共八个举人,秀才就更多了。

 道韵楼同时也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古堡式村寨,据说在清朝顺治年间,土楼曾经被官府收编的土匪包围三个月而攻不破,土楼里的数百居民利用储粮和井水以供自己饮食,利用土楼上面的内沟灌水以守住外面官兵的火攻,因而逃过劫难。

 80多年前,潮汕发生大地震,附近的房屋大多倒塌,而土楼里只有几间房屋左右倾斜,反而支撑了整个土楼不倒。

 道韵楼人口最多时曾居住600多人,现居住100多人。

 整座楼共分八卦,卦与卦之间用巷道隔开,每一卦长39米,各有楼间9间,八卦共72间。

 虽然房间很多,但如今绝大多数都已经空置,住人的并不多了。

这斑驳的老门,估计至少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中国最大的八角围屋——道韵楼”宣传画摆在土楼中间,为什么不放一张航拍图呢,这张图还是看不出八角楼的特征。 

 潮州土楼虽然不出名,但其实数量并不少,仅仅在饶平县北部的客家地区,就有环形土楼656座,再加上临近饶平的铁铺、官塘等镇,潮州的土楼数量超过700座,在福建省外是客家土楼最多的地级市。这些土楼大多数建于明代万历至清代嘉庆年间,形状包括圆形、八卦形、正方形、长方形、马蹄形等,保存较为完好的有新丰镇的润丰楼、饶洋镇的新彩楼、三饶镇的道韵楼,上饶镇的南华楼、潮源楼、镇福楼,上善镇的南阳楼等,只是相对隔壁的南靖和永定土楼,潮州的土楼太鲜为人知了,而且绝大多数也出于残破不堪,无人问津的地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